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昌路 01 關(guān)于南昌大樓
CHAPTER 01 前生今生 1933年,有一幢奶黃色與淡綠色相間,兩翼沿路口呈V字型展開的八層高級公寓,在南昌路茂名南路口拔地而起。 這棟公寓就是著名的南昌大樓,舊名又稱阿斯特屈來特公寓 (Astrid Apartments),大樓的銘牌上說該大樓由外籍建筑師列文設計,安記營造廠承建。(但另一說由英國人阿斯屈來特設計,公寓因其而得名。) ▼當年建筑師繪制的圖紙,從紙面到立體建筑物,88年了。 南昌大樓另一舊稱為環(huán)龍公寓,這個名字源于一位在上海進行飛行表演時意外墜亡的法國飛行家環(huán)龍。 1911年5月6日,法國飛行家環(huán)龍在上海的第三次飛行表演,讓他的命運就此戛然而止。 飛行的降落場定在市中心的跑馬廳,然而在表演中,環(huán)龍做一個轉(zhuǎn)彎動作時,他當天駕駛的sommer雙翼機引擎突然熄火。 其實環(huán)龍完全可以跳傘逃生,任由飛機墜毀,但這一回表演身處市中心,放眼望去人頭攢動,環(huán)龍為避免傷及地面觀眾,他盡力操控,最終成功落在跑馬廳場內(nèi)。 然而由于墜速過快,飛機解體,環(huán)龍最終傷重不治,殞命上海灘。 環(huán)龍飛機失事后,1912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在法國公園(今復興公園)為這位同胞建造了一座環(huán)龍紀念碑。 除了建造了紀念碑,1912年,法租界當局還將一條新筑就的道路命名為環(huán)龍路,這就是今天上海的南昌路(雁蕩路以西路段)。 故那時坐落在環(huán)龍路上的南昌大樓,又被稱為“環(huán)龍公寓”。 1943年,法租界被汪偽政權(quán)“收回”,環(huán)龍路也隨之改名為南昌路。 解放后,這幢黃綠相間的大樓也改名南昌大樓,各界知名人士住了進去,大多為藝術(shù)界、醫(yī)學界人士。 其中有京劇余派老生陳大鑊,整形外科專家張滌生,皮膚科專家、瑞金醫(yī)院皮膚科主任、教授朱仲剛,鋼琴教育家丁杏仙,胃腸道專家唐振鐸等,以及工商界人士唐君遠老先生。 能住進南昌大樓,在舊上海是身份的象征。
![]() 主人可以在家隨時用電話召喚傭人,這種主傭分居的房型,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設計,南昌大樓因此也被人稱為“等級森嚴的公寓”。 ![]() CHAPTER 02 建筑風格 說起南昌大樓的建筑風格,是很鮮明的裝飾藝術(shù)派風格。 南昌大樓的主立面很狹窄,建筑師為了突出主立面效果特地在立面上做了兩根豎線條,上方做浮雕并冒出女兒墻,浮雕中元素豐富,有云彩、閃電、山峰、太陽……這些都是裝飾藝術(shù)派很喜歡用的元素。 ![]() 主入口處門楣也裝飾一大塊同一主題的浮雕,上下呼應。 ![]() 公寓采用30年代風靡全球的裝飾藝術(shù)派風格。公寓平面為楔形,以楔形為中心對稱構(gòu)圖發(fā)散的建筑線條,從頂部突出尖塔的浮雕圖案,到底部入口大門的門楣,無不充斥著鮮明的裝飾藝術(shù)派風格的裝飾圖案。 這一面豎長的六邊形帶花飾的尖塔,后來被爾冬強先生作為封面圖收錄于《上海裝飾藝術(shù)派》一書中,且占據(jù)封面C位,側(cè)面說明了南昌大樓在上海的地位。 ![]() 南昌大樓外墻的黃綠相間面磚,七十多年未有脫落下墜。 ![]() 1994年,南昌大樓入選第二批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114。 ![]() CHAPTER 03 文學掠影 南昌大樓也曾登場文學作品,最矚目的一次要數(shù)金宇澄的長篇滬語小說《繁花》。 電梯下來大家逃散。 開電梯女人沖到公寓門口,大罵癟三,死小囡。
滬生說,我尋姝華。 ![]() 插入相關(guān)視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