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個視頻,凌晨三點,兒子打游戲不睡覺,父親見狀喊他起來,帶著他去菜市場看了場人間煙火。
當時的天下著小雨,可凌晨四點的菜市場,早已燈火通明。
有人打著傘守著菜攤子,有人頭頂著探照燈擺弄著送來的瓜果蔬菜。
更多的人正埋著頭,將攤位上的東西碼放整齊。
父親問:你知道這些人為什么不睡覺嗎?
兒子回答:為了生活,為了賺錢。
而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
無論是凌晨一點的酒桌,兩點的哨崗,三點的農(nóng)場,四點的菜市場,五點的街頭……
多的,是為了生活奔波,想睡卻不能睡的人。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也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
看過這樣一個新聞:
一大早,一個外賣小哥睡在街頭。
一問才知,他每天早上3點就得起來送餐了,一直干到七八點單少的時候,才能在公園的健身器材上瞇一會。
那為什么不回家休息呢?
家里的床不是更舒服嗎?
他說:因為十點還得上班。這么睡,能節(jié)省往返路上的時間。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不知道外賣小哥還要再經(jīng)歷多少次三點起床的凌晨,又要在公園的長椅上睡多久。
但我知道,這樣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能幫他多送幾個單,多掙幾塊錢。

更委屈的,還不是只能這樣休息。
說到顧客差評時,小哥一時沒忍住,嗚嗚地哭了出來。
他說顧客每給一個差評,自己就要被罰100塊。
100塊啊,相當于一天都白干了。
他也被罰過兩三次,有時候碰上商家出餐慢,路上堵車,小區(qū)不讓進,明明不怨自己,可不管他怎么解釋都沒人聽。
他無助地捂著眼睛,干這份工作,錢賺多賺少沒保障,委屈實在是太多了。

可不受這份委屈能行嗎?
想起前不久看過的一句話:
委屈了就想回家,工作不順就想辭職。
可是,家不是想回就能回,得有錢,工作也不是想辭就能辭,畢竟生活需要錢。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是隨處倒下,背后都有支撐的力量。
大部分時候,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自我療愈。
沒有一份工作不委屈,沒有誰的生活能一帆風順。
每一份工作帶來的薪酬和成長,總會伴隨委屈和辛苦。
每一份工作里,都有著難以對外人說出口的委屈,和旁人無法理解的辛苦。
你的工資里,就包含一部分委屈費。

這兩天,上海有個大哥火了。
疑因癲癇發(fā)作,他沒站穩(wěn),暈倒在地鐵車廂內(nèi),滿臉都是血。
地鐵的乘務人員迅速將他救出車廂,本想送他去醫(yī)院,沒想到大哥醒來后的第一句話,是我要上班。

很多人看到視頻忍不住落淚,想起自己作為打工人的那些過往。
有個段子是這樣調(diào)侃的——
兩個人騎車撞了,在那里吵架。
一個說:你騎那么快趕著去投胎??!
另一個幽幽地說:趕著投胎我就能拖一分鐘是一分鐘了,我是趕著上班,遲到一分鐘一天白干。
突然,兩個人都不說話了。
是啊,別的事情尚可拖延,唯獨上班這件事,得分秒必爭。
成年人的世界,多得是你理解不了的心酸。
可能是遲到一分鐘,扣一個月全勤獎的規(guī)定。
可能是起早貪黑,只為多賺兩百塊錢的補貼。
面對生活的重壓,我們甚至連一句“保重身體”都說不出口。
想起山東淄博的一位劉大哥,他從事的是危險的高空施工工作。
每天需要吊著繩子,在高空工作9個小時。
一年下來,能賺個六七萬塊。

很多人不理解,多危險啊,為什么這么拼。
劉大哥講起了兒子的故事,他說兒子正讀初中,每天在食堂吃飯,吃得很少。
有天他忍不住問兒子:怎么沒吃飯啊。
兒子回答說:你在外邊掙錢不易,我就少吃。
說著說著,這位35歲的壯漢忍不住紅了眼眶。

是啊,為了孩子能吃飽一頓飯,為了他能好好讀書,他直面酷暑和危險。
工作帶給他疲憊、委屈、危險的同時,也給了他撐起全家人生活的力量。
很多時候我們都說,那些能賺大錢,能養(yǎng)家的人好厲害啊,卻忽視了,每份光鮮亮麗的背后,都有著無人知曉的努力和堅持。
錢,是成年人的底氣,也是成年人面對風險時的抵抗力。

看過一份調(diào)查報告,詢問60歲以上的老年人:此生你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其中,75%的人答案是:年輕時努力不夠,導致自己一事無成。
努力,說起來并不是那么簡單。
它不僅需要你克服惰性,有長期和短期目標,更重要的,是不受負面情緒的干擾。
而委屈這種情緒,最容易消磨一個人的斗志。
我見過剛入職沒幾個月,就因為被上司批評離職的人。
也見過吞下了委屈,將其轉(zhuǎn)化為執(zhí)行力,超前迎頭邁進的人。
說白了,委屈這種情緒,是人都無法避免。
若想人生有奔頭,若要老了不后悔,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將這類壞情緒,轉(zhuǎn)換為執(zhí)行力。

曾經(jīng)聽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說起自己的經(jīng)歷。
最初開始創(chuàng)業(yè)時,身邊很多人都瞧不起他,他去酒店的大堂給路過的客人擦過鞋,是跪著的那種。
還因為出入各類寫字樓推銷產(chǎn)品,不止一次被趕出門。
昔日同學看著他跪著擦鞋,背地里都嘲笑他沒臉面。
他想過放棄,可放棄意味著一事無成,朝前拼一把,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帶著周圍人的鄙夷,戰(zhàn)勝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克服時不時蔓延出來的委屈,成了那陣子必做的事。
后來,事業(yè)小有所成時他跟我說:
那陣子,就算別人都瞧不起我,我也盡力控制自己,不要顧影自憐。
靠著這股子沖勁,他撈到了第一桶金,開了第一家店,承諾給妻子的好生活,他也做到了。
每次工作受到委屈時,我總會想起那時的他。
任由情緒蔓延,最終消耗的只能是自己的心氣兒。
暫時摒棄掉情緒,將其轉(zhuǎn)化為前行的動力,也許,就真的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就。
邏輯思維CEO說過:
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么,不要反復推演,立即去做。
生活從來沒有什么會永遠糟糕下去,開心點,過去不足掛齒,樂觀積極,未來必定風生水起。

網(wǎng)上有段話,說得很真實:
辛苦地賺錢,不是因為多愛錢。
而是這輩子,不想因為錢和誰低三下四,也不想因為錢而為難誰。
只希望在父母年老時,我可以有能力分擔;在孩子需要時,我不會囊中羞澀。
趁著年輕時候好好工作,多賺點錢,不僅能填補內(nèi)心不安,也能帶給家人安全感。
人生路還長,愿你在余下的日子里,調(diào)整心態(tài),好好工作,為喜歡的事努力,為守護的人盡心,讓自己的人生不虛此行。
別忘了,工作也許會帶來委屈。
但它所帶來的回報,可以治愈不安。
作者 | 周美好,山河錯落有致,人間煙火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