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200字 / 閱時3min -- 上期 [周三] 欄目我們對批判性思維應(yīng)用時容易混淆的因果解釋和因果論證做了一些說明。 這期文字我們介紹一下論證中的假設(shè)。 01. 理由是論證中支持主張的證據(jù)。在論證中,理由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被明確表達出來的稱“前提”、沒有被明確表達出來的稱“假設(shè)”(隱含前提)。 假設(shè),是論證中被省略、被默認為“真”、且使論證得以成立的理由/前提之一。 假設(shè)一般以三類形式作用于論證:
02. 我們通過一個小故事來具體說說假設(shè)。 在某個宴會上,大壯搖晃著站起來準備給大家敬酒,端著酒杯聞了一下說到:“這不是茅臺。如果是的話,它會很香?!?/strong> 旁邊的阿強笑了:“什么?你一晚上喝的都是茅臺,你是不是喝多了,鼻子有問題了?” 這時又傳來華仔的聲音:“大壯杯里有酒嗎?誰看一看,他是不是拿著空杯子說胡話哩!” 這個對話中,三個人做了三次論證。 其中大壯的論證(推理)——
這里省略了的理由,即論證的假設(shè)為 [這杯里的酒不香]。這屬于省略的前提型假設(shè)。同時,也包含一個預(yù)設(shè)型假設(shè) [這杯中有酒]。 03. 我們再來看阿強用來反駁大壯的論證(推理)——
阿強論證中的假設(shè)為 [酒精過量使人無法嗅到酒香],這屬于省略的前提型假設(shè)。同時,論證還包含了預(yù)設(shè)型假設(shè) [大壯杯中有酒],和支撐假設(shè) [我(阿強)沒有喝多]。 阿強通過反駁論據(jù)的方式反駁大壯“這不是茅臺”的觀點。被反駁的論據(jù)為大壯論證中的假設(shè) [這杯里的酒不香]。 只要證明“大壯覺得這酒不香”是喝多了之后的錯覺——不真實,就可推翻大壯“這不是茅臺”的觀點。不真實的論據(jù)無法得出真實的結(jié)論。 04. 最后我面來看看華仔反駁大壯的論證(推理)——
華仔論證中的假設(shè)為 [沒有酒的杯子嗅不到酒香],這屬于省略的前提型假設(shè)。同時,還包含了支撐假設(shè) [大壯的嗅覺正常]。 華仔同阿強反駁大壯的方式一樣,也是通過反駁論據(jù)反駁大壯“這不是茅臺”的觀點,被反駁的論據(jù)為大壯論證中的預(yù)設(shè)型假設(shè) [大壯杯中有酒]。 只要證明“大壯覺得這酒不香”是不真實的——因為杯里沒有酒,自然聞不到酒香,而非酒本身不香。因為不真實的論據(jù)無法得出真實的結(jié)論,所以就可反駁大壯的觀點 [這杯里的酒不香]。 ------ 以上就是我們對論證中的假設(shè)的介紹。有兩點補充:
下期 [周三] 欄目,我們開始逐個介紹論證中的諸多邏輯謬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