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剪梅·余赴廣東實(shí)之夜餞于風(fēng)亭 【宋】劉克莊 束缊宵行十里強(qiáng)。挑得詩囊,拋了衣囊。 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 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墻,推倒胡床。 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釋: 余赴廣東:劉克莊到廣東潮州去做通判。 實(shí)之:王邁,字實(shí)之,和劉克莊唱和之作很多。 束缊(yùn):用亂麻搓成火把。 宵行:暗示遠(yuǎn)行勞苦之意。 詩囊:裝詩書的袋子。 劉郎:指作者自己。唐代劉禹錫多次被貶,自稱“劉郎”,此暗用其意。 賞析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劉克莊赴廣州任廣南東路提舉常平官,好友王實(shí)之前來相送。 這首離別詞別具一格,沒有尋常淚眼相看的肝腸寸斷,而是寫了兩位飽受壓抑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離別。 憂憤深沉、豪情激越,實(shí)屬好詞。 上片寫詩人連夜啟程,好友相送,點(diǎn)燃火把,一路照明,達(dá)到長(zhǎng)亭。 夜里天寒路滑,行李繁多,寧愿拋棄衣囊,也要挑起詩囊,可見詩人對(duì)詩書的熱愛。 詩囊里裝著他的詩篇,也裝著他的豪情。 天寒地凍,馬兒的腳也僵硬了,這趟路程是多么艱難! 詩人劉克莊自稱“劉郎”,以與他同姓、屢受打擊的劉禹錫自比。 下片感情更加濃烈,寫分別在即,二人舉酒歡談,酒喝得越烈,氣氛也越熱,他們熱情奮發(fā),興會(huì)正濃,談文論詩,高談闊論,言詞激烈! 若是有誰在旁觀看,定笑著說我們倆太癲狂! 可旁人哪里能夠理解我們這樣的豪情呢? 所以詩人不羈地答道:“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恣意豪邁,自成姿態(tài)!讓人拍手叫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