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nóng)歷七月初七 七夕節(jié) 下面我宣布—— 開個玩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七夕這個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節(jié)日。 七夕節(jié)始于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天上的織女與牛郎會在鵲橋相會。 雖然現(xiàn)在一提到七夕,大家就想到鵲橋會、定情、看著星星互訴衷腸…… 但實際上,七夕節(jié),真的不是情人節(jié)??! 女子大型祈福節(jié)日 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的傳說關(guān)系密切,但它又有“女兒節(jié)”的稱謂。 簡單來說,七夕就是一個女子大型祈福節(jié)日。 因為織作是古代女子的常備技能之一,沒結(jié)婚的姑娘乞求有一雙巧手,結(jié)婚的女子希望求子,有孩子的婦女希望孩子聰明。 姑娘們七夕玩什么? 穿針取巧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guān)于乞巧的記載。 喜蛛應(yīng)巧 捉蜘蛛放入盒子內(nèi),第二天看看,如果結(jié)的的圓網(wǎng),說明得巧了多,反之則認為得巧少。 投針驗巧 將針投到水中,看針在水底的影子,如果形成鞋、鳥獸之類的就乞巧成功,如果影子粗的像錘子、細的如發(fā)絲就失敗了。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jié)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nèi),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 其實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樂,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樂的大小、姿態(tài)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shù)千錢。 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俏氖?,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菭斁褪强沸牵グ怂拗械目?,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志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qū)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jié)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fā),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 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shù)女子與兒童們,在節(jié)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吃巧果 七夕的應(yīng)節(jié)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稏|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七姐誕 廣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參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過第一個七夕時,要舉行一次“辭仙”儀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時,除了牲醴、紅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還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與姑娘節(jié)離別之意。 知識多一點:“鵲橋”到底有多長? 七夕節(jié)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天上的織女和人間的牛郎相愛成親,玉帝和王母娘娘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準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也有人說是烏鴉)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 那么問題來了,傳說中的“鵲橋”究竟有多長? 牛郎星是排名全天第十二的明亮恒星,距離地球16.7光年;織女星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恒星,在夜空中排名第五,距地球大概是 25.04 光年。有人通過測量牛郎星和織女星之間的夾角,利用余弦定理,算出了它們的距離大約是 16 光年。 所以,鵲橋至少得有16光年那么長!1光年相當于9460730472581千米,也就是說牛郎和織女要跨越9460730472581 16千米的長度,才能見到對方!這漫長遙遠的鵲橋,得調(diào)動自然界多少只喜鵲義務(wù)勞動呀!恐怕只有天庭神力才能辦得到啦。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我之間隔著鵲橋! 綜合自:文化中國欄目、遼沈晚報微信公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