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夢想童年594 2021-08-28

20世紀70年代的歐美社會,是屬于朋克的天下。

一時間,無數(shù)頂著雞冠頭的憤怒青年橫行街頭,滿身“混不吝”的勁兒,“唾沫與粗口齊飛,中指共噪音一色”,簡簡單單地三個和弦,竟然開宗立派,從“朋克音樂”衍生出了“朋克文化”來。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朋克的代表——涅槃樂隊

所謂“朋克文化”,一言蔽之:就是與主流的價值觀念對著干。在朋克文化的信徒眼里,反對一切,就是他們的生存意義,也是70年代最為先鋒的思想理念。

但是,如果當時有人告訴他們,在近兩千年前,有一個叫做劉宏的皇帝和他的所做所為時,這些朋克青年保準會大吃一驚:“xxxx!這哥們簡直太朋克了!”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漢靈帝畫像

把漢靈帝劉宏稱作朋克皇帝,不是沒有根據(jù)的。他的一生,就是不斷地挑戰(zhàn)東漢主流價值觀底線的歷程——

自己的親娘董太后還活著,非要認宦官當父母;

擺著皇帝的金根車不用,駕著驢車在宮里亂跑;

聽“胡樂”、穿“胡服”、住“胡帳”、吃“胡飯”......生生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西域小酋長;

大力推行“女式開襠褲”,沒事干還在宮里大搞“天體運動”,堪稱一代“性解放”達人;

......

如果這些還只是“個人作風”問題的話,那么,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在劉焉的“忽悠”下,漢靈帝改刺史為州牧,就連地方軍政大權(quán)也交了出去。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三國初期 劉焉也是一代梟雄

這樣一來,漢朝四百多年來的基層運行機制徹底被打垮,這些州牧們手里有兵、兜里有錢,免不了就得做做“皇帝夢”??梢赃@么說,漢靈帝左手給漢朝挖了個大坑,右手一把拉開了三國的大幕,最后還順手把一口名叫“亡國之君”的大鍋甩到了兒子劉協(xié)的頭上。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背鍋俠”劉協(xié)

這樣的皇帝,在我們的傳統(tǒng)里,有一個專屬名詞——“昏君”。

然而,歷史無數(shù)次的告訴我們,除了極個別天賦異稟、骨骼驚奇的“敗家子”之外,沒有一個皇帝是一開始便鐵了心向著“昏君”的目標狂奔的。

如果我們暫且將腦海中固有的那個“漢靈帝”放到一邊,認真地審視一下這個叫做劉宏的人,我們又會得出一個怎樣的結(jié)論呢?

一、村里來的孩子

公元167年,剛剛改年號為“永康”的漢桓帝一命嗚呼,讓這個年號憑空多了些諷刺意味。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漢桓帝畫像

更諷刺的是,這位前后換了三位皇后,納了數(shù)千名妾室的皇帝竟然一個兒子都沒生出來。

即便如此,但皇帝的位子是不能空著的。于是,剛剛做了寡婦的竇太后就找到了她的父親、大將軍竇武,開始尋找皇位的繼承人。

有人可能覺得,劉氏宗親這么多,找個繼承人還不容易?但實際上,劉氏宗親雖多,但符合竇氏一家人利益要求的,還真不是那么多——

第一,這個繼承人年紀不能太大。理由很簡單,年紀大了有思想,不好管;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第二,這個繼承人還得沒什么家世和勢力,最好除了姓劉之外,既沒什么親屬,又和朝廷官員沒交情,免得有人與皇帝沾親帶故,順桿往上爬。

按照這兩條準則,竇氏父女選來選去,發(fā)現(xiàn)漢章帝還有一個玄孫,父親早亡,雖然早早繼承了爵位,也只不過是個芝麻大小的“解瀆亭侯”(今河北安國附近),條件簡直不要太理想——竇武一拍巴掌:就是你了!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解瀆亭——一個不標紅都找不到的地方

于是,12歲的劉宏坐著青蓋車,來到了洛陽,在大臣們的三拜九叩、山呼萬歲中,迷迷糊糊地登上了帝位。

雖然在名義上成為了“九五之尊”,但坐在龍座上的劉宏,很快就能體會到皇室權(quán)力斗爭的殘酷和血腥。

二、非典型外戚

在我們的歷史中,“外戚”的名聲算不上體面。從西漢開國的“諸呂亂政”,到唐代一手促成“安史之亂”的楊國忠,“外戚”這個詞,基本上和“裙帶”、“弄權(quán)”、“紈绔”劃上了等號。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呂后影視形象

然而,作為靈帝時期的第一個掌權(quán)外戚,竇武的做派與歷史上諸多外戚大有不同:

首先,這個人不愛當官。雖然竇武的高祖竇融貴為東漢開國的功臣之一,父親竇奉也是“秩二千石”的高官,但竇武的興趣卻在讀書上,甚至還當過很長時間的“教書先生”,在關(guān)西地區(qū)頗有人氣。直到他女兒竇妙入宮做了貴人,竇武才正式進入仕途。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影視劇中竇武形象

其次,不貪財。根據(jù)《后漢書.竇武列傳》記載,竇武不光是“清身疾惡,禮賂不通”,就連皇帝給的賞賜,也都散給太學里的貧困學生,還時常向貧民施舍糧食,堪稱道德模范。

最后,骨頭相當硬。竇武曾經(jīng)給漢桓帝上書,說:“臣聽說明君不避諱諷刺挖苦,才能明察秋毫;臣子不怕犯言直諫,才能處理好政事,臣作為讀書人,哪敢只為了明哲保身,而不盡職盡責呢?”(《后漢書.竇武列傳》)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這種話,歷史上很多大臣都說過,但向竇武這種說到做到的,還是少數(shù)——

漢桓帝第一次“黨錮之禍”時期,許多大臣都避之則吉,生怕被卷進去。而竇武卻直言上書,斥責宦官為奸佞,替被迫害的士大夫們喊冤,甚至不惜以辭去城門校尉、歸還列候印綬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從以上這些事例可以看出,竇武作為一個外戚,既有才學,又有節(jié)操,如果好好輔佐皇帝,漢靈帝未必就會一路出溜,變成后來的那副德性。

三、別拿豆包不當干糧

很多年之后,八府巡按包龍星總結(jié)出一個道理:“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與貪官斗 包龍星有著豐富經(jīng)驗

竇武的問題在于,搞斗爭,他的水平與宮里的那些宦官比起來,實在是有點業(yè)余——

前面說過,從第一次“黨錮之禍”開始,竇武與宦官之間的關(guān)系就近似于水火,絕無相容的可能。當他以外戚身份掌握大權(quán)后,就開始著手清理宦官勢力,打算來個一網(wǎng)打盡。

漢靈帝建寧元年九月(公元168年),竇武在全面掌控了朝中重要職位的情況下,覺得條件已經(jīng)成熟,便假借“天象有異”的名義,聯(lián)合太傅陳蕃、侍中劉瑜等一干重臣,聯(lián)名寫了一篇奏章,要將當時的中常侍曹節(jié)(和曹操的曾祖父不是一個人)、王甫等一干宦官統(tǒng)統(tǒng)拿下。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以竇武為首的主要士人力量

這個計劃看起來挺完美,但是,竇武實際上犯了一個大錯誤——這件事,并沒有和皇帝打招呼!

在竇武看來,這個小皇帝與廟里的泥塑木偶沒什么區(qū)別,請不請圣旨,不過是走個程序,大可以先上車后補票,反正玉璽掌握在太后手里,皇帝也不敢說個“不”字。

然而,竇武實在低估了這些宦官,更低估了這個十二歲的小皇帝。

就在竇武認為大功告成,一個人施施然地回家睡覺之后,消息卻走漏了:當晚,在長樂宮當值的宦官殺身之禍朱瑀偷看到了竇武的奏章,便立刻把消息通知了曹節(jié)、王甫等人。

這些宦官當機立斷,馬上跑到小皇帝那里,告了一記惡狀:“竇武、陳蕃要作亂,已經(jīng)上奏太后,要廢了您,現(xiàn)在情況緊急,您快到德陽前殿去平亂吧!(《后漢書.竇武傳》)

若是一般的小孩子,聽到這個消息,估計當場就得尿褲子。但漢靈帝的行動相當出人意料——“帝拔劍踴躍”,抄家伙就準備拼命了。

就從這種膽色來看,漢靈帝著實不是一般人。

有了漢靈帝的支持,這些宦官們封鎖宮門,從竇太后處奪還了玉璽,將竇武在宮中的耳目尹勛、山冰等人盡數(shù)格殺。隨后,宦官王甫等人召集了大批禁軍討伐竇武。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宦官所控制的禁軍 是東漢最精銳的武裝力量

當時,竇武手下雖然也有部分禁軍,但這些士兵畢竟以守衛(wèi)皇帝為使命,當宦官們抬出皇帝的名義招降時,竇武手下的士兵紛紛放下武器投降。僅僅大半天的時間,“自旦至食時,兵降略盡”,竇武和侄兒竇紹等人只得自盡,而竇武一手建立的士人政府也瞬間崩塌,第二次“黨錮之禍”由此而起,東漢政權(quán)的內(nèi)外失衡愈加嚴重了。

回顧整起事件,竇武失敗的原因縱然很多,但直接的原因,就是拿豆包不當干糧,沒有將漢靈帝這位“娃娃皇帝”放在眼里,低估了皇權(quán)的力量,結(jié)果給了宦官們絕佳地反撲機會,最終功虧一簣、身死家滅。

四、漢靈帝:我曾經(jīng)也努力過

竇武倒臺之后,漢靈帝很是過了幾年平安日子。然而,到了建寧四年(公元172年),年滿十六歲的漢靈帝正式親政時,他所面對的,是一片殘破至極的江山。

當時的東漢朝廷,內(nèi)部有宦官掌權(quán)、腐敗不堪,外部邊疆不穩(wěn)、戰(zhàn)事頻發(fā),在這種內(nèi)外交困的情況下,綿延了一百余年的東漢朝廷,就如同一棵被蛀空了心的大樹,一陣風雨吹來,隨時可能轟然倒下。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東漢外部形勢圖

在這種近乎死棋的局面下,漢靈帝并沒有如同我們想象中一般束手待斃,而是著手開展了他的改革——

漢靈帝改革的第一項,是設(shè)置“侍中寺”。

“侍中”一職,在秦漢時期就已出現(xiàn),起初不過是“直侍左右,分掌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通典.職官三》),說白了,就是伺候皇帝日常起居的人。

從漢武帝時期開始,侍中逐漸開始參與政事,成為了皇帝身邊的參謀機構(gòu)。但自東漢建立以來,外戚、宦官的勢力膨脹,侍中又逐漸成為了一個陪皇帝讀書的職位,數(shù)量也時增時減,在宮中的地位一直較低。

而漢靈帝所設(shè)置的“侍中寺”,不僅確定了編制,還給了侍中們“省尚書事”的權(quán)力,實際上在自己的身邊增設(shè)了一個專門的“秘書辦公室”,這些人不僅要他出謀劃策,最重要的還是處理朝中大臣進呈的各類文書,并直接向外傳達漢靈帝的意見,從而達到“令從己出”、權(quán)力集中的目的。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改革的第二項,是實施“三互法”。

所謂“三互法”,實際上是一種任職回避制度。具體來說有兩項:一是婚姻回避,丈夫不得在妻子籍貫所在地任職;二是相互回避,例如,一個荊州出身的官員在青州任刺史、州牧等長官,那么,只要這位官員還在任,青州出身的官員便不能在荊州當“一把手”,反過來也是如此。

這一規(guī)定看起來有些繞,但它的主要目的,是要起到防止利益交換、杜絕朋黨的作用,在實施過程中,也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

改革的最后一項,就比較有名了,叫做“開鴻都門學”

按照《太平寰宇記》等典籍的記載,“鴻都門”,就是當時的洛陽北宮門,從漢光武帝時期開始,這里就是皇家的藏書與研修的地點。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東漢洛陽北宮地圖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漢靈帝正式設(shè)立“鴻都門學”。一開始,這里所招收的還是以經(jīng)學見長的儒生,但漸漸地,這里變成了擅長書法、繪畫、詞賦的寒門文士的聚集地,并且成為了他們的晉身階梯。

正因如此,“鴻都門學”在當時和后世人眼中都頗受非議,認為漢靈帝招徠這些“無行趣埶之徒”,就是為了給自己“憙陳方俗閭里小事”,滿足自己的文藝愛好而已。(《后漢書.蔡邕傳》)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蔡邕雖然是辭賦大家 但也沒有把這些當做正道

但是,漢靈帝若只是想要滿足自己的愛好,大可以在天下遴選類似的人才入宮陪侍,完全沒必要設(shè)置這樣一個機構(gòu)。而當我們將“鴻都門學”的設(shè)置與之前兩項改革措施聯(lián)系起來看,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漢靈帝所瞄準的,實際上是當時已經(jīng)極為嚴重的朋黨問題。

按照前文所述,經(jīng)過兩次“黨錮之禍”的東漢朝廷,從上到下的用人選官權(quán)力,基本都掌控在了宦官的手里。這些人所提拔的官員,基本上都是一些真才實學絲毫沒有、搜刮百姓一個頂倆的角色。

而當時的士大夫群體,雖然飽讀詩書,但這些人大多都是世家子弟,相互之間的師徒、親屬關(guān)系盤根錯節(jié),一旦有一人登上高位,立刻就能拉起一群死黨,形成牢固的利益集團,之前提到的竇武事件,便是最好的例子。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東漢時期 士族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

宦官不堪用,士人不敢用,漢靈帝想要控制朝政、收歸權(quán)力,就只能依靠沒有家世背景的寒門子弟。而在當時,學習儒家經(jīng)學的門檻頗高,這些寒門子弟常?!安坏闷溟T而入”,便轉(zhuǎn)而在書畫、詞賦等“小道”上下功夫,以求揚名??梢?,漢靈帝之所以要開辟“鴻都門學”,招攬這些在士大夫眼中“上不了臺面”的文人,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限制朋黨的折中之舉。

從以上這些改革措施來看,漢靈帝實際上是認識到了當時朝政中所存在的問題的,也采取了相對應(yīng)的措施。如果一味指摘漢靈帝不理朝政,未免有失公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位曾經(jīng)銳意改革的君主變成了后世口誅筆伐的“昏君”呢?

五、錢,是漢靈帝的避風港

在歷代史籍中,說起漢靈帝的“昏”,基本都離不開“賣官鬻爵”這個話題。

實際上,在整個東漢歷史上,賣官這件事,并算不得新鮮。

從漢安帝在位時,就曾經(jīng)“以國用不足,奏令吏人入錢谷,得為關(guān)內(nèi)侯、虎賁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緹騎、營士各有差”(《后漢書.安帝紀》)

在漢靈帝之前,漢桓帝也曾經(jīng)于延熹四年頒布過一次賣官的詔令: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然而,與這兩位“前輩”相比,漢靈帝賣官,不僅賣出了規(guī)模,賣出了收益,更賣出了花樣——

論規(guī)模,安帝、桓帝二位所賣的,不過是各類爵位和宮中的虎賁、羽林等職位,而漢靈帝不光是賣宮中的職位,連朝廷的三公九卿以致地方的郡守等緊要職位,統(tǒng)統(tǒng)擺上貨架,“清倉大處理”。

論收益,之前賣官,并無明確價格,也無硬性規(guī)定。但漢靈帝統(tǒng)統(tǒng)明碼標價,不交錢,就當不了官,“公千萬、卿五百萬......關(guān)內(nèi)侯,入錢五百萬......二千石(郡守等)二千萬,四百石(縣令、縣丞等)四百萬”《后漢書.靈帝紀》),雖然強買強賣,堪稱童叟無欺。

不過呢,當提拔的官員能力、德行的確比較強時,還可以打三折到五折,算是專門優(yōu)惠。但若是抗拒不交,對不起,能力再強也得靠邊站。

論花樣,當時的人若想當官,不僅要交“修宮錢”、“禮錢”等種種名目,還得額外給宦官們交一份“導(dǎo)行費”。

從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到漢靈帝去世的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這樣大規(guī)模的買賣官職,幾乎沒有中斷過。靠著這一招,漢靈帝聚斂了大量的財富,若論起私財之富,東漢列位皇帝與漢靈帝相比,都是“弟弟”。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東漢皇帝列表

按照前文所述,漢靈帝對當時朝政中存在的問題并非全無認識,也并沒有出現(xiàn)什么“亂政”的現(xiàn)象。那么,究竟是何種原因,讓他在執(zhí)政中后期一反常態(tài),變成一個“錢串子”的呢?

要搞清這個問題,就得從東漢的財政危機說起——

東漢時期,是一個多災(zāi)多難的時代。

根據(jù)《后漢書.五行志》記載,從漢順帝到漢桓帝的41年里,發(fā)生的有記載大面積水旱、地震、瘟疫等災(zāi)害就達到了55次。

而在漢靈帝在位的前12年里,各種大災(zāi)就發(fā)生了13次,一年若是只有一次大災(zāi),老百姓就得燒高香。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漢靈帝在位期間部分天災(zāi)記錄

外加邊境各地戰(zhàn)亂不斷,僅西涼羌人的進犯,從漢順帝開始就發(fā)生了20余次,大量的社會財富都消耗在綿延不絕的戰(zhàn)爭當中。按當時名臣陳蕃的形容,東漢已經(jīng)是“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后漢書.陳蕃傳》),朝廷的財政情況處在崩潰的邊緣。而這巨大的財政危機,已經(jīng)危及到了漢朝的統(tǒng)治基礎(chǔ)——

按照東漢朝廷以往的管理,賑濟災(zāi)荒、供養(yǎng)軍隊等費用,都要靠朝廷支出。然而,在漢靈帝時期,朝廷已經(jīng)負擔不起這些開支,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各個地方官員和豪族自行籌措解決。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救災(zāi)不力 使得大批百姓流離失所

朝廷依賴地方,對于地方政府和豪族勢力的控制力自然下降,中央詔書下到地方,地方官員大多隨手一扔、束之高閣,根本不當一回事,還不如州郡長官的一句話來的管用。

在這種情況下,漢靈帝所推行的改革,必然落得虎頭蛇尾、草草了事的結(jié)局。

改革不成、政令不行、天下多亂,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漢靈帝,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忙活了十幾年,權(quán)力并沒有歸于朝廷,國家也沒有變得更好,自己想做的事,竟然沒有一件能夠做成的。而這些困難,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朝廷沒錢造成的。

設(shè)身處地的想一想,皇帝當?shù)竭@份上,著實令人喪氣。

而且,漢靈帝在撿到這個帝位之前,不過是一個“解瀆亭侯”,空有一個宗室之名,生活水平相當差,按照《后漢書》中的說法是“宿貧”(《宦者列傳》)。特別是父親去世后,孤兒寡母,日子過得更是緊緊巴巴。

對于窮怕了的人來說,財富,就是他們安全感的來源。因此,漢靈帝對于金錢如此渴求,就不是那么難以理解了。

特別是當竇太后去世,靈帝生母董太后開始參與朝政后,這位過夠了窮日子的老太太更是不停在漢靈帝身邊煽風點火,“使帝賣官求貨,自納金錢,盈滿堂室”。(《后漢書.皇后紀下》)

而替這對母子操辦賣官事宜,并幫助其管理錢財?shù)?,正是宮中的宦官們,作為皇帝的“善財童子”,他們的得寵,自然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氖虑?。因此,漢靈帝會說出“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后漢書.宦者列傳》)這種糊涂話,也就不奇怪了。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影視劇中的張讓

看,只要賣賣官,大筆的錢財就能夠源源不斷地流進宮中,皇帝高興、太后高興、宦官們也高興,正是皆大歡喜、一團和氣。

然而,天下的百姓們非常不高興——因為花錢買官的人不肯做虧本生意,這些花出去的錢,早晚要連本帶利地從百姓身上刮回來。

于是,被壓榨得活不下去的百姓們扎上黃頭巾,拿起武器,要向這個“該死的蒼天”討回公道。

三國札記(二):東漢的“朋克”皇帝,不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黃巾起義

就這樣,在這位“朋克”皇帝的帶動下,整個東漢,都搖滾了起來。而漢靈帝一生孜孜以求的安全感,最終也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而已。

參考文獻:《后漢書》

《太平寰宇記》

《通典》

《廿二史札記校正》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