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真正的從80年代流行到了一零年代。 在今天的公號中,有同一首歌的2個視頻、3個音頻,還安利了一首非常nice的溫情情歌不可錯過。 下圖中文字是一支歌的歌詞,你讀一讀試著看是否知道哪首歌,能否唱下來。 再輔以這樣的一篇歌詞呢? 不錯,它就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 ▼點擊可聽 其實它是誕生在遙遠的1987年。 說很多人都熟悉是因為這首歌的風靡橫跨了八零、九零到今天。上圖1按諧音生硬堆砌起來的文字,就是由喜歡他的九零后歌迷造出來的。 這首歌由李克勤先后三次錄制發(fā)行,這在音樂界是很少見的,足可見演唱者對它有多鐘愛。這是一首苦情歌,旋律哀婉悲傷,似乎也是被稱為“第五天王”的李克勤的坎坷演藝生涯的注腳。 李克勤也是港臺地區(qū)唯一一個從八零、九零、零零、一零四個時代依然站在一線、在各個頒獎禮風光無限的歌手,可是走到如今,幾乎是孤零零地扛起香港樂壇的大旗,殊為不易。 1985年第二次參加香港業(yè)余歌手比賽的李克勤,終于憑著演唱偶像譚詠麟的歌成為冠軍走進娛樂圈。 志得意滿的他很快推出同名EP唱片,但在譚詠麟張國榮▼領(lǐng)銜的香港樂壇正處于黃金時代,不僅猛將如云,而且市場大熱使得差不多是個明星都能發(fā)行唱片(單曲唱片)。因此嗓音有些像譚詠麟,又沒有在影視領(lǐng)域有所建樹的李克勤并沒有引起多大反響。 又何止是李克勤,在他第一次參賽時得冠軍的張學(xué)友,現(xiàn)在被尊稱為“歌神”,當年一樣面對著許冠杰、譚詠麟、張國榮、林子祥等等諸多大神高山仰止,日日借酒消愁。 當時香港人對后生仔最常說的就是“連張國榮都捱了十年喲”,何況只是初戰(zhàn)失力的李克勤。 有段軼事散落在網(wǎng)上,說李克勤剛進入寶麗金不久,有天聽到《月半小夜曲》的日文原版后,被深深吸引,但被告知已被同公司的關(guān)正杰所用,讓他很失望。突然有一天,關(guān)正杰決定改編其他歌曲而放棄了這首歌,李克勤趕緊把它拿過來重新改編,《月半小夜曲》也成為其代表作之一。 這事的真假不可知,可成為其代表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這首歌在1987年李克勤的第一張專輯《命運符號》▼中發(fā)行,但這張專輯依然如EP的命運,不溫不火。 但對于《月半小夜曲》的偏愛,讓他在一年多后再次在新專輯中壓軸推出,這次終于火了。 伴隨這首歌大熱的還有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都t日》。1999年,李克勤三度在新專輯中以弦樂加歌劇的詠嘆調(diào)形式推出,曲風也由最初的哀婉怨曲轉(zhuǎn)變?yōu)楸瘔训氖吩?,受到新一代歌迷的熱烈歡迎。 李克勤對這首歌十幾年的執(zhí)念,最終讓幾代歌迷都在自己青春歲月中多了一曲流連和懷念。 這十幾年也是李克勤一生中最為坎坷的時期。本來是眾望所歸的譚詠麟接班人,可是香港電臺胡亂祭出的四大天王成了橫掃香港樂壇一切有生力量的牛鬼蛇神。 在譚張爭霸的時期,香港樂壇尚是百花齊放,李克勤還經(jīng)常會有一兩首歌曲入選每年的十大中文金曲或十大勁歌金曲的評比,《一生不變》、《破曉時分》、《深深深》等等都是一時傳唱的金曲。 ▼點擊可聽 《破曉時分》也是翻唱自中島美雪作曲的日本歌,李克勤的演唱傷感中充滿內(nèi)斂,非常耐聽。 可到了四大天王時期,李克勤經(jīng)常連十大也擠不進去,好不容易開場演唱會卻慘見上座率將將三分之一多一些,唱片也經(jīng)常是一兩年才能發(fā)行一張。 而沒有公司配備強有力的創(chuàng)作、編曲、宣發(fā)陣容,唱片發(fā)行出去也沒有多大動靜。常常陪跑四大天王的李克勤被輿論稱為“第五天王”,原本是張學(xué)友、劉德華、李克勤三位譚張之后最被看好的樂壇領(lǐng)軍人物,只有李克勤掉隊。 掉隊就意味著要么離開,要么苦捱。在何言撰寫的《夜話港樂2》一書中曾提到這樣一件事▼。 能夠在受挫折的時候依然能夠以平常心樂觀面對失敗,是最讓人敬佩的一種品質(zhì)。 就像有一年的香港金像獎上大熱的周潤發(fā)卻未得獎,他也很失望地轉(zhuǎn)過身去再轉(zhuǎn)過來笑笑說“重頭來過”打動了所有人,那一年影帝是誰大家不記得了,但是大家卻記住了周潤發(fā)的這幾句話。 記住周潤發(fā)話的肯定也有李克勤。耐住寂寞的他在沒有歌唱的日子,開始演劇、當主持人、做足球評論員,于是也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一首《月半小夜曲》可以說見證了李克勤從不知名到走紅再到低谷又重新崛起的演藝之路。 這首歌其實是翻唱自日本歌手河合奈保子23歲時創(chuàng)作的歌曲“ハーフムーン·セレナーデ”。 歌名其實是把英文單詞"Half Moon Serenade"用片假名表示的形式。Half Moon Serenade,就是"半月夜曲"的意思。 這首歌在日本始終沒有火過,可能是由于河合奈保子原本青春靚麗的形象讓觀眾覺得和這首哀婉的怨曲不太搭調(diào),更有娛樂八卦把這首歌演義為她被成龍甩了后失戀寫的哀歌,成為笑談。 倒是在譚詠麟的御用詞人向雪懷的妙筆之下,再配以杜自持的圣手編曲,《月半小夜曲》終成為李克勤的代表作。 李克勤的聲線清亮溫軟,又韌勁十足,在小提琴的引領(lǐng)下緩緩訴說衷情。尾音拿捏得尤其恰到好處,不愧于“CD勤”的稱號(李克勤因為唱現(xiàn)場和錄音一樣音質(zhì)穩(wěn)定,因此得此綽號)。 這首歌流傳至今也演繹出不少經(jīng)典翻唱版本。如被網(wǎng)友追捧的陳慧嫻版本、容祖兒版本以及在中國好聲音舞臺上大放異彩的陳樂基的搖滾版本等等。 ▼點擊可聽 容祖兒與李克勤的演唱 ▼點擊可聽 陳樂基的演唱被很多新生代歌迷追捧為最有力量的一曲演繹 2016年內(nèi)陸綜藝節(jié)目《蒙面歌王》中,時隔30年重返賽場的李克勤一舉奪得首場比賽的歌王,揭面后觀眾更是合唱他的經(jīng)典曲目《月半小夜曲》向其致敬,讓比李克勤熱淚盈眶。 李克勤賽后坦言很少唱國語歌的自己怕內(nèi)陸觀眾不認識自己,卻沒想到道原來觀眾是喜歡他的…… 他怎么會知道,雖然是30年前的一首歌,但是它婉轉(zhuǎn)凄美的旋律幾十年來撫慰了多少憂傷的人。 這天也從不虧欠一顆努力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