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 5天前 愛因斯坦認為時空不過是物質(zhì)廣延性的體現(xiàn)。一切物體也都在時空中。以相對論的角度來說,所有天體都被時空兜住了,而且時空是這個宇宙中最“堅硬”的東西。 是漂浮,還是墜落?地面上的我們覺得星星都飄在空中,好像它們都能抵抗地心引力而不掉下來。事實上,地球引力太小了,根本拽不動它們。 但所有的天體卻都被更強大的引力拽著,使它們墜向強引力源,只不過天體在形成之時都有一個初速度,于是就變成了被強引力源拽著做圓周運動。 衛(wèi)星圍繞行星轉(zhuǎn),行星圍繞恒星轉(zhuǎn),恒星圍繞星系核轉(zhuǎn),這些運動都由引力造成,所以所有的天體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都在墜向其環(huán)繞的中心引力源。月球墜向地球,地球墜向太陽,太陽墜向銀心,然而銀河系又墜向哪里? 以牛頓力學來解答這個問題會產(chǎn)生無止盡的追問。 然而以相對論的角度來思考,物質(zhì)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zhì)如何運動。 沒有引力,只有時空。 時空將一切物質(zhì)裹在其中,空中的星球也被時空裹挾著運動。所以說,時空撐住了所有的天體、星系,以及我們。 我們安靜且渺小,因此時空待我們溫柔如水,一生還算過得平靜。但宇宙中的天體就不一樣了,它們的質(zhì)量讓時空倍感壓力,被擠壓,被扭曲,但最后總算還撐得住。扭曲的時空,就像被鐵球壓出一個深坑的乳膠墊,鐵球的質(zhì)量越大這個坑就越大。 也就是說,只有大質(zhì)量的天體才能讓時空表現(xiàn)出明顯的彎曲。日常生活中的物體,就像乳膠墊上的微生物,完全不會對墊子產(chǎn)生壓迫。一個鐵球可以把墊子壓出一個深坑,但它能使時空彎曲多少?幾乎為零,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鐵球與天體之間的質(zhì)量天差地別,也可以說支撐天體的時空比支撐鐵球的乳膠墊堅硬的多,到底有多堅硬呢? 時空的硬度假設乳膠墊的堅硬程度為1,那么鋼鐵的堅硬程度大概就是10^11,而時空的堅硬程度是恐怖的10^43(這個數(shù)字剛好和普朗特時間:10^-43s的數(shù)字成倒數(shù)),這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意味著億萬倍的強度差。 “時空具有硬度”這一結(jié)論讓人感覺違背常理,難以接受,其實只是因為我們習慣性地把時空認為是空的罷了。 如果說,所有的天體都在墜向自己所環(huán)繞的引力源,那最終那個最大質(zhì)量的引力源又墜向哪?如果我們都在以一種感受不到的方式下墜,那我們是否就生活在一個黑洞之中? 這樣看來,有時空兜底,反而讓人踏實一點。 有時空兜不住的質(zhì)量嗎?按上面的概念來理解,時空的“硬度”與“韌性”可謂是這個宇宙中最強的,而黑洞可能是時空唯一兜不住的天體。 黑洞是巨大質(zhì)量被無限壓縮成一個不可逆的奇點。不去討論這個點的物理奇異性,單從承重的角度來看,黑洞周圍的時空就像被壓破了的紙。 這個被壓破的時空豁口到底通向哪?沒人知道?;蛟S是另一個時空,另一個“硬度”與“韌性”更大的時空。 黑洞的事件視界就是這個時空的洞口,而黑洞奇點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于我們這個時空,所以不遵循我們這個宇宙的物理法則。 黑洞這個“向下”坍縮的方向,可以說是我們這個宇宙唯一能確定的“第四空間維度”,通向一個未知的時空。 現(xiàn)代物理學已經(jīng)明確知道這個時空的大門位于我們時空的下限:普朗克長度(1.61624×10^-35m)與普朗克時間(5.39121×10^-44s),這個下限之下所有的物理學定律都不適用。 在超弦理論中,那里是稱之為“弦”存在的時空,且“弦”具有巨大的張力,是一種“硬弦”,這是否和那個時空的“硬度”有關? 如果這樣理解,超弦理論就根本不是這個時空的物理理論,而應該是另一個時空的一種理論。弦與其說是構(gòu)成我們這個世界物質(zhì)的更基本單位,不如說是那個時空外溢出的能量成就了這個世界,而我們這個世界物質(zhì)坍縮后凝聚的能量,再次回到另一時空。 總結(jié)如果時空是一種具有廣延性的物質(zhì),那時空是否也該具有“時空密度”的概念。如果是,時空扭曲就是由于時空密度的分布不均造成的,只是唯有巨大的質(zhì)能才能造成時空密度的分布不均。 而就宏觀宇宙與微觀宇宙而言,我們身處的這個時空與普朗克尺度下的時空,其時空密度屬于不連續(xù)的兩個量級,類似于“能級”的概念。 兩個時空內(nèi)的物質(zhì),就像電子一樣只會在自己的時空能級上運動。黑洞的出現(xiàn)就像是一次時空能級的“躍遷”,而逆向“躍遷”是否就是暗物質(zhì)的產(chǎn)生機制?畢竟暗物質(zhì)和黑洞本身一樣,都無法用電磁波探測。 |
|
來自: 12345csdms > 《宇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