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天才少年”是一個備受矚目的話題,自從任正非宣布這樣一個計劃,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都很好奇,究竟什么人才能達到華為需要的天才少年的標準呢? 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的兩位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了這個天才少年的名單,贏得了無數人的矚目,其中張霽的經歷更是一場逆襲之戰(zhàn),從三本殺入華中科技大學,再被華為選中,背后付出的辛苦是別人難以想象的。 人生逆襲張霽的起點可以說是非常普通,他的家庭一般,最初的成績也一般,高三還選擇復讀了一年,才勉勉強強上了武昌理工學院,一個三本院校。在二十年的學習生涯里,張霽的成績基本是半死不活,在大學的邊緣徘徊,在外人看來,學習成績中等偏下的張霽能夠上一個本科,已經很理想了。 但是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張霽并不是那種混吃等死的壞學生,他一直比較努力,只是小地方沒有很好的學習資源,加上他開竅晚,找不到學習方法,所以即便很用心,成績還是不理想,高考發(fā)揮的也不好。張霽就這樣充滿辛酸地走進了一所平平無奇的高校,可是他心里不甘心,他不相信自己一輩子都是這樣一蹶不振的。 張霽決定實現人生的逆襲,既然高中沒有學好,那么大學好好學習,還是有成功的可能。走入大學,很多學生已經松懈了,想著混一個文憑,將來餓不死也就罷了。但張霽對自己下了狠要求,讓自己必須做到最好。大學四年,張霽幾乎每天都往圖書館跑,一學就學到閉館,找不到學習方法,他就去請教老師和學長,一遍一遍地嘗試,有了突破就一鼓作氣,直到把問題弄明白才罷休。 這樣努力到第二年,張霽就覺得自己不一樣了,他找到了那種學習的技巧和感覺,通俗地說就是“開竅了”,這一開竅,學習立刻就變得容易了很多,可是張霽依舊沒有松懈,還是保持著自己早出晚歸學習的習慣。張霽在努力過后,體會到了學習真正的樂趣,原來當自己實現突破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任何事情都難以代替的。 大四那一年,張霽考上了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研究生,從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一路考到研究生,可以說是非常好的結果了,但張霽依然沒有停止,他覺得這還遠遠不夠,自己還能再變得更好,到更好的院校去深造! 出類拔萃張霽選定的目標就是華中科技大學,一所名校,每年想要考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的學生多如牛毛,和那些出身名校的競爭者比較,張霽還是沒什么大優(yōu)勢??墒嵌嗄甑哪捵審堨V有了一顆強大的心臟,在張霽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能實現的目標,大家既然都要考華中科技大學,那站的就是同一個賽道,也許別人比自己更好,那自己就讓自己做最好的那一個。只要敢定下目標,世界上沒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一往無前便是張霽的作風,他開始了新一輪的沖刺。 可能很多學生也沒有想到,來自普通院校的研究生張霽會成為那一年最大的黑馬,這一年,張霽殺出重圍,成了當年華中科技大學錄取的人員中最讓人意外的名字。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是張霽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轉折。 來到華中科技大學,沉重的壓力撲面而來,張霽清晰地感受到華中科技大學有著非常強悍的教育資源,相對的,這里的學生也有著很高的學術水平,張霽的水平在同學之中,依然平平無奇,但張霽想要成為出類拔萃的那一個。 張霽走出的每一步,在別人看來都已經足夠好,可是張霽永遠不會有到此為止的想法,張霽的人生信條是永遠進步,永遠強大,哪怕一時不如別人,也要有一股敢于追上來的心氣。就是靠著這樣一股心氣,張霽才一路走到了今天。 來到華中的張霽過得依然是三點一線的日子,食堂、宿舍、圖書館,當然還會出現在實驗室,很多教授都夸贊張霽很有天分,但天分背后,是始終不懈的努力和堅持。進入華中科技大學的第二年,張霽的人生終于開啟了輕松模式,他開始做出自己的學術成果,不斷在權威期刊上發(fā)布文章,逐漸成為了業(yè)內小有名氣的新人,還能夠代表學校參加各大國際賽事,一切堅持終于看到了回報。 無限可能張霽并不回避自己出身于三本院校這個事實,很多人聽到他來自一個三本本科都倍感驚訝,因為在人們普遍的認知里,張霽這種人才應該是一路名校開綠燈才對,但張霽卻是另外一種人生——絕地逆襲,百折不撓。 在張霽快要畢業(yè)的時候,華為天才少年計劃開始招募人選,當時張霽接到了很多大公司的邀約,但是他還是選擇了華為公司,談起選擇華為的理由,張霽有著很大的格局,因為華為當時正在遭遇美國的制裁,在這種困難的時候,張霽選擇和華為站在一起。 張霽說:“因為華為最近受到一些制裁,所以我希望我的所學所能可以幫助華為渡過難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p> 想要成為天才少年,還要經過華為的種種考驗,這樣的考驗對于張霽而言完全不在話下,多年以來,他已經喜歡了接受挑戰(zhàn),并且享受挑戰(zhàn)的過程。何況這一次,是他主動迎接了這個挑戰(zhàn),張霽一路順利通過了考驗,成為了華為天才少年的一份子,并且還得到了華為給予的201萬屬于天才少年的年薪。 新聞一出,張霽頓時火了,智慧往往讓人折服,張霽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榜樣,可是張霽本人并沒有因此而飄飄然,而是悶頭投入了工作當中,開始了一段新的旅途。張霽的目標是幫助華為走得更遠,打破來自美國的封鎖,這絕非易事,可是張霽所說的話,沒有做不到的,一年多以來,張霽一直在為此而努力。 相比于外界沸沸揚揚的名氣,能讓張霽心動的是實實在在的成就,只有讓華為變得更好,張霽才會感到發(fā)自內心的快樂。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天才少年們回歸平靜,成為了眾多華為員工的一個,可是他們看似普通,胸中卻有著無比宏大的夢想。 在華為的實驗室里,張霽一次又一次取得技術性突破,未來,這些成功的技術都會運用在華為的產品上。平時人們偶爾會在華為總部看到張霽,他還是以前那副有點不起眼的樣子,穿著樸素的衣服,永遠保持著思考的狀態(tài),有時候甚至會讓人覺得有點呆呆的。 張霽覺得這樣的狀態(tài)很好,平靜、踏實,可以促使自己不斷地思考,人們總覺得天才應該是恃才傲物,狂放不羈的,但張霽覺得,這樣的天才大概不太適合華為,世上的每一個天才,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作風。話又說回來,雖然背負著天才之名,但張霽本人也并沒有覺得自己天賦異稟,他對自己的評價是一個平凡但是努力發(fā)光的普通人。 但是張霽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每個人都有發(fā)光的機會,只要敢于追夢。在未來很長的時間里,張霽將和華為并肩而戰(zhàn),曾經如此優(yōu)秀的他,和華為是天生一對,將來,他會變得更加優(yōu)秀,未來屬于這個年輕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