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點:貴陽二七路小吃街 到了貴陽,當然逮著時間就要去品嘗一下地道的貴陽美食了。貴陽的美食街很多,我們?nèi)胱〉木频昱赃吘陀幸粭l夜市街,晚上的人氣是很旺的。而在眾多美食街中,基本上二七路小吃街是公認的NO1了。 二七路小吃街位于南明區(qū),距離火車站很近,交通非常方便,基本上在市區(qū)都有直達的公交車或地鐵。所以,我們自然也不止一次造訪了這條小吃街。可能因為名氣比較大的緣故,這里的外地游客還是很多的。
 小吃街的外觀看起來不咋樣,走進去才知道另有乾坤。這里主要是貴陽、遵義、安順、畢節(jié)、銅仁、黔南、黔東南、黔西南、六盤水等九個地州市的地方傳統(tǒng)風味小吃,沿街道兩側(cè)有正兒八經(jīng)的餐廳,也有類似于排檔的小型攤位。 不過在這里完全不用擔心挨宰,明碼實價不宰客。步行街也不算長,不過近四百米的小吃街一水兒全是吃的,也能讓人哪怕天天在這兒吃也不用重樣兒。當然,除了貴州特色,還有其他地方的美食。
 又看到了花溪牛肉粉,據(jù)說最正宗的在花溪公園附近,不過也不妨礙我們對它的好感,在天河潭吃的那一碗味道還不錯,于是饑腸漉漉的時候就再來了一碗。 也許我們找的一家不是很正宗,也或許是因為我們還買了炸土豆片、豆腐圓子、糯米雞、魚包韭菜,牛肉粉的味道感覺似乎還不如天河潭。
 豆腐圓子是貴陽比較受歡迎的小吃,基本上在大街小巷里都能夠找到。一九六零年,周總理夫婦視察貴陽的時候,就對雷家豆腐圓子贊譽有加。這種小吃是在豆腐中加入鹽、堿、花椒粉、五香粉使勁地揉,要一直揉到帶著黏性,加上一些蔥花拌勻加入豆腐泥。把豆腐泥捏攏成團狀,輕輕壓扁擺在盤中,下油燒熱至五六成熱,分批放入豆腐圓子,用油炸成褐黃色。 雖然豆腐圓子里本身就有味道,但還配上蘸料。我們以為圓子就是一個個地吃,后來看到別人的吃法,才知道是要用刀劃個口子,然后填上蘸料再吃的。 其實,不蘸汁的味道也是很香的。我不由得想起以前去北京的時候,特意在北海御膳坊吃飯,面對著所謂的宮廷點心不知道如何下手,只能參照旁邊的食客依樣畫葫蘆的樣子,忍不住啞然失笑。
 魚包韭菜是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水族特色菜,在荔波的時候也看到過這道菜,因為美食太多,小伙伴又不愛吃韭菜,所以就放過了這道菜。到了貴陽,正好看到這里也有,于是買了一份嘗鮮。魚是水族人民祭祀祖先、過端、待客的席上不可缺少的必備佳肴,堪稱是水族的第一名菜。
 這道菜主要是用鮮活的鯉魚做為主材,沿背部剖開,腹部仍然相連,用酒拌上蔥、蒜、姜、糟辣、食鹽和寬葉韭菜填在魚肚子里,然后將兩半魚合攏,用糯米稻草扎牢,隔水蒸熟。魚不用太大,一斤來重就可以,估計大了不容易入味。魚肉細膩,魚骨清香,即使不愛韭菜味道的小伙伴,也把魚背吃得干凈凈。

自由行:貴陽二七路小吃街 5月初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