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鑒(371)恨不讀數(shù)百卷書1、涼州余叛未盡 十七年(庚辰、440) 春,正月,己酉,沮渠無諱入寇魏國酒泉,元絜輕視他,出城與他說話;壬子,沮渠無諱抓了元絜并包圍了酒泉。 二月,魏散騎常侍通直(官名)邪穎來宋報聘。 三月,沮渠無諱攻拔酒泉。 夏,四月,戊午朔,有日食。 庚辰,沮渠無諱進寇魏國張掖,禿發(fā)保周攻刪丹縣; 丙戍,魏主遣撫軍大將軍永昌王拓跋健督將討伐。 2、劉義康不學(xué)無術(shù)被劉湛當成棋子 司徒劉義康專總朝權(quán)。皇上贏疾積年,心勞常發(fā),屢至危殆;劉義康盡心營奉,藥石非口所親嘗不進,或連夕不寐;內(nèi)外眾事皆專決施行。性好吏職,糾剔文案,莫不精盡?;噬嫌墒嵌辔允拢菜愖?,入無不可;方伯以下,全部令劉義康選用,生殺大事,或以錄命斷決。 劉義康勢傾遠近,朝野輻湊,每旦府門常有車數(shù)百乘,劉義康傾身引接,未曾懈倦。加上能強記,耳目所經(jīng),終身不忘,好于稠人廣席,標題所憶以示聰明。士之干練的,多被意遇。曾對劉湛:“王敬弘、王球之屬,竟何所堪!坐取富貴,這種寶貴也是容易被解除的!” 〔王敬弘恬淡有重名,王球簡貴虛靜,皆因為門望得位高坐,不以文案關(guān)心,故劉義康瞧不起這種貴族后代?!?/span> 然而一向無學(xué)術(shù),不識大體,朝士有才用的皆引入己府,府僚無施及忤旨的于是斥為臺官。 自認為兄弟至親,不復(fù)存君臣形跡,率心而行,曾無猜防。私置僮仆六千余人,不把這件事上報臺府。四方獻饋,皆以上品薦劉義康而以次者供御;皇上曾冬月吃柑,(今天叫不知火〕嘆其形味并劣。 劉義康說:“今年的柑極少有佳品。”遣人還東府取柑,大過供御的三寸。 (劉義康沒有文化,不設(shè)防,這種打臉的事,他根本不在意就做了。) 領(lǐng)軍劉湛與仆射殷景仁有仇,劉湛想要倚重劉義康而重加傾心。劉義康權(quán)勢已盛,劉湛愈加推崇他,無復(fù)人臣之禮,皇上漸漸不能心平氣和。 劉湛初入朝,皇上恩禮甚厚。劉湛善論治道,前代故事,敘致銓理,聽者忘疲。每入云龍門,御者即解駕,左右及羽儀隨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為常。等晚節(jié)驅(qū)煽劉義康,皇上心意雖內(nèi)離而接遇不改,曾對所親說:“劉班方自西還宮,與他說話,常視日早晚,擔心其將去;等進來,我亦視日早晚,若其不去?!?/span> 殷景仁密言于皇上說:“相王權(quán)重,非社稷計,宜少加裁抑!”皇上心里暗自認可這件事。 司徒左長史劉斌,劉湛的宗族。 大將軍從事中郎王履,王謐的孫子。加上主簿劉敬文,祭酒魯郡孔胤秀,皆用傾諂有寵于劉義康;見皇上多疾,皆認為“官車一日晏駕,宜立長君。” 皇上曾疾篤,使劉義康準備顧命,詔劉義康還省,流涕以告劉湛及殷景仁。 劉湛說:“天下艱難,不是幼主所能御!” 劉義康、殷景仁并不答。 而胤秀等人則就尚書議曹索晉咸康末立康帝舊事,劉義康不知這件事;等皇上疾瘳,都聽說了。而劉斌等人密謀,想要使大業(yè)終歸劉義康,于是邀結(jié)朋黨,伺察禁省,有不與己同的,必百方構(gòu)陷,又采拾殷景仁短長,或虛造異同以告劉湛。自此之后主上、宰相之勢分。 劉義康想要任命劉斌為丹楊尹,言次,啟奏皇上陳其家貧。言未結(jié)束,皇上說:“任命為吳郡?!?/span> 后會稽太守羊玄保求還,劉義康又想要以劉斌代替,啟奏皇上說:“羊玄保求還,不審以誰為會稽﹖” 皇上當時未有所擬,倉猝說:“我已用王鴻?!?/span> 自去年秋,皇上不再前往東府。 五月,癸巳,劉湛遭母憂去職。劉湛自知罪釁已彰,無復(fù)全身,對所親說:“今年必敗。常日正賴口舌爭之,故得推遷;如今既窮毒,無復(fù)此望,禍至不會太久了!” (劉義康是最可悲,被劉湛這些人當成一個棋子,而自己不自知,反而認為自己聰明過人。) 3、魏平定涼州亂 乙巳,沮渠無諱再圍張掖,不克,退保臨松。魏主不再加討,但以詔書警告他。 六月,丁丑,魏皇孫拓跋濬生,大赦,改元太平真君,取寇謙之神書:“輔佐北方太平真君”的緣故。 太子劉卲到京口拜京陵,司徒劉義康、竟陵王劉誕等人并從,南兗州刺史、江夏王劉義恭自江都來會。 秋,七月,己丑,魏永昌王拓跋健擊破禿發(fā)保周于番禾;禿發(fā)保周逃走,遣安南將軍尉眷追擊。 丙申,魏太后竇氏殂。 壬子,宋國皇后袁氏殂。(太子失去了一個教育他的人。) 癸丑,禿發(fā)保周窮迫自殺。 八月,甲申,沮渠無諱使其中尉梁偉到魏永昌王拓跋健處請降,歸酒泉郡及所虜將士元絜等人。魏主使尉眷留鎮(zhèn)涼州。 九月,壬子,葬元皇后。 4、劉義康敗 皇上認為司徒彭城王劉義康嫌隙已著,將成禍亂,冬,十月,戊申,收捕劉湛付廷尉;下詔暴其罪惡,就獄中誅殺,并誅殺其子劉黯、劉亮、劉儼及其黨劉斌、劉敬文、孔胤秀等八人,流放尚書庫部郎何默子等五人于廣州,借口機大赦。 這天,敕劉義康入宿,留止中書省。其天黑時,分別收捕劉湛等人;青州刺史杜驥勒兵殿內(nèi)以備非常,遣人宣旨告劉義康以劉湛等人罪狀。劉義康上表遜位,詔任命劉義康為江州刺史,侍中、大將軍如故,出鎮(zhèn)豫章。 最初,殷景仁臥疾五年,雖不見皇上,而密函去來,日以十數(shù),朝政大小,必以咨詢他;影跡周密,沒有有窺其邊際的人。收捕劉湛這天,殷景仁使拂拭衣冠,左右皆不曉其意。其夜,皇上出華林園延賢堂,召殷景仁。殷景仁猶稱腳疾,以小牀輿就坐;誅討處分,全都委托給他。 當初,檀道濟推薦吳興沈慶之忠謹曉兵,皇上命他領(lǐng)隊防東掖門。劉湛為領(lǐng)軍,曾對他說:“卿在省年久,比當相論?!?/span> 沈慶之正色說:“下官在省十年,自應(yīng)得轉(zhuǎn),不復(fù)以此仰累!” 收捕劉湛那天黃昏,皇上開門召沈慶之,沈慶之戎服縛縛而入,皇上說:“卿怎么會過么急著把自己武裝起來﹖” 沈慶之說:“夜半喚隊主,不容緩服?!?/span>皇上遣沈慶之收捕劉斌,殺了他。 騎將軍徐湛之,是徐逵之的兒子,與劉義康尤親厚,皇上深銜他。劉義康敗,徐湛之被收捕,罪當死。其母會稽公主,于兄弟為長嫡,一向為皇上所禮遇,家室大小,必咨詢而后行。高祖微時,曾自于新洲伐荻,有納布衫襖,臧皇后親手所作;既貴,以付公主說:“后世有驕者不節(jié),可以此衣給他看?!?/span> 至是,公主入宮見皇上,號哭,不復(fù)施臣妾之禮,以錦囊盛納衣擲地說:“你家本貧賤,此是我母為你父所制;今日得一飽餐,就要殺我兒嗎!”皇上于是赦免了徐湛之。 吏部尚書王球,王履的叔父,以簡淡有美名,為皇上所重。王履生性趨利(見利忘義),深結(jié)劉義康及劉湛;王球多次勸戒他,不從。誅劉湛當晚,王履徒跣告王球,王球慢慢說:“阿父在,你亦何憂!” 皇上因為王球緣故,王履得免死,廢于家。 劉義康方用事,人爭求親昵,唯有司徒主簿江湛早能自疏,求出為武陵內(nèi)史。檀道濟曾為其子求婚江湛,江湛固辭,檀道濟請劉義康以頃請他,江湛拒之愈堅。故不染于二公之難?;噬下犅劧卧S。 江湛是江夷的兒子。 彭城王劉義康停省十余日,見皇上奉辭,便下渚;皇上惟對他慟哭,余無所言,皇上遣沙門慧琳視探他,劉義康說:“弟子有還否﹖” 慧琳說:“恨公不讀數(shù)百卷書!” 當初,吳興太守謝述是謝裕的弟弟。多次輔佐劉義康,數(shù)次有所規(guī)益;早卒。劉義康將南出,嘆息說:“當年謝述惟勸我退,劉班惟勸吾進;如今班存而述死,其敗也宜哉!” 皇上亦說:“謝述若存,劉義康必不至死?!?/span> 任命征虜司馬蕭斌為劉義康諮議參軍,領(lǐng)豫章太守,事無大小,皆以委之。蕭斌,是蕭摹之的兒子。 命龍驤將軍蕭承之將兵防守。劉義康左右愛戀的,并聽任隨從;資奉優(yōu)厚,信賜相系,朝廷大事皆報示他。 過了很久,皇上就會稽公主宴集,甚擔心;公主起,再拜叩頭,悲不自勝。皇上不曉其意,親自起來扶她。公主說:“車子歲暮必不為陛下所容,今特請其命?!?/span>〔劉義康小名車子?!辰璐?/span>慟哭,皇上亦流涕,指蔣山說:“必無此慮。若違今誓,便是負初寧陵?!?/span> 當即封所飲酒賜劉義康,并寫書信說:“會稽姊飲宴憶弟,所飲酒今封送?!惫式K公主之身,劉義康得無恙。 5、貪人敗類的出處 司馬光說:文帝之于義康,友愛之情,其開始并非不?。唤K于失兄弟之歡,虧君臣之義。跡其亂階,正由劉湛權(quán)利之心無有厭已。詩云:“貪人敗類”,就是說這種人! 征南兗州刺史江夏王劉義恭為司徒、錄尚書事。 戊寅,任命臨川王劉義慶為南兗州刺史;殷景仁為揚州刺史,仆射、吏部尚書如故。劉義恭懲戒彭城之敗,雖為總錄,奉行文書而已,皇上才安心。皇上年給相府錢二千萬,他物稱此;而劉義恭性奢,用度常不足,皇上又別給錢,年至千萬。 十一月,丁亥,魏主如山北。 殷景仁既拜揚州,贏疾遂篤,皇上為他敕西州道上不得有車聲;癸丑,卒。 十二月,癸亥,任命光錄大夫王球為仆射。 戊辰,任命始興王劉濬為揚州刺史。這時劉濬尚幼,州事全都委后軍長史范曄、主簿沈璞。范曄是范秦的兒子;沈璞是沈林子的兒子。 范曄不久遷左衛(wèi)將軍,任命吏部郎沈演之為右衛(wèi)將軍,對掌禁旅;又任命庾炳之為吏部郎,俱參機密。沈演之是沈勁的曾孫。 〔沈勁守死于洛陽,以雪父沈充為逆之罪?!?/span> 范曄有雋才,而薄情淺行,數(shù)犯名教,為士流所鄙。天性躁競,自認為才用不盡,常怏怏不得志。 吏部尚書何尚之進言于皇帝說:“范曄志趨異常,請出為廣州刺史;若在內(nèi)釁成,不得不加鈇鋮,鈇鋮亟行,非國家之美?!?/span> 皇帝說:“才誅劉湛,復(fù)遷范曄,人都會認為卿等不能容才,朕信受讒言;但共知其如此,無能為害。” 這一年,魏寧南將軍王慧龍卒,呂玄伯留守其墓,終身不去。 魏主欲以伊與為尚書,封郡公,伊與推辭說:“尚書務(wù)殷,公爵至重,非臣年少愚近所宜膺受?!蔽旱蹎柶渌胍穆毼唬瑢Υ鹫f:“中、秘二省多諸文士,若恩矜不已,請參其次。”魏帝善之,任命為中護軍將軍、秘書監(jiān)。 大秦王楊難當復(fù)稱武都王。 解讀:劉義隆兄弟失和,這和劉湛的關(guān)系比較大,司馬光說劉湛是貪人敗類。我們后人稱這類人為奸臣,都是自認為聰明有才,劉湛是殷景仁推薦的,最后卻在殷景仁的死敵,這殷景仁也是看人不準。 劉義康自己不讀書,皇帝派人去送他的時候,說了一句,恨他不讀數(shù)百卷書,數(shù)百卷,這是極低的要求了,按理劉義康讀書要破萬卷才行。 不讀書的劉義康并不知道自己不過是劉湛手里的提線木偶。 劉湛才死,范曄就出場了,范曄是肯定讀了百卷書的,參與修訂《后漢書》其要求就很高,范曄很有才華,然而也成一個貪人敗類。估計讀書沒有破萬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