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復郎窯為貴,紫垣中丞公開府西江時所造也。仿古暗合,與真無二,其摹成宣,黝水顏色,橘皮棕眼,款字酷肖,極難辨別。予初得描金五爪雙龍酒杯一只,欣以為舊,后饒州司馬許玢以十杯見貽,與前杯同,詢之乃郎窯也。 ——清 劉廷璣《在園雜志》卷四 紅色與瓷器, 國人都不會陌生, 一個是傳統(tǒng)威嚴,繁榮喜慶的顏色, 一個是中華文明,享譽世界的瑰寶, 當兩大經(jīng)典相融, 因而鑄就了最濃烈的單色釉——郎窯紅。 郎窯紅,是中國名貴銅紅釉中色彩最鮮艷的一種,它的特點是:色彩絢麗,紅艷鮮明,且具有一種強烈的玻璃光澤。由于釉汁厚,在高溫下產(chǎn)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紅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現(xiàn)出旋狀白線,俗稱'燈草邊'。 郎窯紅底部邊緣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紅色。為了流釉不過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側刮出一個二層臺,阻擋流釉淌下來,這是郎窯紅瓷器制作過程中一個獨特的技法,世有'脫口垂足郎不流'之稱。 即便在今日,郎紅瓷也甚為珍貴,郎紅瓷曾多次在我國領導人出訪時被當作國禮禮品。它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瓷器的美麗與內涵,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紅”。 清康熙 郎窯紅釉洗拍賣結果 LOT號: 1100 估價: 40.00-60.00萬 成交價: 67.20萬 拍賣公司: 北京榮寶(北京) 拍賣日期: 2014-03-23 郎窯紅是模仿明宣德時期寶石紅釉特征燒制的。釉凝厚,玻璃感強,佳品呈鮮紅色。傳世品以瓶較多,常見的有觀音瓶、棒棰瓶(棰口直頸者為硬棒棰,撇口圓肩者為軟棒棰)、直頸扁腹瓶;盤碗也為數(shù)不少,有通體呈菊瓣形的。郎窯紅器皿的口部多為白色,與宣德紅釉瓷器的燈草口特征相似,器皿的底部有白色、米黃色者稱為米湯底,淺綠色者稱為蘋果綠。郎窯紅瓷器底部書寫年款的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兩種,但數(shù)量不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銅是一種很活躍的元素,在不同的燒制氣氛下,銅的呈色是不一樣的。正常的銅紅是在還原氣氛下的呈色,但由于古代窯火、窯溫等控制并不是很精密,常常會出現(xiàn)燒制失敗。如果氣氛控制失誤,使窯內呈氧化氣氛,則銅則會呈層次不同的青綠色,郎窯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傳世的郎窯器有所謂的''郎窯綠''或稱''綠郎窯'',又有一種器里釉為紅色而器外呈淺綠色的稱為''反郎窯'',這些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郎窯紅器的變異類。''郎窯綠''器的特點與郎窯紅器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用相同的原則加以鑒定,而''反郎窯''器則多為水盂等小型器,數(shù)量極其稀少。 郎窯紅是銅紅釉中較鮮艷的一種,其釉面光潔透亮,有玻璃質感,開紋片并有牛毛紋,釉色深淺不一。色深者紅艷,有''明如鏡、潤如玉、赤如血''的特征,其釉色瑩澈濃艷,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紅,光彩奪目。色濃者泛黑,色淺者粉紅,色淡者暗褐。 郎窯紅器里釉有米黃色、微青色、白色三種,均開有紋片。 郎窯紅器足底釉有米湯色,蘋果青色,均顯露紅色的斑暈,偶然也有紅釉底和白釉底。 郎窯紅釉器,在其他方面也都具有康熙朝的時代特征。一是胎骨潔白細密而堅硬,足底露胎處有火石紅;二是口沿涂有粉質的粉白釉或漿白釉,且多有破泡;三是修足有平切式、平切棱角略園式、滾園式或為里收外斜削的二層臺式;四是器身紅釉與足除露胎處有一條白色線;五是器型獨特如觀音樽、油錘瓶,笠式碗等都是康熙時極為流行的造型;六是大多數(shù)無款,偶有青花''福''、''壽''、''大清年制''款。 清康熙 郎窯紅觀音瓶拍賣結果 LOT號: 6131 估價: 50.00-80.00萬 成交價: 57.50萬 拍賣公司: 北京保利(北京) 拍賣日期: 2017-12-19 郎窯紅的特征 其釉水肥腴,寶光鑒人,落落大方,連挑剔的乾隆皇帝亦醉倒于其魂魄,為其賦詩: 暈如雨后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 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盡翻嗤畫是空。 數(shù)典宣窯斯最古,誰知皇祜德尤崇。 朗窯紅為我國名貴的傳統(tǒng)紅釉之一,因其于十八世紀始產(chǎn)于清朝督陶宮郎廷極所督燒的郎窯,故稱'郎窯紅'。郎紅與美人醉釉又稱粉紅釉、孩兒臉釉、 豇豆紅釉、桃花片釉等十分相近,初創(chuàng)于明代,清代有很大發(fā)展。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會經(jīng)濟比較繁榮,制瓷工藝達到我國歷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品種不僅都能燒造,而且大多有所提高或創(chuàng)新。由于有一個在位60年的康熙皇帝酷愛藝術,在他的倡導下,郎紅器比明代更成熟和多有極精的產(chǎn)品問世。另有,康熙時期郎紅中的厚釉器(也稱為呆釉),色如牛血,稱為'牛血紅';釉層較厚,色彩深艷,猶如初凝的牛血,稱為'牛血紅'。郎窯紅中既有厚釉也有薄釉,薄釉器又被稱為亮釉,色如雞血般鮮艷被稱為'雞血紅'。郎紅釉是以銅為著色劑,用1300℃高溫燒成。由于對燒成的氣氛、溫度要求很嚴,燒制一件成功的產(chǎn)品非常困難。因此當時有民諺說:'若要窮,燒郎紅。'所以郎紅器在當時就很昂貴。 但是古代郎紅以銅為著色,與現(xiàn)代的銅元素為著色有著很大的差別,化工原料跟原礦原料完全是兩種概念。以原礦材料燒成的郎紅,顏色與肌理中會有細節(jié)的體現(xiàn),如俗稱的牛毛與兔毫,顏色更深,化工原料燒出的雖然也紅,但層次難以凸顯。 清康熙 郎窯紅釉梅瓶拍賣結果 LOT號: 2590 估價: 32.00-38.00萬 成交價: 36.80萬 拍賣公司: 中國嘉德(北京) 拍賣日期: 2015-11-15 據(jù)余所知郎紅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有燈草芯 2)釉色上淡下濃 3)淌釉不過足,在近圈足處聚為整齊的黑紅色釉 4)內外開片 5)底為米湯底,或蘋果青底 6)玻璃光澤很強 7)釉濃處如初凝牛血 9)無款 郎紅的底還有兩大特征: 1、紅釉和胎的交際處有一條青白帶綠色的釉線,不管是過去還是現(xiàn)代都是沒辦法仿的。 2、真品底部一般多有紅斑。 郎紅還有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口沿有氣泡而且有氣泡破裂的現(xiàn)象。反而在器身幾乎找不到釉泡! 清中晚已降釉泡漸多 到民國仿品就完全走樣了。 通常''郎窯紅''仿品多為民國時仿制,也有采用雍正時的仿哥釉器再加綠釉或干脆加彩來仿康熙各色郎窯器的。 由于康熙郎窯紅釉瓷器的珍貴,物罕而價昂,因此后世仿造者比較多,有些仿得很高超,幾乎可以亂真。但仿品是無法擺脫它的時代特征的,與真品是不同的。 其仿品一是釉面多出現(xiàn)白色星點;二是上半部釉色與下半部釉色反差較大,不協(xié)調;三是胎質較松不甚密;四是分量過輕或過重;五是器型沒有康熙時的典雅端莊;六是口沿和圈足的工藝不一樣。只要細心觀察對照,仿品和真品還是可以區(qū)分的。 郎窯紅無疑是康熙紅釉瓷世界里一顆璀璨的明珠,它開創(chuàng)了康熙紅釉瓷之先河,其無論是歷史意義還是獨特的藝術魅力,均可獨步古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