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簪雪里埋”,這是《紅樓夢》作者為薛寶釵寫的判詞,有讀者據(jù)此推論寶釵的結(jié)局是被埋在雪里。 作為一部三百年來廣受追捧的經(jīng)典巨著,《紅樓夢》開創(chuàng)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寫法:用判詞的形式,先給主要人物定下了命運的結(jié)局,再去展開情節(jié)。但是,這并不代表這些判詞可以直白地去理解,否則,就失去判詞的意義了。 作者之所以巧布迷局,用模棱兩可的語句來寫眾釵的結(jié)局,目的就是希望讀者能通過后面所展開的情節(jié)來解開迷局。 因此,“金簪雪里埋”不能直白地理解為寶釵被埋在了雪里。這樣的結(jié)局,無論是從人物性格來看,還是從情節(jié)發(fā)展來看,或者是從表達主旨來看,都毫無意義。 那么,這句判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要解開這個判詞里隱藏的秘密,必須結(jié)合另一句判詞:“可嘆停機德?!?/p> “可嘆停機德發(fā),金簪雪里埋”,這才是寶釵命運的完整判詞,這個判詞,完整而精準地概括了寶釵的薄命以及薄命的根源。 “停機德”,是寶釵最為優(yōu)秀的品質(zhì)。 在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時代,女人的全部舞臺都在內(nèi)帷,在家里,在后院,這是時代對女性的局限。但是,如果因此就認為女人完全靠男人養(yǎng)著,依賴男人而生存,就是對那個時代最大的誤解。 那個時代賦予了女性一個最基本的職責:相夫教子。 “相”是幫助、輔助、輔佐的意思,比如宰相,就是輔佐君主治國安民的重要職位。妻子在一個家庭的作用,就相當于宰相,輔佐夫君,小則修身齊家,大則治國平天下。 這就是為什么大家族都注重“娶妻娶賢”,娶到了一個賢妻,就相當于得到了一個能力超群的宰相。能力超群的宰相是什么樣的?是魏征那樣的,敢于直諫,及時糾正君主的錯誤,并把君主引導到正途上來。 這種直諫,放到女人身上,就是“停機德”。 我們現(xiàn)在說婦女能頂半天邊,這種說法,同樣適用于那個時代。再英明的君主,如果缺少一個能力超群的宰相,也沒辦法治理出一個強盛的國家。齊桓公能夠成為一代霸主,和管仲的輔佐分不開。 劉邦取得天下后,封的第一功臣,不是屢出奇計的張良,也不是戰(zhàn)功卓著的韓信,而是負責后勤的蕭何。蕭何不但負責后勤,還經(jīng)常直言勸諫劉邦,他就相當于劉邦的賢內(nèi)助,所以他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功臣。 同樣,再強大的男人,如果沒有一個具備“停機德”的賢內(nèi)助,也很難干出成績。所以,能否娶到一個賢妻,關系著家族的興衰。 寶釵就是一個具備宰相之才的人,她的“停機德”能頂起家族的半邊天,只要遇到同樣能頂半邊天的男人,他們就能共同撐起一片天:家族興盛時,能錦上添花;家族危難時,能力挽狂瀾。 這就是寶釵的“停機德”,是她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能力超群,有輔佐之才。 “金簪雪里埋”,寶釵的輔佐之才被埋沒。 如果管仲沒有遇到齊桓公,那么史書上就沒有管仲這一濃墨重彩的一筆,管仲將默默無聞,他的輔政之才也無用武之地。 具備輔佐之才的人,一定要遇明主,才能發(fā)揮作用,否則,才華只能被埋沒。 這就是“金簪雪里埋”,遇不到英明的夫君,寶釵的“停機德”,就只能被埋沒。 所以,這里的“埋”,不是本義的埋葬,而是引申義的埋沒。不是指寶釵的身體被埋葬,而是指寶釵的才華被埋沒。 才華被埋沒,為什么是“雪里埋”呢? “雪”在這里有兩個含義,一是通“薛”,明指被埋的是寶釵;二就是寶釵個性上的“冷”,寶釵的才華,被雪藏,而雪藏才華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 當然,這是她的無奈選擇。 進入賈府,以寶釵之才,完全可以幫著管理這個混亂的大家族。這也是很多自負才華卻又性格浮躁之人的做法。比如覺得哪里不對,就去指手畫腳,自恃有高明的辦法,就去跟領導提建議。 寶釵有才華,但她不是浮躁之人,“穩(wěn)重和平”是她的性格特點。她很清楚,即使她有辦法幫賈府把家管得更好,她也只能表現(xiàn)得很冷淡,不參與賈府的家務事。 她這么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名不正言不順,她只是個寄居的客人,沒有立場管賈府的家務事,所以,她不會主動建言獻策;二是她從賈母和王熙鳳這兩個當權者的身上看到,即使有好的建議,這二人也不會采納,因為她們都有自己的私心,不愿意為了家族而犧牲個人利益。這也是秦可卿的建議不被采納的原因。 因此,寶釵選擇了將自己的才華雪藏,即使王熙鳳主動問她,她也“不關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但是,如果一味地雪藏,又無法體現(xiàn)她真的有“停機德”。于是,作者便讓她在小范圍內(nèi)展現(xiàn)她的才華,比如勸黛玉、幫岫煙、提點探春、撫慰湘云等。這都是一個賢內(nèi)助安定后院的本分。 通過這些事例,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哪個家族娶了寶釵這樣的賢妻,一定是后院安寧祥和,家族成員的大小困擾,她都能解決,而且解決得不費吹灰之力。 當然,對于一個有“停機德”的人來說,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想要真正將才華發(fā)揮出來,必須有一個英明的丈夫,夫妻攜手,夫唱婦隨,內(nèi)外配合,才能真正地拯救賈府,從而從根本上拯救賈府的這些女眷。 寶玉原本可以成為這個英明的丈夫,因為他有著天賦之才。在賈府子弟中,他最為“聰明靈慧,略可望成”。如果他愿意像寶釵一樣把家族撐起來,加上寶釵這個有著“停機德”的賢內(nèi)助,必能像寧榮二公所期望的那樣,“可以繼業(yè)”,把家族的榮光繼承下去。 但是,寶玉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即使有了寶釵這個萬里挑一的賢內(nèi)助來到他身邊,他也有眼不識金鑲玉,死活不肯歸正,最后還因無法面對家族的衰敗,遁世而去。 所以,自始至終,寶釵的“停機德”都無用武之地,只能埋沒在寶釵表面的冷漠無情里。 可嘆! 有“停機德”又有什么用呢?沒有發(fā)揮的平臺和機會,就像孔子的蓋世之才,找不到識才用才的英明之主,結(jié)果也只能被埋沒。 這就是“可嘆停機德,金簪雪里埋”,以寶釵之才德,原本可以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但因為寶玉這個“無材可去補蒼天”的頑石,讓寶釵的才華徹底被埋沒,落得了在清冷中度過一生的薄命結(jié)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