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長 01:13:57 海娃傳遞的雞毛信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郵寄方式,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xiàn),一根雞毛表示不得延誤,兩根表示快步轉送,三根表示連夜火速轉送。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常見的方式除了雞毛信,還有火柴信、消息樹,消息樹推倒意味著有敵情。 電影《雞毛信》,上海電影制片廠1954年攝制,石揮執(zhí)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主演。影片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fā)生的故事。 對抗日兒童團來說,童年彌漫著戰(zhàn)火硝煙。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抗戰(zhàn)時期,在全國19個較大的抗日根據(jù)地,基本都建立了兒童團。其中,1940年,陜甘寧邊區(qū)有7萬兒童團員,蘇北解放區(qū)有18萬兒童團員,華北抗日根據(jù)地有60萬兒童團員??箲?zhàn)小英雄王二小、送雞毛信的海娃、白洋淀的小兵張嗄……這些耳熟能詳?shù)墓适?,都是當時兒童團抗戰(zhàn)的寫照。 時刻準備著 ![]() 拍攝《雞毛信》時石揮和副導演謝晉在一起 石揮有一個哥哥叫石毓?jié)。P名楊柳青,曾擔任《關連長》和《我這一輩子》的編劇。還有一個弟弟叫石毓澍,是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 石揮的表演是把角色的靈魂植入自己的身體,導演黃佐臨評價石揮的演技是生旦凈末丑各種角色全都精通,悲劇、喜劇、鬧劇和正劇都能演好,他是我國極其稀有的表演藝術家。 石揮曾經的戀人周璇,他們倆曾經是那么的般配,被電影界稱之為天造地設的神仙眷侶,甚至還定下了婚約,只是后來由于聚少離多和風言風語,兩人漸行漸遠。 |
|
來自: 昵稱14934981 >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