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生于貴州畢節(jié) “新傳統(tǒng)--非具象”甲丁畫社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心創(chuàng)始人 “新傳統(tǒng) · 非具象”中國寫意畫,寫意就是非具象是胸中之意氣爾。和西方現代表現主義有些共通之處,但我們早了一千年。新傳統(tǒng),今天的優(yōu)秀山水畫作品就是未來的傳統(tǒng)經典。強調自我感受、感知、感覺。要和古人作品和而不同:和為筆墨之道,筆墨為中國畫千年流傳之血脈,變者體貌,不變者精神也。所謂新傳統(tǒng)·非具象,一為感知地域、二為破除程式、三為經營安排、四為筆墨自我、五為自由取舍、六為整體平和。具象乎,非具象乎。 青山綠落地·侗鄉(xiāng)霞光里 240cm×200cm 2020年 絲路系列之–梵音 231cm×144cm 絲路系列之-圣域二 231cm×144cm 2017年 絲路系列之-尋夢八荒 143cmX240cm 李課的作品中讓我耳目一新的是新的圖式,有方法有步驟。 第一眼看上去似乎離我們生活很遠,仔細再看又是在表現我們熟知的景物。這種表現手法叫做解析、生發(fā)。解析就是將熟知的物象分解再重構形成一個新的視覺物象。生發(fā)就如李課說的“隨便,隨變”,看著是簡單的兩個詞語,其實里面包含著節(jié)奏、韻律、對比、調和等美的規(guī)律。亦包含著落筆時不能拘謹,拘謹容易出現“板、結、核”三病。隨變,指的是要隨機應變,要隨勢而變,因勢利導。變?yōu)榛?,不變?yōu)樗馈D茉谄骐U處別開生面,方為此中圣手。 大美畢節(jié)--扶貧攻堅頌之石門坎 240cm×145cm 2020年 絲路系列之-尋夢八荒2 143cmX278cm 歸來 69cm×46cm 2021年 洪荒·圣域 145cmX224cm 云上貴州,數據之巔 240cm×145cm 2018年 李課的山水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云貴高原的博大滋養(yǎng)孕育了李課寬廣的胸懷,貴州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古稱夜郎國,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說。喀斯特地貌構成了一種特殊的巖溶生態(tài)系統(tǒng)。貴州河流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上游交錯地帶,省世居民族有18個。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創(chuàng)造了多姿多彩的貴州文化。多種宗教信仰共存交融,尤以貴州本地的巫術神秘莫測。人在哪里出生,他的血液中就流淌著那里的生命信號。李課的繪畫作品中就有一種看不清說不透、惚兮恍兮、幽兮冥兮的神秘感?!鞍状菪喙驱埢⑺?,黑入太陰雷雨垂”。這是杜甫形容筆墨的句子,放在李課的山水畫作品中非常妥帖。好的藝術作品不是一眼能夠看透的,總有一種神秘感使人揣測。 半空-半壑-半山村 90cmX180cm 醉南方 240cm×145cm 2020年 圍系列之心之獄 高原·高原 天梯1 190cmX145cm 厚土·蒼穹下 240cm×160cm 2017年 荒·源 240cm×120cm 清涼地 120cmX240cm 塬-山魂 240cm×160cm 無極 297cm×145cm 林泉高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