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過年,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很清楚,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jīng)過了好多個年了,還不知道過年嗎?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并說不清楚什么是過年,過年與春節(jié)概念模糊;過年意味著什么更是說不清,道不明。 過年實質(zhì)上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特定的時段。年末臘月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間稱為“小年”,從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了。再到三十叫“除夕”,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叫大年夜,守歲跨年,十二點以后就是正月初一,新的一年開始。正月初一就是“春節(jié)”,或者說春節(jié)開始,再到正月十五叫“元宵”。過了元宵節(jié),這個節(jié)——“年”就基本過完了,就應(yīng)該全身心投入勞作了。 過年對于一個民族意味著文化的傳承。 過年的習俗,由于地域差異,風俗不盡相同。在清朝之前,民間傳統(tǒng)的小年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從清朝中后期開始,帝王家就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jié)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qū),民間百姓相效仿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qū),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傳統(tǒng)。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準備迎接祖宗回家過年等。 一年的最后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是新一年的前夕,所謂“年年年頭接年尾”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時值年尾的最后一個晚上。除舊布新自然成為一切活動主題,自古就有貼年紅、祭祖、團年飯、守歲等習俗,流傳至今,經(jīng)久不息。 除夕,在華人心中具有特殊意義,漂泊再遠的游子也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一起暢敘家常,共同祭祀祖先,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這里面包含著血脈文化,勿忘祖先,提醒自己從哪里來的文化傳承;親人在這個時候團聚,交流一年的收獲,展望新年的藍圖。 拜神祭祖 除夕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之一,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清掃庭舍、張燈結(jié)彩,迎接祖宗回家過年,并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中華民族始終保持著慎終追遠的傳統(tǒng),過節(jié)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 貼年紅 即是貼春聯(lián)、門神、年畫、福字、橫批、窗花等的統(tǒng)稱,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增添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并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年夜飯 又稱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于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后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后才能開飯。中國人的年夜飯既是家人的團圓聚餐,也是親情的交流與表達,意義非同尋常。 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派發(fā)給晚輩的,年夜飯后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派發(fā)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xiàn)出長輩對晚輩的關(guān)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qū)鬼,保佑平安。 守歲 又稱照虛耗、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是年俗活動之一。新年前夜守歲的民俗活動主要表現(xiàn)為點歲火、守歲火。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全家團聚,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如此照歲之后,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古時南北風俗各異,有的地方守歲習俗主要為熬年夜,即通宵守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 中國之大,過年習俗各地不同。但核心意義都是一樣的。是一個不忘先輩,團聚交流的節(jié)日;孝敬長輩,教育子女傳承文化,尊老愛幼,凝聚親情的節(jié)期。 過年對于個人意味著一個年度的總結(jié)。是一個人工作的總結(jié),家庭生活的總結(jié),個人成長的總結(jié)。 經(jīng)過一年的忙碌,過年了,停下腳步,歇一歇;除夕夜,把酒言歡,與親人一起交流,必然要回顧一下一年的成就。這一年我都做了些什么?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事業(yè)有什么進展;家庭財富有沒有增加,對父母的孝敬做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增加了哪些大的生活設(shè)施;個人有沒有進步,有了哪些成長,對社會做出了多少貢獻等等;相互稱贊,相互指導(dǎo),相互鼓勵,促進和諧。 過年對于孩子來說,意味著快樂和幸福;對于老人來說,意味著盡享天倫之樂;對于中年人來說,意味著承上啟下的壓力和責任。 年又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是一個被賦予了特殊意義的普通的日子。對于工作在特殊崗位,身處特殊時期,不能回家過年,與親人團聚的人來說,這一天只能把它理解為一個平凡的日子。為了祖國,為了大局,為了偉大的事業(yè),只能舍小家,顧大家,把個人情感深深埋在心底。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團聚和幸福,只有默默站好自己的位,盡好自己的責,在自己的崗位上給家人寄去遙遠的祝福,家人會理解,祖先很欣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