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百花也有靈性,桃花也應是個女兒身。那婀娜的身段,那燦爛的容顏,多像待嫁閨中的少女,嬌羞中更添清麗。而女人們夢寐以求的就是 “面如桃花”。 杰哥前面講到了桃花的藥用功效,其實桃花養(yǎng)顏的效果也是很好的。據說,古代最早的面膜就是由桃花制成的。一提到唐朝,大家肯定想起那個赫赫有名的武則天。她的女兒太平公主也是當時有名的美人。《新唐書》中描述太平公主時用到了“方額廣頤”這個詞,這是典型的宮廷美女。太平的容貌在當時也可以算是傾國傾城了。她是如何保養(yǎng)容顏的呢?據說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她總會命宮女采摘新鮮的桃花陰干,然后研為粉末。待到七月初七這天,再收集烏骨雞的血。然后將兩者調和,敷于面部。每日早晚各一次,半小時后用清水洗去。長期以往,她的皮膚變得細潤光澤,容顏長久不衰。你一定很奇怪,為什么桃花非要三月三采摘呢?這是因為農歷三月正是桃花盛開之時,花朵正美,品質較佳。采三月里的桃花,便可使大自然之氣與人體相呼應,從而取得更佳的保養(yǎng)效果。 其實桃花美容并非太平公主所獨創(chuàng)。中國最早的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里就認為,桃花可“令人好顏色”,從而最早提出了桃花具有美容的功效。桃花之所以能美容,主要是因為桃花中含有山奈酚、香豆精、三葉豆苷和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這些物質能疏通經絡,潤澤肌膚,促進使人體衰老的脂褐質素加快排泄,并能防止黑色素在皮膚上沉積,從而起到祛斑美白的效果。如果是新鮮的桃花,一般是將桃花搗爛取汁涂于面部。如果是陰干的桃花,則可以將其研成粉末,然后加蜂蜜調和敷于面部。 桃花不僅可以用來外敷,也可用來內調。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中記載:“以酒漬桃花服之,好顏色,治面病,三日見效。”這里的桃花要在將開未開時采,也就是采桃花的花苞。鮮桃花采250克就夠了,然后加入1000毫升白酒,密封,一個月后開啟。如果加入白芷,效果就更好了。白芷能修護肌膚,潤澤顏色。《本草經疏》認為,白芷“辛香散結而入血止痛,故長肌膚;芬芳而辛,故能潤澤”。白芷用量不多,只需3克即可,和桃花一起泡入。待藥泡制好之后,每日早晚各飲15~30毫升。另外也可將酒倒入掌中,雙手來回摩擦直至掌心發(fā)熱,然后來回摩擦面部,對于祛除黃褐斑、黑斑等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由于勞宮穴也位于掌心(握拳,中指指尖處即為勞宮穴,勞宮因“手任勞作,穴在掌心”而得名),而此穴可清心火,安心神。雙手在摩擦的過程中對勞宮穴也是一種很好的刺激,從而還能起到安養(yǎng)心神的作用。 說到這里杰哥我就不能不提一下大名鼎鼎的“桃紅四物湯”了。“桃花四物湯”其實是由“四物湯”演化而來的。“四物湯”最早見于宋朝醫(yī)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它具有補血、活血、行血三重功效,因此被譽為婦科圣藥。首選杰哥我先說說,四物湯的成分主要為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四味藥材。其中白芍可柔肝養(yǎng)血,熟地黃可滋陰補血,川芎能行氣開郁、活血止痛,當歸則可調經止痛。這四味藥不但可以滋補氣血,對于頭暈目眩、月經不調或閉經等女性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女性最好養(yǎng)成從年輕時就服用四物湯的習慣,不過需在經期干凈之后服用,因為經期不適合進補,也不宜服用任何藥物。每次連服4~6天即可,不僅可減少痛經、腹脹等癥狀,還可防止肌膚衰老,因此對女性美容也有好處。 桃紅四物湯就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了桃仁和紅花。為什么加入這兩樣藥材呢?中醫(yī)認為桃仁能破血行瘀、潤燥滑腸,紅花則能活血通經,去瘀止痛,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黑色素的溶解,從而使氣血更加暢通,并達到排毒養(yǎng)顏的效果。女人是最容易產生瘀血的,所以有句經驗之談叫“十女九瘀”,為什么呢? 中醫(yī)講,寒和虛都可以引起血瘀。血遇寒則凝,血凝則易長黃褐斑黑眼圈等。所以要想不出現(xiàn)血瘀,首先要保溫,穿得暖和,也不要貪吃寒涼。月經發(fā)黑有血塊的女人就是體寒血瘀。另外,流產會造成身體虛弱,也易引起血瘀。因為“氣為血之帥”,血運行要靠氣的推動,所以月經量少的女性通常氣血虛弱。而桃紅四物湯的功效就是調理這些癥狀的。是《玉機微義》轉引的《醫(yī)壘元戎》中的一個方子,因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了桃仁和紅花兩味藥,也稱加味四物湯。桃紅四物湯:主要成分為:當歸(9g),川芎(6g),白芍(9g),熟地黃(12g),桃仁(9g),紅花(6g) ,遇血熱病人可把四物里的熟地改為生地,白芍改為赤芍,藥隨病變,方隨病變。其實:杰哥我也很有詩情畫意的,如果你喜歡杰哥文章,可以在公眾號 zzzylt0596 里面找到杰哥,我們一起把中醫(yī)博大精深理論用詩情畫意的詞語來表達出來!這是宋代詩人陳亞的一首著名的閨情詩。詩中嵌用了多味藥名,“當歸”便是其中之一,它表達了妻子盼望丈夫早日回家的心情。這說明在古代就有當歸這一詞了,寓意盼著自己家人早日回家的心情,當歸,當回也。那么當歸有什么功效呢?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增強免疫、抗炎、保肝、抗輻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另外,還能調節(jié)子宮平滑肌。這就是當歸。 第二個就是川芎,川芎(chuanxiong)這兩個字,有的人如果不認識,那就會把它念成川芎(chuangong),而我第一次見到的時候也是這么認為的。這首詩是著名詩人趙瑾叔所寫的《本草詩》贊嘆川芎的奇效,川芎有何奇效呢?川芎:辛散溫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廣泛,適用于各種瘀血阻滯之病癥,尤為婦科調經要藥。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常配當歸。用于胸脅疼痛,風濕痹痛,癥瘕結塊,瘡瘍腫痛,跌撲傷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痛等病癥 第三個就是白芍,白芍就是白花芍藥,聽著比較文雅,在古代,有首詩經《詩經·鄭豐》就是這樣說的,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意思就是在男女惜別時相贈,故為珍惜之意,我國古代人民把芍藥作為將離草。古代有“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的說法,由于芍藥具色、香、韻三者之美,歷代文人倍加贊頌。芍藥分赤芍、白芍,赤芍活血祛瘀,白芍和血養(yǎng)陰,屬于祛邪固本的良藥。 中醫(yī)藥界有一首小詩描述了白芍的外觀特點與功效:“白芍條勻兩頭齊,堅重粉色菊紋細,補血斂陰平肝陽,柔肝止痛用之宜。”白芍:性苦、酸,微寒。入肝經。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平肝陽。用于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盜汗等癥。白芍能養(yǎng)血斂陰,治婦科疾患,常與當歸、熟地黃、川芎等藥配合應用。還可以用于肝氣不和所致的脅痛、腹痛,以及手足拘攣疼痛,肝陽亢盛所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癥,最主要它可以美容養(yǎng)血,這就是我為什么說四物湯是美容養(yǎng)顏的湯。最后一個就是熟地,熟地也有贊美它的,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這句話是說,生地和熟地本是一家人,但是因為藥性不同,故稱熟地生地,熟地味甘微溫質潤,既補血滋陰,又能補精益髓。但是熟地是熱性的,容易上火,如熟地配以當歸、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療血虛癥的“四物湯”。而生地是涼血滋陰的,所以,生地和熟地還是有不同的,這就是四物湯的配方。四物湯里,當歸、熟地、白芍,這三味藥撇開某些功效,它們的共同點就是補血,想一下,這么多補血藥假如會造成副作用,那會是什么副作用?那就是血液一瞬間多了起來,此時脈管會暴漲。因此在這方子里,最能體現(xiàn)這種“先防”概念的藥物就是“川芎”,川芎它可以理血,讓血液在脈管不再擁塞,不再鬧事。當然,川芎的作用不止這么一個,它還可以讓身體里的淤血慢慢散去,當人體處于長期血虛的時候,脈絡就會攣縮,此時你突然加大容量,那必然要有“打招呼”。好比如一條鐵管,正常是滿水容量,但是兩年前開始水少了,那么管道會發(fā)生什么?管道里面會提前生銹氧化!某一天,突然滿水,那就有可能直接破裂。在這里鐵管就比喻血管,水則是血液,因此在補的前提下得先潤,先和脈管打聲招呼,而川芎在這里就有這么個功效,它可以提前將“鐵銹”軟化,讓脈管擁有活力。這也說明了,血液要想充足,那么它的脈管容量一定得正常。最后杰哥還要對大家說一句話,許多人往往都只善于做表面功夫,對于容貌也是如此。但表面上的美麗如同桌上的塑料花,雖然鮮艷,卻失去了那份靈動。而以內養(yǎng)外,才能讓你的迷人氣質完全散發(fā)出來。 從今天開始,不妨試試大自然中的這些天然美容師,說不定,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