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決定你會在生命中遇見誰,你的心決定你想要誰出現(xiàn)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為決定最后誰能留下。我們都希望自己遇到的都是志趣相投的人,可以成為朋友,點亮自己的生活,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有好人就會有壞人。有些人的壞,雖然不至于觸碰法律紅線,但卻一直惡心著別人的生活,處處給別人使絆子。雖然好與壞,并不會刻在每個人的臉上,但相由心生,一個人內(nèi)心是否善良,其實外表很明顯。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要事情沒有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就永遠(yuǎn)體會不了別人的痛苦。話雖如此,但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有同理心的,正如我們在看某個社會新聞時,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會忍不住生氣,看到被人悲慘的遭遇,也會忍不住辛酸甚至是流淚。雖然這些事離我們的生活很遠(yuǎn),并且與我們也沒有任何關(guān)系,但心情卻還是會被其牽動,隨之起伏不定。但有些人,不管看到任何事情,情緒都會特別的穩(wěn)定,一副冷漠的表情。即便不是遠(yuǎn)離自己生活的人和事,而是朝夕相處的同事、鄰居或者是朋友,在這些人遭遇人生困境的時候,他們也一副無動于衷的樣子。善良的基礎(chǔ)是同理心,如果一個人連同理心都沒有,又怎么能支撐著他們?nèi)プ銎渌氖虑槟兀?/span>善良的人,在看到別人遇到困境時,都不會袖手旁觀,會盡可能的提供自己的幫助,而一個人之所以會想要并且愿意幫助另一個人,前提就是同理心。他們會因為別人的遭遇感到悲傷、同情和憐憫,繼而伸出援助之手,所以冷漠的人,又怎么會善良呢?嘲諷不僅是一種說話的語氣,更是一種表情和態(tài)度。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未必都是三觀契合的志同道合者,也有一些三觀不一樣的人,甚至是莫名其妙不喜歡的人。對于這樣的人,我們可以敬而遠(yuǎn)之,盡可能的不要和他們產(chǎn)生交際。但如果說因為不喜歡,就經(jīng)常嘲諷別人,在別人遇到困境的時候,也抱著看笑話的態(tài)度站在一旁,只能說明我們本身也并沒有多好,起碼沒有多善良。所以,當(dāng)一個人在和你相處的過程中,總是充滿嘲諷時,一定要遠(yuǎn)離她,因為她不僅不喜歡你,而且也不善良。一個善良的人,在遇到這類情況時,都會保持旁觀者的態(tài)度,對他們而言,一方面他們會對別人的遭遇產(chǎn)生憐憫,但另一方面因為對方是自己討厭的人,所以憐憫的情緒會下降很多。但不管如何,他們不會用一副看好戲的態(tài)度,在一旁說風(fēng)涼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都有自己的性格,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很多事情沒有對錯,也根本無從選擇。但有的人卻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覺得自己就是高人一等,比別人更優(yōu)秀,所以平時說話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也從來不會管別人的感受,一心只在乎自己,對一些本就不如自己的人,更是完全看不起的樣子,滿臉是打心眼里的厭惡感。這樣的人可不僅僅是嬌生慣養(yǎng)就能解釋的,更是不善良的人。因為善良,不會允許他們讓自己凌駕在眾生之上,平時說話做事首先考慮的就是別人的感受而不是自己,更不會因為自己優(yōu)越的條件、出色的能力,就會看不起別人。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人生沒有結(jié)束,就每到蓋棺定論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未來會遇到什么,別人又是否會超越自己。就算是真的超越了,善良的人也只會抱著祝福的態(tài)度,而不是怨恨。對于這些不善良的人,我們無法阻止他們出現(xiàn)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減少他們帶來的影響。生活是一杯白開水,樂觀的人喜歡加糖,悲觀的人則往往加鹽,其實生活永遠(yuǎn)把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有時候我們?nèi)鄙俚?,不是看透的眼光,而且寬廣的胸懷。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多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讓不好的情緒盡快過去,如果遇到開心的事情,就多笑一會兒,盡情的感受下當(dāng)前愉悅的心情。沒有誰會永遠(yuǎn)開心,也沒有誰會永遠(yuǎn)悲傷,所有的困難和坎坷,當(dāng)年老時再回頭看,其實不過是人生的調(diào)味品罷了,沒有它們襯托,你根本不知道,甜,究竟是什么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