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于繪畫歷史研究的那種工具理論,就是用工具變化作為線索,推演畫家們風(fēng)格的演變,很有意思。比如我們提到顏料的新技術(shù)催生了印象派。這樣的繪畫史觀令人耳目一新。 不過,似乎這種立論并沒有多少畫家自己的陳述,都是演繹出來的。畫家大師們一般都沒有什么理論論述留下來,只有不多幾個人是例外。一個是康定斯基,寫了論文和論著,發(fā)明了抽象主義。另一個是安迪沃霍爾,自我推銷的能力比他的畫水平更高。 因此,我們似乎也可以用類似的史觀來考慮油畫和國畫的關(guān)系。我們可以設(shè)想一位中國古代的畫家,當(dāng)時如果有油畫工具,他會怎么做。 我們假定他不是在鴉片戰(zhàn)爭時期,而是在漢唐盛世的時期。那時候中國畫家還沒有對西畫頂禮膜拜。他甚至不知道有西畫這類東西,從來沒聽說過。沒見過。 這時候他有了一套丙烯顏料,油畫筆和麻布的畫框。如果他不受老師的約束的話,就可能開始在畫布上畫水墨畫,就是按照國畫的思路,用新的工具試一試。 這樣的話,會出現(xiàn)什么結(jié)果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畫水墨油畫的試驗。拋開油畫的各種法則,用油畫工具,用丙烯,按照畫國畫的法則,畫水墨畫。 應(yīng)該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