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小寶寶長的「痘」,原來并不是痤瘡

 板橋胡同37號 2021-08-18
本文涉及專業(yè)知識,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和媽媽生產前生活環(huán)境、飲食都沒有關系哦!


    
 導讀 

孩子出生后,很多家長觀察到,孩子面部、頭部出現(xiàn)針尖大小的炎性丘疹、膿皰。一時自己就很納悶,難道是細菌感染?又或者是自己吃了不該吃的東西?

其實啊,這種膿皰在新生兒中非常常見,一般我們會優(yōu)先考慮新生兒痤瘡。

雖然叫新生兒痤瘡,實際正規(guī)命名應該為“新生兒頭部膿皰病”,發(fā)生于大約20%的嬰兒。

之前稱呼為新生兒痤瘡,是因為考慮由母體雄激素和內源性雄激素刺激皮脂腺所致,但目前已經不考慮這個病因,因此不再稱為“新生兒痤瘡”,也就是說和我們認為的“痤瘡”搭不上邊。

本文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繼續(xù)用了新生兒痤瘡這個詞,但大家記住哦,應該稱為新生兒頭部膿皰病

01


新生兒痤瘡是由什么引起的?


有人提出馬拉色菌定植于皮膚而引起炎癥反應是其發(fā)病機制,尤其是在重度病例,不過一項病例系列研究發(fā)現(xiàn),疾病嚴重程度與病變組織馬拉色菌培養(yǎng)陽性或非病變處皮膚定植無關,所以具體發(fā)病的機制不是特別清楚。

那是不是和媽媽產前沒排毒、吃了發(fā)物有關?當然不是,和媽媽生產前生活環(huán)境、飲食都沒有關系。

02


什么時候容易出現(xiàn)?

新生兒痤瘡平均發(fā)病年齡為出生后3周。在大多數情況下,存在炎癥性丘疹和膿皰,沒有粉刺,累及面部(尤其是面頰),有時累及頭皮。

圖片
圖片來源于:google

圖片
圖源見水印

圖片
圖源見水印

03


常見伴發(fā)疾病與鑒別

很多時候,新生兒的皮膚疾病經常會多種合并出現(xiàn)。以下分享幾個臨床上經常和新生兒痤瘡合并出現(xiàn)的皮膚疾?。?/span>

1.痱子:

好發(fā)于頭面部、頭皮、褶皺間擦部位,是因為角蛋白在角質層水平阻塞外泌汗腺汗管,從而汗液在阻塞下方蓄積所致。

從形態(tài)上分為:晶形粟粒疹、紅色粟粒疹、膿皰性粟粒疹、深部粟粒疹。其中紅色、膿皰性需要和新生兒頭部膿皰病鑒別。

圖片
圖片來源于:google

痱子一般和環(huán)境濕熱、衣物穿著過多、不透氣,寶貝發(fā)熱以及出生時用暖箱取暖有關。

痱子治療往往建議先保持涼爽,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必要時聯(lián)合弱效激素乳膏(例如地奈德乳膏)來治療。

2.濕疹/特應性皮炎:

皮疹表現(xiàn)為多形性,例如紅斑、丘疹、滲液、結痂、鱗屑伴瘙癢,有些會影響孩子睡眠,通常邊界模糊,并常累及面頰、頭皮和肢體伸肌面。

有的患兒存在哮喘及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的陽性家族史。需要加強保濕以及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情況,使用外用激素藥物治療。

圖片
圖片來源于:google

3.脂溢性皮炎:

好發(fā)頭部(乳痂/搖籃帽)、眉間、眼瞼、耳后、尿布區(qū)、間擦部位(例如腋下、頸部褶皺、腹股溝等),表現(xiàn)油膩的鱗屑結痂、紅斑,進食和睡眠不受影響。

圖片
圖源見水印

大多數情況下,瘙癢為輕度或者不瘙癢,脂溢性皮炎大多在幾周或幾月內自行消退,但也有反復到1歲左右,針對臨床癥狀,我們可以外用2%酮康唑乳膏/洗劑和或弱效激素乳膏(地奈德乳膏)來幫助緩解。

圖片
圖片來源于:google

有些皮膚疾病也可以出現(xiàn)膿皰,我們一起來看看臨床常見的:

1.新生兒中毒性紅斑

這個名字容易引起家長擔心,但其是一種常見的膿皰性疾病,大約20%的新生兒在出生后72小時內發(fā)生此病,病因尚不清楚。

表現(xiàn)為多發(fā)性紅斑狀斑疹和丘疹,直徑1-3mm,迅速進展為以紅斑為基底的膿皰。皮損分布于軀干和四肢近端,手掌和足底不受累。

皮疹常在5-7日后消退,不過完全消退前可能反復發(fā)作,無需治療,能自發(fā)消退,也和我們想的“中毒”無關。

圖片
圖片來源于:google

2.新生兒一過性膿皰性黑變病

臨床表現(xiàn)可以表現(xiàn)為非紅斑性基底的小膿皰,通常出生時即存在,膿皰破裂后出現(xiàn)介于紅斑與色素斑之間的皮損,周圍有一圈鱗屑,可能持續(xù)數周至數月,還可能出現(xiàn)色素沉著,需要數周活數月消退。也無需治療,待其自然消退。

圖片
圖片來源于:google

3.毛囊炎:

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毛囊炎,導致出現(xiàn)毛囊炎的風險可能為鼻腔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多汗、毛囊閉塞以及剃毛等,臨床表現(xiàn)為毛囊膿皰和炎性毛囊丘疹,可以出現(xiàn)全身各個部位。

膿皰極少的輕度毛囊炎,注意規(guī)避誘因后,能自行消退,但面積較大、持續(xù)反復,需要外用抗生素,例如莫匹羅星,1日3次,持續(xù)5-7天。

圖片
圖片來源于:google

4.嬰兒期嗜酸性膿皰性毛囊炎

這個相對少見,大部分發(fā)生在5月齡左右,表現(xiàn)為反復分批出現(xiàn)瘙癢的毛囊膿皰,好發(fā)于頭皮,但也見于四肢,容易復發(fā),相隔1-12周,一般1-4周內消退。大多數患兒3歲前皮疹完全消退,臨床上外用激素乳膏能幫助控制瘙癢。

圖片
圖片來源于:uptodate

04


新生兒痤瘡如何治療?

大多數病例呈輕度,不需要特意處理,保持涼快,減少出汗,正常清洗面部,根據孩子皮膚干燥程度來涂抹保濕乳液或者霜,不用刻意厚涂保濕乳液或者霜,正常保濕即可。

通常在4個月內自行消退,不留瘢痕(即我們說的痘坑)。

如果較為嚴重,可以涂抹2%酮康唑乳膏一日2次(建議使用1周再次評估是否繼續(xù)使用)或1%氫化可的松乳膏一日1次(同樣建議使用1周,可以用地奈德乳膏來替代),可加快病變消退,雖然有膿皰,但無需用口服或外用抗生素。

曾有患兒的媽媽和我說開玩笑說,還沒有等藥寄到,孩子的皮疹就消退了,所以治療此病更需要做的其實是安撫家長。

05


是否會延續(xù)為嬰幼兒痤瘡?

不同于新生兒頭部膿皰病,嬰兒痤瘡通常出現(xiàn)于3-4月齡,由繼發(fā)于雄激素刺激的皮脂腺增生所致,更常見于男孩。

由典型的痤瘡樣皮損組成,包括面部粉刺、炎癥性丘疹和膿皰,有時還有結節(jié)。

圖片
圖源見水印

通常在半歲到1歲時自行消退,但也可能持續(xù)到3歲,因為嬰兒痤瘡可能會產生瘢痕,較多皮疹時,我們會給予治療(例如外用2.5%過氧化苯甲酰凝膠、克林霉素凝膠、紅霉素軟膏,8歲以下兒童避免使用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

對于重度、無緩解的嬰幼兒痤瘡,可能需要評估是否存在由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性腺或腎上腺腫瘤,或者性早熟引起的基礎雄激素過量。

總結:
最后總結一下,新生兒痤瘡,實際正規(guī)命名應該為“新生兒頭部膿皰病”,大約20%的嬰兒發(fā)病。

其發(fā)病機制并未完全弄清楚,目前的研究認為可能跟馬拉色菌定植于皮膚有關,而與母親是否產后排毒、是否吃了發(fā)物無關。

新生兒痤瘡平均發(fā)病年齡為出生后3周。在大多數情況下,存在炎癥性丘疹和膿皰,沒有粉刺,累及面部(尤其是面頰),有時累及頭皮。要注意與痱子、特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進行鑒別。

大多數病例呈輕度,不需要特意處理,保持涼快,減少出汗,正常清洗面部,根據孩子皮膚干燥程度來涂抹保濕乳液或者霜,不用刻意厚涂保濕乳液或者霜,正常保濕即可。

通常在4個月內自行消退,不留瘢痕。如果較為嚴重,則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

參考文獻:
[1]Uptodate:新生兒和嬰兒的水皰、膿皰和大皰性病變;新生兒和嬰兒的皮膚病變;感染性毛囊炎。
[2]Rosalind Ashton,MD,MSc,*Miriam Weinstein,MD,FRCPC?Acne Vulgaris in the Pediatric PatientPediatrics in Review 2019;40;577
[3]Lawrence F.Eichenfield,Andrew C.Krakowski,Caroline Piggott,James Del Rosso,etl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cne Pediatrics 2013;131;S163
[4]Harper’sTextbook of Pediatric Dermatology.

本文來源:兒科醫(yī)生孔令凱
本文作者:海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