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育共識 斯大林曾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自古以來,老師都被認為是人類社會最偉大的職業(yè)之一,同時,也相信每一位教師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最初也是懷揣著熾熱的夢想開始教學的。 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似乎老師的一輩子就應該奉獻給三尺講臺,才對得起這份崇高的職業(yè)??墒请S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師職業(yè)的現(xiàn)狀卻令人尷尬。 ▋教師的奇異差距:大學教授干到九十九,中學老師熬到退休走? 同樣是從事教師行業(yè),為什么大學老師退休后仍然愿意繼續(xù)留校,而初高中老師卻迫不及待熬到退休好趕快走人? 大學教師和中小學教師上了年紀后對教育事業(yè)態(tài)度大不相同,這聽起來確實是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可現(xiàn)實就是如此。 在如今的大學里有很多被返聘回來的教授,七八十歲的年紀也依然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到處開講座,做科研項目的帶頭人,奮戰(zhàn)在科研一線; 而初高中教師呢?退休年齡還沒到,就已經白發(fā)蒼蒼,老態(tài)龍鐘,一副被生活摧殘的模樣,而且很少有初高中返聘退休教師再來上課的。 為什么大學教師和初高中教師差距這么大呢?難道是中小學教師對教學不上心嗎? ▋中學老師50歲就干不動了,其實這背后的現(xiàn)實皆是無奈 ★工作累:越是負責,越是勞累 我國以應試教育為主,初中和高中階段會面臨嚴重的升學壓力,并且學校會以學生的成績來考核老師。 全班四五十個學生,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負責,這談何容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苦口婆心的教育他們全當耳旁風,老師為學生操碎了心。 尤其是班主任,不僅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備課和批改作業(yè)上,甚至于連課余時間也奉獻給了家長和學生。 ★工資低:基礎工資在三千左右,勉強保障生活 現(xiàn)在男教師為什么越來越少?其原因正是在于工資低,不足以養(yǎng)家糊口。時代在發(fā)展,面對巨額的房價,教師從業(yè)者又該何去何從? 本來是抱著一腔熱血來培養(yǎng)學生,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可月月只能拿到3000左右的工資,只夠勉力維持生活,工作幾年以后甚至于連房子的首付都湊不齊。 高付出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高回報,所以也難怪中學教師想著趕緊退休“跑路”。 ★工作枯燥:缺乏創(chuàng)新,難有生機 中學教師的工作重復枯燥,任務繁瑣,操心更多,時刻謹慎。這樣的工作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同時枯燥繁重的工作最容易使人衰老。 ▋大學教授干到九十九?為什么大家都擠破頭想進高校? ●工作相對輕松,管理學生有輔導員負責 毫無疑問,大學老師的入職門檻更高,至少要研究生起步,但相比中學的老師,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卻很少。 從定位上來看,中小學老師的定位就是教師,而大學老師的定位首先是學者,其次才是教師。簡單來說,中小學教師主要傳播知識,而大學老師則需要先創(chuàng)造知識,其次才是傳播知識。 所以大學老師每天只上兩三節(jié)課,課余時間充裕自由。他們不用批改作業(yè),只需要把重心放在科研上,最重要的是做出研究成果,管理學生生活的工作也有專門的輔導員負責。 ●工資高,副業(yè)多,越老越吃香 大學老師的收入不僅有工資,還有住房補貼等,做科研項目還會有經費,發(fā)表核心論文也會有相應的報酬,隱性福利多。 而且大學教師能做到六七十歲的基本上都是教授級別,資歷越老收入越高,隨便開個講座人都坐得滿滿當當,一節(jié)課的收入可能是中小學教師幾個月的收入。 ▋寫在最后 在大學里,很多返聘高齡教授會在退休后繼續(xù)選擇留校任教,而且到處開講座,對教學事業(yè)的熱情始終如一。 而中小學中50多歲的教師就已經開始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強度、收入以及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的差距,這三點直接影響了教師的身體和心理的狀態(tài)。但是不管多少歲休息,只是個人的一種選擇,只要在崗位上認真負責就是好老師。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