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唐代,就有文人雅士開始畫竹。然而,北宋后期的文同和蘇軾之竹,才開始真正有寫意墨竹流傳于世且影響較大。葉面墨深,葉背墨淺,筆法細致,文同之竹對寫意水墨竹的傳播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直至現(xiàn)在,也有許多人喜竹,以竹畫抒己志。在眾多的墨竹作品中,我尤愛沈子琪先生筆下的竹。
沈子琪先生筆下的風竹,微風吹拂,頓生清涼。竹竿輕擺,枝葉移動。風吹,枝葉舞。在樹枝和樹葉之間,似乎有一種聲音。搖曳卻不凌亂,層次清晰舒服。
沈子琪作品 《風竹圖》
沈子琪先生筆下的晴竹,竹竿纖細、明朗清澈,竹葉清新純凈。畫筆半干,墨水半濃。每一枝竹,都無比生動。
沈子琪作品 《晴竹》
沈子琪先生筆下的雨竹,別有一番趣味。枝干傾斜,竹葉低垂。墨水飽滿,蒼勁有力。風雨所經(jīng)之處,可見其酣暢淋漓。雨水傾注而下,風隨之而來,竹竿交互搖動,竹葉隨風飛舞。
沈子琪作品 《風雨聲》
沈子琪先生筆下的雪竹,傲雪挺立,不畏嚴寒,生機盎然。濃墨淡彩渲染出冬的寒冷,令人彷佛身臨其境。
沈子琪作品 《雪竹》
沈子琪先生筆下的竹既習古人,又加以創(chuàng)新。這得益于她數(shù)十年如一日注重觀察竹子的自然生態(tài),我看沈先生的竹,總能喚起一種熱愛生活、富有詩意、積極向上的情感,這便是沈先生竹畫的成就及深意所在。
文/柒慕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