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蟾衣都是中藥材,都有一定的收益。但隨著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生效,單位重量下蟾酥和蟾衣都有可觀效益,但生產成本卻向著不同的方向發(fā)展。最終影響兩者效益。我們知道目前蟾酥市場價格及蟾衣價格均還在繼續(xù)上漲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上流傳有技術誤導宣傳:說二千只蟾蜍一個月取蟾酥一公斤,又有人說可以讓它二千只蟾蜍每個月取酥一公斤。而事實上全是不實之詞。為什么呢?我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大自然》雜志上有安徽某大學高老師專著文章中相關的數(shù)據為基礎參考,結合養(yǎng)蟾取酥采蟾衣戶實際情況撰寫,并提供海寧市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的超常規(guī)采蟾衣技術依據,以讓大家參考。 一、生產數(shù)量不同: 常見蟾蜍,以一只100克重蟾蜍為例,單產量是: 1.采蟾衣時,目前最新超常規(guī)采蟾衣技術一個月可脫四張多,每張曬干的蟾衣平均單重0.2克左右,一個月至少有產出曬干嶦衣0.8克。 2.取蟾酥二十八天取蟾一次,每只蟾蜍取鮮酥平均0.055克,折合干酥0.018克左右(每3克鮮酥曬出干酥1克左右)。 二、生產總重量不同: 1.也就是說如果養(yǎng)二萬只蟾蜍時:一個月可采蟾衣8萬多張,重量16公斤。 2.而取蟾酥一個月是0.36公斤干酥。 三、售價與產值不同: 1.常見蟾衣單張重0.2克左右規(guī)格的售價每公斤一萬八千元,16公斤產值288000元。 2.蟾酥,產地不同售價不同,黃河南至長江南地區(qū)范圍內所產的酥含脂蟾素平均6點左右,售價每公斤三萬六千元,0.36公斤產值12960元。 四、上述兩者相比: 同樣蟾蜍個體重量和同樣數(shù)量條件下,采蟾衣收入與采集酥收益最高可達22倍之差。 如果蟾蜍每只體重300克以上,每7000只左右可取鮮酥500克左右,即折合干酥167克左右,也就是說要如此大小的21000只左右蟾蜍才能取得干酥一公斤。所以社會上關于蟾蜍幾千只可以取干酥一公斤的傳言,是不實之詞。 有的取酥者把蟾耳后腺皮膚及血液也混在酥內,如用取酥夾子連續(xù)在一個耳后腺上連續(xù)重復夾刮二次或三次時,產出量會多了,但化驗出質量差了,因為含有雜質,售價低得可憐,僅數(shù)千元甚至幾百元一公斤,更毫無利潤了。 取蟾酥大多數(shù)人都有體會,就是一般蟾蜍經取酥后不出三五天開始陸續(xù)死亡,一個月左右?guī)缀跛拦?,沒有第二次取酥的可能了。以前的人們往往從野外捕捉野生蟾蜍回來取酥,然后把取酥后的蟾蜍售給收購商販,無必管它死活了,運到城里售蟾蜍肉供人們上了餐桌,等于又增加收入而無損失。而現(xiàn)在不同了,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后,國家文件明令嚴禁捕捉野生動物,也嚴禁殺蟾蜍吃肉,也禁止非法運輸野生動物蟾蜍,取酥后又造成死亡,等于犯法,無法開展用野生蟾蜍取蟾酥業(yè)務。有許可證的合法養(yǎng)殖者如果自繁自養(yǎng)蟾蜍用于取酥,辛辛苦苦養(yǎng)一年,從春季養(yǎng)到秋季長成二三兩大小,取一次酥死亡了,飼料錢也掙不回來,除非冒風險用非法手段運去城里售給別人吃蟾肉,可換回點成本費,但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嚴禁以食用為目的的養(yǎng)殖蟾蜍,吃蟾肉是違法犯罪,換回一點成本費的可能也沒有了。這就給采集蟾酥限定了空間,蟾蜍僅取一次酥,只售小幾毛錢就產生不了利潤了。 采蟾衣一般不會造成蟾蜍死亡,正??茖W管理的可以連續(xù)脫蟾衣數(shù)年不死亡,有可持續(xù)性收入。反過來說比如遇到特殊意外情況死亡一點,也無受損失多少的。兩者不在一個檔次上。所以兩者相比,取酥很不合算。 生產者需要警惕的是,目前有收購方不收干酥卻高價收購鮮酥,由于鮮蟾酥在存放技術上有一定要求,新人經驗不足,常常被收購方稱出售鮮蟾酥者的鮮酥保存有問題,變質了。以生產者的鮮蟾酥雜質多,含量低為借口來壓級壓價,稱如不愿售再拿回去,這更加要使鮮蟾酥嚴重變質,甚至會造成真的變質而一文不值,迫使釆集鮮蟾酥者忍痛廉利出售完事。社會上還出現(xiàn)過收購方串通檢測人員做手腳,把蟾酥有效含量寫低些,愚弄欺騙養(yǎng)殖戶。凡此種種,給取酥養(yǎng)蟾戶蒙上了陰影。 (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整理) |
|
來自: 種養(yǎng)時政法制 > 《養(yǎng)殖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