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 大寒者,寒至無復(fù)加也, 每年公歷1月20日前后, 太陽到達黃經(jīng)300°時,即為大寒。 古語有云: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可見大寒這天得有多冷! 小編原計劃遵照祖先所言,今日晚間約三兩熟友,搓頓火鍋,整點小酒, 望著窗外大雪,吟個歪詩,做個斜對,負暄閑話一番,豈不美哉? 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今年的大寒——無風(fēng),無雪,大太陽!(# ̄~ ̄#) 郁悶啊! 難道是我記錯日子了? 趕忙翻看日歷, 答案很醒目:今日大寒兼臘八節(jié)! 崩潰啊! 火鍋加小酒改成喝粥啦o(╥﹏╥)o 小編特別喜歡下雪。雪后那種天地之間渾然一色的畫面,總會讓人有種不真實感。 仿佛置身于童話般的世界,溫馨,夢幻,輕松與愉悅。 我猜想,古人應(yīng)該也是這么想的。 于是翻出幾本書法畫冊尋找答案,果然…… 先來個經(jīng)典的! 晉王羲之《快雪時晴貼》 釋文:羲之頓首??煅r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jié)。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君倩。 古代關(guān)于“雪”的書法,首推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貼》。該貼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全書四行共二十八個字,內(nèi)容為王羲之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 南朝宋文學(xué)家謝惠連曾所作過一篇《雪賦》,開篇寫下雪之前寒云四起,氣氛冷肅的場景。中間寫雪景的一節(jié)。最后以幾支詠雪之歌作為結(jié)束,引發(fā)出人生無常之感。 此賦沿用了漢賦中假設(shè)主客的形式,從醞釀降雪寫到雪霽天晴,展現(xiàn)了素凈而奇麗的畫面。 全篇文采飛揚,用典繁雅,創(chuàng)造出一個晶瑩剔透的世界。全篇氣勢磅礴,語言清麗,境界開闊,充分展示了駢賦華麗鋪排的藝術(shù)技巧。 《雪賦》這篇名作被后代文人爭相書寫,比如下面的文征明 文徵明楷書抄錄《雪賦》 此作為文徵明81歲時所書,于古樸中存自然之趣,端莊平正,溫純精素,婀娜多姿,華美俊逸而不見纖弱,溫文爾雅且極富書卷之氣。年逾八十的人,尚有如此筆力,佩服! 我們再看如明朝的王寵 明代王寵楷書《雪賦》(局部) 此卷是王寵為友人王谷祥抄錄《文選》中的雪、月二賦之一。筆法出入晉唐,工穩(wěn)圓潤,筆筆沉著,法度嚴謹中有疏秀飄逸的趣韻,所謂古法猶存而個性不失,是他三十三歲時風(fēng)格典型至為用心的佳作。 接下來出場的是大清的王爺,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 清代 成親王小字行楷書法《雪賦》初拓本(局部) 成親王,名愛新覺羅·永瑆,是乾隆皇帝第十一子,嘉慶皇帝之兄。他以楷書、行書著稱于世,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他與翁方綱、劉墉、鐵保并稱為“清代書法四大家”或“乾隆四家”。此作用筆精到,加上精美的拓工,黑白襯托,真的猶如雪一般美麗。 這種場面怎么能少了一代書圣趙孟頫 元 趙孟頫書《雪賦卷》(局部) 此作為趙子昂四十五歲時書。趙氏書法,博彩眾家之長,在繼承傳統(tǒng)書法的基礎(chǔ)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筆圓架方,流動帶行。外貌圓潤而筋骨內(nèi)涵,其點畫華滋遒勁,結(jié)體寬綽秀美,真真是養(yǎng)眼的很??! 一篇《雪賦》,多人撰寫,文學(xué)與書法藝術(shù)珠聯(lián)璧合,觀之令人陶醉! 其實,古代描寫雪景的書法作品還有很多,比如下面這幾件 宋 蔡卞《雪意帖》 《雪意帖》是 蔡卞行草代表作。其入筆不一,豐富自然,各取其態(tài)。筆法純熟,撇處可見王羲之筆法。結(jié)體隨字而不一,但都神采奕奕。章法自然錯落有致,書體與米芾、蔡京相似,亦為互相借鑒的結(jié)果。 宋 范成大 《雪晴帖》 這件《雪晴帖》,草書紙本,凡11行,計125字。屬于信札一則。因帖有“雪晴奇寒”云云,故得名。 范成大的書法亦受到南宋書壇整體趨向的影響,南宋書家多師宋四家,范成大對宋四家用心亦多。其書法藝術(shù)成就,雖然沒有北宋四大家顯著,但其中蘊含的寧靜恬淡的氣韻,反映了他對典雅一路書風(fēng)的追求,亦反映了他字外功夫的深厚,那字里行間所洋溢的濃郁書卷氣,就象他的田園詩一樣,恬靜、淡泊,久而不失其味。 明代 吳寬 行書《蘇軾雪詞卷》 作為明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吳寬淵博的學(xué)養(yǎng)對其書風(fēng)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他善寫真、行、草書,尤工行書,受蘇東坡影響尤甚。吳寬反對當(dāng)時吳中盛行的“纖巧媚美”風(fēng)格。傾心于蘇氏“端莊淳樸,凝重厚實”的書風(fēng),他雖以摹手追,神形兼善,但能于筆法間出新意。因此,世人有“作書姿潤時出奇倔,雖規(guī)模于蘇而多自得?!钡脑u語。 明 文徵明 行草書《雪詩卷》(局部) 文徵明《雪詩卷》,七十三行,每行字數(shù)不等,共三百七十六字。此卷書法隨意揮灑,筆精墨妙,愈寫愈流暢放曠。文徵明的草書除學(xué)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學(xué)懷素、黃山谷的狂草。最常見的還是前一類小草,且時常融入他的小行書中。從此作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時的文征明已經(jīng)脫去顏、黃模樣,盎然呈現(xiàn)一派自家風(fēng)神。 古代“雪書”就欣賞到這里。 小編突然想起,在以往的舊歷年里, 立春是一年之始,大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 過了大寒,也就是年了。 今日又恰逢臘八,這個特殊的日子似乎不應(yīng)該被荒度, 仔細想想,干點啥好呢? 熬,粥,去…… 本文為大鵬原創(chuàng),版權(quán)歸大鵬教育所有,轉(zhuǎn)載請標(biāo)注來源。 友情提示: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點擊首頁【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