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作樂 ——給老師們的一封信 尊敬的桐小家人們: 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則與“快樂”有關的故事: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始終找不到快樂。于是,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在哪里?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边@群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首先鋸倒了一棵大樹,然后掏空樹心,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了一條獨木船。獨木船終于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前段時間,在周校的朋友圈看到了主題為“勞動的確能夠創(chuàng)造美”的帖子,孩子們參與百草園建設的身影和干勁歷歷在目。孩子們參與了勞動,創(chuàng)造了百草園的美,同時也享受了成果帶來的快樂!真可謂一舉三得。 這次的疫情讓很多忙于工作的家長與自己的孩子有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我們的劉老師也不例外,平時很少忙于家務的她,因為這次疫情愛上了刷盤子。她說每次飯后,看著一個個盤子經(jīng)她手變得潔白光鮮,不免有些許成就感,我想這就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整潔美帶來的快樂。 我們的“烘培大咖”潘大師,在疫情期間也沒閑著,新花樣層出不窮,各種曲奇、冰激淋、千層、慕斯……對于她的兩個孩子和家人來說,出品的甜點絕不輸于店里的,從她圈中的照片,就能看到溢出屏幕的幸福感,連我這個圈外人都看得羨慕不已。她說烘培真的會上癮的??磥硭齽?chuàng)造的一個個精美的甜品,給她帶來了不少的快樂。 楊朔在《茶花賦》中寫道: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 的確如此,回觀我們的校園:由于在鄉(xiāng)村,我們的校園原本到處都是泥沙、垃圾和積塵,如今整潔的校園環(huán)境離不開阿姨們、大隊部和值周班的辛勤付出;雜草叢生的外操場自從葉老師來了后變得干凈整潔了;內(nèi)操場原本干裂的水泥地因為周校的努力得到獅愛林協(xié)會的贊助,師生共同栽下了各種果樹,收獲了如今的桃李園;原先破爛的老廁所,在朱老師的帶領下經(jīng)過整理、改造,有了如今百草堂的模樣;黨員和工會攜手改造的休閑吧、女教職工休息室;徐老師和老師們精心策劃創(chuàng)建的談心室、石頭湯書房;還有孩子們還在參與勞動的百草園、石斛林…… 勞動,匯聚了人心,創(chuàng)造了美好,享受了快樂!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學,何樂而不為呢? 最后,以富蘭克林的“勞動是幸福之父?!迸c大家共勉。 祝:快樂! 你們的同行者:金潔 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五日 |
|
來自: 新用戶9913Bpb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