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鳥想要飛 卻怎么樣也飛不高 也許有一天我棲上了枝頭卻成為獵人的目標 我飛上了青天才發(fā)現(xiàn)自己從此無依無靠 每次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 我總是睡不著 我懷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沒有變得更好 未來會怎樣究竟有誰會知道 幸福是否只是一種傳說我永遠都找不到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 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 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溫暖的懷抱 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 你們好不好 世界是如此的小 我們注定無處可逃 當我嘗盡人情冷暖 當你決定為了你的理想燃燒 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 各位,請原諒我今天照搬了歌詞。 各位,請原諒我用老師的方式把歌詞標示得鮮紅。 各位看到了標示的內容,是否有所觸動?再觀照一下孩子,是否心有戚戚焉? 高三二診結果出來了!初三中考結果也出來了! 其余年級的中考成績陸陸續(xù)續(xù)也公布了! 小升初明選暗考差不多也要結束了! 面對考試結果,幾家歡喜幾家愁! 歡喜不用說,說說發(fā)愁的吧。 誰家少年不用功 哪個孩子不用心 要說哪個孩子天生不想用功用心去獲得好成績,那是對孩子天大的污蔑! 考試后,即使臉皮再厚的孩子,如果考得差,碰到老師也會很不自然;面對家長,即使暴跳如雷,先發(fā)制人;即使痛哭流涕,使出苦肉計,都是在為考得差遮羞,維護自尊。 考得差,家長怎么辦? 首先,端正態(tài)度。家長首先得承認孩子的現(xiàn)狀。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的成績下滑,再一打聽,跟孩子水平差不多的,比自家孩子考得好,同事家的、同學家的也統(tǒng)統(tǒng)比自家孩子強,就惱羞成怒責罵孩子不用功不用心,丟人現(xiàn)眼。 其實,結果擺在面前,你的發(fā)怒暴露了你教育孩子的黔驢技窮。即承認失敗。 家長應有家長風范。就好像大將面對吃了敗仗,即使心急如焚,也要舉重若輕,讓將士覺得有依靠,有招數(shù)應對,還有獲勝的希望。 面對孩子的學習下降,家長要思考的是:為什么會這樣? 先聽聽孩子的自我分析。不要急著對孩子的分析作評價。哪怕你覺得孩子是在強辯,是在逃避問題,也要給孩子說話的機會和權力。伏爾泰說: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這點民主家長必須給孩子。 再和孩子一起,對孩子的話進行梳理確認——尊重接納孩子,孩子才有勇氣愿意暴露真實的自己,暴露真實的學習下滑的原因。這很關鍵。否則,你的所有努力都是隔靴搔癢,抓不住要害,也無法解決問題。 其次,共同制定彌補方案。 提請家長朋友注意,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不是你指定,也不是去找老師幫助制定直接給孩子。是你和孩子一起探討確認的方案,是孩子自己的方案。自己的方案,猶如他的孩子,他會珍惜的,如果有懈怠,你提醒他,他即使耍橫也沒底氣,只有執(zhí)行。 第三,反饋調整,激勵督導。 根據孩子作業(yè)完成質量、小測驗、月考等,一周一總結反饋,及時調整方案。一邊督導,一邊推動孩子自己往前走。 家長自己心態(tài)的調節(jié) 我也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一有風吹草動,也反應過度。但是,孩子教育了我。 我家孩子上次月考,數(shù)學考了90多分,差點就淪落到及格線下。這是我無法接受的成績。因為孩子從小到大,數(shù)學是他最引以為豪的。而這次考出歷史最低分,簡直是“慘不忍睹”。 然后,要求他每天做數(shù)學題,結果他利用我們忙碌沒時間管他,最開始他也做,就做一兩個填空題應付,后來干脆不做,直言是浪費時間,他下次考好就是。想一想有道理,逼他做,他亂做,大家的情緒都緊張。好,看下次的成績,如果沒進步,必須無條件接受家長安排。他接受了這個條件。本次中期考試,他沒有食言,數(shù)學考試成績有了大的提升,綜合成績也提高不少。 作為老師,焦慮學生的成績,也是常態(tài),更何況每考一次試,還要搞大型的條分縷析的分析,壓力不光比山大,而且比海還要深。山,只要一步步攀登,就有登頂?shù)囊惶?。海,深不可測,風暴頻發(fā),渡海之艱,可想而知。 年輕時,憑一腔熱忱,心急氣躁,效果總差強人意!現(xiàn)在,年齡大一些,要說勇力肯定不能和年輕時候相比,但心態(tài)放平和了。能寬容學生的過失,能理解學生的心態(tài),能在學生自我嫌棄時給他鼓勵。把功利看得淡了,學生在你的手下學得輕松,沒有恐懼感。自然而然,學習就會心生歡喜,效果就一天比一天好。 啰嗦了這一堆廢話,一點都不高大上。我想你可能已領會到我要說什么了。就是家長在孩子學習上去功利,你的心態(tài)就平和了,和孩子交流學習成績就少了急躁和埋怨,孩子就卸下了防備和緊張。 在輕松的氛圍里,孩子有底氣去承受低谷,有自信擁抱鮮花,享受掌聲。寵辱不驚,大氣豪邁。 在高壓和緊張中,孩子活得緊張,怎么搞得好學習? 你想想,孩子一天和你除了學習和生活的話題,你們還談論、討論過那些話題?孩子有笑容嗎?行為、神態(tài)像個孩子嗎? 如果孩子犧牲了愛好和天性,去博取那可憐的分數(shù)和名次,那是得不償失! 有文章說:孩子,我寧可欠你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有一個卑微的成年。文章我沒讀,看到標題,我很震撼。但我有一個問題要問問大家: 學習非得很痛苦嗎?愿意學習的人,24小時嫌不夠,樂在其中,他是快樂的。硬逼著學的,也許逼出來了,也有成功的??墒?,有不少在成年后,卻留下陰影,甚至變成廢人,豈不比卑微的生活更可悲? 命運,命運,運在把握,而命則是順應自然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