文丨 優(yōu)寶 ![]() 在這個大部分孩子都想當明星、做網(wǎng)紅的時代,總有一些人不走尋常路線。 他們也曾生活在聚光燈下,受到無數(shù)人的追捧,卻并不如何迷戀這些燈紅酒綠、紙醉金迷。 巔峰息影,只為追求心中深藏的夢想。 那么,他們追到了嗎? CCTV電視劇的微博上盤點了一眾退圈的童星,有很多我們熟悉的角色: “紅孩兒”趙欣培如今已是中科院的博士;“丁凱樂”李瑞目前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留學;“邱小冬”李樂衡則去了哈佛…… 每一個選擇激流勇退的童星目標竟都出奇的一致,他們都想做個學霸,還都做成了。 有人說能當明星的孩子就是牛,但要我說,這些孩子的父母才是看得最明白的人。 放眼當下的娛樂圈,有幾人是從童星一路走紅過來的? 少時了了,卻也難敵歲月變遷,當音容相貌都隨著長大發(fā)生巨變,童星的核心價值也就不在了,與其繼續(xù)在娛樂圈這池渾水中摸魚,不如趁早回歸讀書的正途。 但他們也并非智商過人之輩,無非是別常人多了一些人生閱歷,看過一些別人不曾看過的風景。 他們成為學霸的原因非常普通,無非“努力”二字。 而當我將他們的成長史一一細細看來才發(fā)現(xiàn),最拼的人恐怕還是她——當年瓊瑤劇《春天后母心》中妞子的扮演者葉子。 為了夢想孩子可以有多拼? 作為昔日風靡一時的瓊瑤苦情劇,劇里被賣進妓院做苦役的妞兒,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憑此劇一炮而紅的童星葉子,履歷表豐厚。 她演過兩部電影,十多部電視連續(xù)劇,參加過三四次四川電視臺春晚的演出,還是兩個電視臺欄目的主持人…… 然而,彼時年僅11歲就家喻戶曉的葉子,卻在三年后宣布退出娛樂圈。 很多孩子從小都習慣聽從父母的安排,可葉子顯然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考進表演學校,學表演,繼續(xù)當演員,本是屬于她肉眼可見的一條康莊大道。 她卻以學習為重的理由,果斷退出了演藝圈。 父母雖然也很驚訝,終究還是表示理解并支持了孩子的決定。 而比父母更驚訝的就是學校老師了,當葉子為了參加物理競賽而翹掉了學校電視臺的活動,老師把她抓回來惡狠狠地說: “你要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不去電視臺工作,成都七中要你來干嘛?” 葉子表示自己這么做就是想證明“學校要我是干什么的”。 “我不是只會穿著戲服演繹他人的風花雪月,我可以很專注很拼命地去學習,去讓學校記住我,以驕人的成績?!?/p> 她真的發(fā)狠一般地努力學習,只為考上清華,“到最優(yōu)秀的一群人中間去”。 有多狠呢? 高三這一年,她丟掉了校團委副書記、學生電視臺臺長的頭銜,丟掉校內(nèi)外各種藝術(shù)類獎項的光環(huán),把自己鎖在了題海里。 可這么做的人海了去了,她也并不比別人出色多少,她能上清華的機會仍然只有0.1%,她要想辦法抓住一切加分的機會。 那一年,清華自主招生“拔尖計劃”(減40分錄?。@是一條路;另一條路是被推薦為四川省優(yōu)秀學生(加10分錄?。?。 努力了一個月后,教育局公布了名單,省優(yōu)生里沒有葉子的名字。 她落榜了,而且這還是成都七中近十年來,唯一一次推選的學生落榜。 校園里流言四起,葉子覺得自己一敗涂地,每晚都坐在操場上止不住地哭。 她只能往自主招生上繼續(xù)努力,可招生的題目太難了,還會影響到自己日常的學習,考慮再三后,她還是決定拼一把。 她買了一個小本子,寫上了對自己的“誓言”:“問題不是現(xiàn)在有多人知道你,而是十年后,還有沒有人會記得你?!?nbsp;“生命是往前走的,我們要走一輩子。堅持下去不是因為我很堅強,而是因為我別無選擇。” “有人拿走屬于你的東西是因為你還不夠強大,要把自己變得足夠強大,去改變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nbsp;“世界上總有一些東西能讓我們豁出命去。我們留著命,就是等著把它豁出去的那一天?!?/p> 當一個人的決心和努力做到這個份上,小概率事件也成了必然。 屏蔽了外界一切干擾聲音后,她先后通過了“拔尖計劃”的筆試、面試,這在當年整個四川省包括她在內(nèi)只有4人通過。 最終她如愿以償?shù)囊?33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高考結(jié)束后,她把自己的備考經(jīng)歷寫在《2014我的高三時代》(見次條)這篇文章里。 真實的高三經(jīng)歷遠比我簡述曲折、困難得多,看完不由得感嘆——人的努力,竟然可以這么可怕。 這個世界沒幾個天才 前谷歌高級資深研究員舉了一個例子: 任何社會都是分層的,不妨假定它分為100層,站在金字塔尖的是第1層,最底下的是第100層,逆襲者的目標無非就是在金字塔上往高處走幾層。 假定一個人目前處于第70層,他相比第69層的人一定有明顯的劣勢,家境也好,智力也好,才智也好,顏值也好,運氣也好,總之有差距。 如果他努力的程度和第69層一樣,那么他最多繼續(xù)待在第70層,甚至有可能跌到第71層,因為下面一層的人可能更努力,或者遇到了更好的運氣,占據(jù)了他的位置。 但想要通過努力勝出也必須明白,努力不是去重復(fù)簡單、機械性的事情,那樣只配去刷盤子、掃地、洗廁所。 就像那句話說的:“你不是5年的工作經(jīng)驗,你只是1年的工作經(jīng)驗用了5年。” 放在育兒上也是相通的,如果每次只能看到孩子失敗的結(jié)果,看不到他進步的改變,那么就和沒有積累的努力一樣,永遠都是從頭開始、原地踏步。 努力和育兒都不一定會有好的結(jié)果,因為人總是被綜合因素影響的,但只要是一個不斷向上累積的過程,終有一天會起到質(zhì)變的效果。 ![]() 因此優(yōu)家教育創(chuàng)始人吳臻老師曾建議父母親口告訴孩子這些話: 1、你可以哭,但不能慫,不要輕易認輸;2、盡早學會獨立,爸爸媽媽不會陪你一輩子;3、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優(yōu)秀,而是比你優(yōu)秀的人比你還努力;4、不要對爸爸媽媽有任何怨言,父母都已盡其所能做到了最好;5、不要假裝很努力,因為結(jié)果不會陪你演戲;6、學習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讓人生有更多的選擇。 即便是學霸,也必須遵循“努力者出眾,不努力者出局”的規(guī)律。 所以不論是當紅明星、網(wǎng)紅,還是高知分子、學霸權(quán)威,又或是商界精英、龍頭大佬,都只是身處不同階層的普通人罷了。 這個世界沒幾個人是真正的天才,我們的身邊更不會有,因為國家是不會“放過”他們的(誤)。 日常生活中有的只是凡人,以及比較認真、非常認真和不認真的凡人。 我們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人生終會回報給我們什么樣的結(jié)果。 想要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那么至少要先有一個夢想,然后請學會認真對待它。 愿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