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觀臨小哈的漫生活~ 叱咤風云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曾說:只要你和我一起在寧靜的多瑙河畔駐足,看看遠處緋紅天空映襯下的黛色群山,還有對岸佩斯的絢爛燈火,你就會明白,和布達佩斯相比,即便是維也納也顯得稍遜風騷。 布達佩斯的第一天,當我走過多瑙河上的鏈子橋,看過藝術奢華的紐約咖啡館,盡管還未踏上維也納的旅途,卻已經在心里暗自認同,布達佩斯真是多瑙河上一顆璀璨而靜謐的明珠。 我在對布達佩斯的贊嘆中睡去,次日清晨復又在對布達佩斯的憧憬中醒來,迫切的想利用旅途有限的時間,盡可能更多的去領略去感受這座東歐古城之美。 冬日的清晨,大街上游人少的可憐,意外迎來一個大晴天,藍天白云在大街的盡頭清晰可見。 看,布達佩斯街頭也有共享單車 蓋雷特山:俯瞰布達佩斯,多瑙河變奏曲 去蓋雷特山俯瞰布達佩斯的城景,是我們一大早的計劃安排,從伊麗莎白橋步行過去,不到半小時的路程。 路上遇到的雜貨鋪,和中國的小賣鋪也無甚區(qū)別 繽紛的蔬菜,多彩的辣椒 說是蓋雷特山,其實海拔并不高,只有235米,也許對自由的渴望普世皆然,除了紐約那尊著名的自由女神像之外,廣州,東京,關島,甚至這布達佩斯的蓋特雷山頂也有一座自由女神像,但與紐約光芒四射,身著古希臘風格服裝的自由女神像不同,布達佩斯自由女神雕像的主體是一位站立的少女,她昂首雙手高舉著一片大大的棕櫚葉,象征著和平。 主雕像下邊各有一個雕像,一邊是舉著火炬奔跑的男子,一邊是與一七頭猛龍搏斗的勇士,雕像基臺上鑲的文字,大意為:紀念所有為匈牙利的獨立、自由和福祉獻身的人們。 蓋雷特山是個很好的晨跑地,也是俯瞰布達佩斯的絕佳之所,有點像站在香港的太平山頂。 曾反復傾聽多次的多瑙河,就在眼前緩緩流過,那種感覺就像是夢想照進了現(xiàn)實,冬季,它不像曲子里那般輕快跳躍,還有很多浮冰,可這并不妨害,它依然是一條美麗靜謐的大河。 尤其岸邊的房子,高低錯落,卻有一種和諧統(tǒng)一,宛如,是一曲建筑的交響變奏曲。 ![]() 太陽升起,冬日暖陽緩緩映照在那些建筑身上,從佩斯到布達,我第一次覺得,建筑好像會唱歌。 ![]() 清晨,深情俯瞰布達佩斯的游客 ![]() 城堡山:城堡皇宮,聲色斑斕 坐電車從自由山去城堡山,咣當咣當?shù)挠熊夒娷?,是歐洲很多城市一景,也是當?shù)厝讼矏鄄豢苫蛉钡慕煌üぞ?,復古懷舊的樣子,就像是坐上了一部時光機,配合著駛過路口的哐當聲響,恍惚覺得是不是行駛在一部老電影里。 ![]() 再次來到鏈子橋,可步行上城堡山,亦可坐登山復古纜車,和之前在香港坐的非常相似,省腳力是一點,更多的,還是游客本身想體驗那番懷舊的小情緒。 ![]() 登山纜車上看到的風景 ![]() 布達佩斯的歷史,大概都濃縮在城堡山,布達皇宮、漁人堡、馬加什教堂都是城堡山不可忽視的存在,布達皇宮見證了馬札爾民族曾經的輝煌也見證了它的沒落,由于時間和帶著元寶的限制,無法更多的去了解布達皇宮的內涵,只能把期待寄予下次,待他日重返之際再深入感受,奧匈帝國曾經跳動過的脈搏。 ![]() 于是,只在布達皇宮外匆匆兜了一圈,歐根親王的策馬青銅雕像,讓人印象深刻,仿佛瞥見了匈牙利崇尚雄鷹與武力的民族精神。 ![]() 栩栩如生的雕像 ![]() 邂逅了儀仗隊 ![]() 站在城堡山的山頂往下望去,鏈子橋清晰可見,對岸的佩斯城屹立在多瑙河邊風情萬種,完全想象不出它的祖先,曾是草原上自由奔騰的游牧民族。 ![]() 遠處的國會大廈 ![]() 街頭看到的中餐館 ![]() 一上午兜兜轉轉下來,肚子也餓了,帶著元寶,時效是最重視的因素,不到11個月的元寶,才沒有耐心在飯店陪你慢慢吃一頓午飯或者晚飯,街邊的漢堡王成了我們解決午飯的去所,不得不說,我們是“膽大妄為”的父母,給元寶一根小薯條嘗鮮,小家伙吃的津津有味,如果內心有戲份,大概在說:這是什么神奇的味道? ![]() 布達佩斯街頭的電話亭,對,他們是綠顏色的 ![]() 郵局的標志:Posta ![]() 寄明信片是我的旅途癖好之一,總覺得明信片在漂洋過海之后,上面的祝福會有成為現(xiàn)實的神奇 ![]() 國會大廈:氣勢恢宏,頂起天際 坐地鐵去國會大廈,體驗了地鐵小黃線,它完成于匈牙利建國千年慶的1896年,復古的造型特別有年代感。 ![]() 地鐵內偷拍 ![]() 那時,不到11個月的元寶 ![]() 電梯長度,是布達佩斯一絕 ![]() 中途在某站換乘M2號線,在河對岸的Báttyhány tér站下車,傳說中拍攝國會大廈的最佳地點。 ![]() 當時布達佩斯零下十度,元寶還穿著一雙單鞋 ![]() 再次表揚下,真是個皮實的娃 ![]() 穿過馬路,便可眺望到國會大廈 ![]() 匈牙利,并不是一個大國,國土面積只于中國一個小型省份相當,人口也不到1000萬,單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就足以秒殺其好幾倍,但他卻有堪稱世界上最宏偉恢弘的國會大廈,與同高為96米的圣伊斯特萬大教堂,一并頂起了布達佩斯的天際線。 與布達佩斯如今現(xiàn)存的大多其他建筑古跡相似,國會大廈也誕生于奧匈帝國的鼎盛時期,稍微查閱歷史便可得知,匈牙利也是個命運多舛的國度,建國后的七個多世紀以來,曾反復遭受過蒙古、土耳其的慘烈入侵,所以在奧匈帝國成立后,當國家的一切走向正軌,蓬勃發(fā)展,開始在歐洲聲名顯赫,馬札爾人忽然迫切的需要一個象征民主權利的立法議會機構來彰顯國威。 ![]() 于是他們傾盡財力與才華,最終堪稱完美對稱,將哥特式樣與文藝復興式樣發(fā)揮的爐火純青的國會大廈聳立在多瑙河畔,無法想象這座建筑的龐然大物到底花了多了多少人工,僅在河對岸遠眺,就已然為其傾心不已,走近觀摩,那些繁復的雕塑、雕像,數(shù)不清的內飾壁畫更是足以讓人眼花繚亂,當年,那些數(shù)量龐大的建造者們,一筆一畫之間,一定有對帝國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熱忱吧,你看,這國會大廈,已然成了布達佩斯的象征。 ![]() ![]() 一把拽下帽子的元寶,真怕他凍感冒,那幾天冷的,連抗凍的我也不敢輕易摘下帽子 ![]() 圣伊斯特萬教堂:圣右手的守護,基督的圣光 這個教堂要從匈牙利的開國君主伊斯特萬一世說起,它在匈牙利歷史上的地位幾乎無人可及,差不多相當于秦始皇之于中國的意思,只不過秦始皇之后,我們又有很多雄才大略的帝王,始皇,并非一枝獨秀,而伊斯特萬他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完成了國家統(tǒng)一,為了告別游牧生活,融入歐洲,伊斯特萬對匈牙利進行了一場上下徹底的改革,不僅體現(xiàn)在經濟上,更在國內興建教區(qū)教堂和修道院,在全民當中強制推行基督教信仰,是不是有點耳熟?反正做法和隋唐大力推行佛教也差不多。 他之后,匈牙利歷史上似乎就沒有什么說得上名頭的君主,于是順理成章成了匈牙利人民心中空前絕后的神一般的存在,由于后來被封為圣徒,所以又被稱為圣伊斯特萬。 為了紀念伊斯特萬國王和慶祝1896年的匈牙利建國1000周年,在曾經伊斯特萬的王宮地基之上,以圣伊斯特萬的名字命名,誕生了如今這座宏偉的教堂。 ![]() 圣伊斯特萬教堂是如今布達佩斯城中最高的兩座建筑之一,高96米,另一幢便是國會大廈,數(shù)字96之于匈牙利人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根據(jù)目前匈牙利的法律規(guī)定,布達佩斯所有建筑都不得超過96米,無論是過去還是今天甚至未來,圣伊斯特萬教堂和國會大廈始終是布達佩斯天際線上的霸主,頗耐人尋味,這意味著信仰與民主,是這個國家無法超越的制高點。 教堂的外形是雙塔結構,有兩座鐘樓,正當中的門楣上,有碩大的一句拉丁語短句“ EGO SUM VIA VERITAS ET VITA”,是耶穌所言,意為“吾即道路、即真理、即生命”,它是如此醒目,以致于進出教堂的每個人,不得不注目于此,圣伊斯特萬這位國王的堅定推行,讓匈牙利從此走上了基督教的信仰統(tǒng)一。 ![]() 教堂不收門票,免費參觀,入內需要脫帽,走進去金碧輝煌,滿眼的壁畫讓人嘆為觀止,卻不覺任何庸俗之感,遠處,我聽到有唱詩的聲音,那種感覺甚為奇妙,哪怕我沒有任何基督信仰,那一刻,也覺得是普照在基督教的圣光之下。 ![]() 停不下來的快門 ![]() 回來看,還是覺得拍的不夠多,沒有拍出教堂的那種精美,沒有長焦的遺憾 ![]() 每個玻璃上的彩繪都不一樣 ![]() 簡直想把每扇窗戶都拍下來 ![]() 教堂里藏著一件匈牙利最為珍視的寶物:圣伊斯特萬本人的,歷經千年的“圣右手”,因為教徒們發(fā)自肺腑的相信,國王的右手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保佑國家安定昌盛繁榮,于是國王的右手就與尸身分開安葬,并一直作為最重要的寶藏保存于教堂,好吧,聽起來和佛教的佛牙是一個道理,希望得到偶像的庇護,這點不論中西。 當然千年以來,圣右手并非一直順利安穩(wěn)的存放于教堂,圍繞它有許多曲折離奇的驚險故事,如今“圣右手”被安放在教堂主祭壇旁邊的一個鑲金嵌玉的玻璃匣子內,供世人瞻仰。 ![]() 玻璃匣子里內置燈光,今天,參觀者需要向捐助箱投200福林,能讓燈亮2分鐘,才可以透過燈光,看到圣伊斯特萬國王歷經千年的圣右手。 ![]() 元寶非常喜歡這個教堂,當然并非是出于什么信仰,他只是把這個內部空曠的教堂當做游樂場,扶著教堂的椅子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淖咂鹇穪恚_心的時候叫喚兩下,出門在外,很少能碰見比元寶還小的孩子,尤其在這大冬天,所以看到一個帶著娃的老外忍不住攀談起來,那個可愛的大眼睛洋娃娃和元寶差不多大,也是10個多月,可女孩就是女孩,可以安安靜靜坐在嬰兒推車里,乖巧文氣。 ![]() 教堂的塔樓可以乘電梯上去,登頂,可以俯瞰布達佩斯的美景。 ![]() 我們抱著元寶登上了塔樓,布達佩斯,這座古城的風貌在眼底一覽無余,雖是冬季,可天氣好的像是意外開恩,藍天通透,日落余暉。 ![]() 整點的鐘聲在日落時分響起,很久很久,我的記憶里都會有這樣一幅畫面,我愛的人,我愛的城,后來我去了維也納,盡管那才是《藍色多瑙河》的主角,還是覺得:嗯,更愛布達佩斯多一些。 ![]() ![]() 關于作者:可憐的上班族,瘋狂的旅行愛好者,有諸多網站旅行家的名號,其實最驕傲的身份是元寶媽媽,愿用文字與光影,記錄自己,家庭與孩子的成長,給人生多一份寶貴回憶,喜歡,就掃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