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有一位書法家叫作王鐸,他的草書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郁勃,骨氣深厚,和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王鐸書法擅長布局,繼承了北宋大家的風格,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但是又能另樹一幟,有很高的辨識度。 王鐸的草書飛騰跳躑,就算在整個書法歷史長河中也屬于一流,在結(jié)字結(jié)合了米芾的倚側(cè)寫法,巧妙利用漲墨法略去點畫改變字形,確實有“破鬼膽”之怪;再以中鋒強力掠扛,輕重對比強烈,真正有神龍飛騰的不測之力。 據(jù)說王鐸不喜歡用新筆,而喜歡用禿筆,更有利于表現(xiàn)他的書法技巧,就連其最出名的典故“神筆王鐸”都是用禿筆換來的。 傳說王鐸當上大官以后,深受皇帝的信任,被當時的皇帝所看中,皇帝讓他書寫一幅匾額:天下太平。等到牌匾掛上去以后,眾人才發(fā)現(xiàn)“太”字少了一點,成了天下“大”平?;实壅l(fā)怒時,王鐸卻拿起一只禿筆走到掛好的匾額下,用力將禿筆擲向空中,不歪不斜,恰好點在“大”字左下方,遒勁灑脫的一個“太”字,展示在眾目睽睽之下。而后解釋道:如此才好。原來王鐸將最后一筆留作現(xiàn)場表演作秀了。因為視覺效果更好了,皇帝十分開心,稱贊道:“王愛卿真乃神筆也?!睆拇恕吧窆P王鐸”馳名天下。 今天小編給大家收集的這件王鐸真跡據(jù)說也是用禿筆寫成的,這件作品章法變化豐富,行筆能縱能斂,整體感強,結(jié)體欹正莫測,點畫錯綜復雜,線條枯實互應,被后世評為“神作”,為王鐸代表作之一。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行書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