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們,無論您身在世界哪個位置,您只要點擊上面藍色字體 “天下文氏一家親” 關(guān)注,即能加入咱們這個大家庭。讓我們一起分享最新資訊、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優(yōu)良家風、樹立家國情懷! (湖南臨武 文德利報道)2019年10月1日,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同益鄉(xiāng)坦下村隆重舉行文氏理順公宗祠舉行重建落成慶典與揭牌儀式,理順公后裔與嫁女姑娘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理順公祠重光慶典!





 






 文理順,字中湛,號爾揚,生于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丙午十月二十一日辰時,歿于大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己巳二月二十九日子時,享壽84歲。文理順承父志,奮發(fā)讀書,在臨武讀書時被共推為庠生(即秀才)領(lǐng)袖。 據(jù)縣志記載,明末時期即公元1643年,義軍朱衣點占據(jù)臨武,明朝派兵13萬圍攻,部分義軍潛伏同母郎拱橋截擊軍餉,被明朝軍隊捕獲審訊,義軍串供誣告與文氏合謀,明朝文武官員商議要圍剿潭溪文家村。當時文理順和文景新兩位先達臨危不俱,挺身而出,一同前往臨武都督臺前,據(jù)理力爭,雖然被苦禁四十多天,仍然壯志未移,后司理(主管獄訟刑罰)王公會審時,兩位文氏先達言詞慷慨,屢審不屈,后經(jīng)查明義軍截擊軍餉確實與潭溪文家無關(guān),并隨即釋放。事件平息后,明朝政府為了表彰潭溪文氏遵章守法,授予潭溪文氏大片土地,上至雄雞嶺,下至牛屎墩。故此逢兇化吉,這才避免了潭溪村免受滅頂之災(zāi),守護了美麗家園。如此深明大義,智勇雙全之才是少有的。真可謂博學多才,德高望眾,領(lǐng)袖風范。300多年前,理順公興建了祖屋,發(fā)展至今枝繁葉茂,人丁興旺,原來的祖廳早已變成了理順公宗祠。

理順公宗祠原貌經(jīng)過300多年的風吹雨淋,原來的宗祠已經(jīng)破舊不堪。在2018年6月文德利、文德衛(wèi)、文勇生、文五良等人在家族中率先說開重建理順公祠一事,得到了理順公后裔的廣泛贊同和熱情支持。理順公后裔們決議要重振宗祠的雄偉面貌。 
 2018年10月,理順宗祠第一次家族協(xié)商會議研究決定,由文勇生擔任宗祠重建小組組長,文德衛(wèi)、文德忠、文德亮、文德喜、文五良擔任副組長,文五良、文仁蘭負責財務(wù)賬目。并決定理順公后裔每個人籌資1500元作為宗祠重建資金,不足部分以捐款方式籌措。2018年11月吉日開工,于2019年6月30日吉時上梁,并于8月吉日封頂,9月25日召開宗祠竣工慶典活動布置會議。今日宗祠告竣,氣勢宏偉、巍峨壯觀。





 宗祠是我們的靈魂寄托之處,也是思宗念祖商議家族大事之所,家族的凝聚力由此緊密地匯聚在一起。今有先祖華堂,以光先祖圣德,宗祠重建必將福延后代,庇佑子孫,惠澤鄉(xiāng)里。作者:文德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