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在事業(yè)有成之后,與初戀再次重逢,兩人情投意合,于是他寫信給妻子打算離婚,妻子陳鳳英只回復了一句話,便讓曹德旺回心轉(zhuǎn)意,從此死心塌地。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年22歲的曹德旺,在媒人介紹之下,認識了農(nóng)村姑娘陳鳳英,她雖目不識丁,但為人樸實,兩人婚后不久,曹德旺便只身外出打拼。 隨著事業(yè)越來越昌盛,曹德旺的應酬也變得越來越多,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越來越晚。即便如此,陳鳳英也從未有過怨言。 直到在一次晚宴上,曹德旺與初戀女友久別重逢,兩人情投意合,當初年少時戀愛的感覺忽然重新燃起。現(xiàn)在,曹德旺已經(jīng)擺脫了窮小子的身份,可以給她更好的生活,面對依然光彩奪目的初戀,二人重溫舊好。 曹德旺常年在外奔波,平時與陳鳳英聚少離多,每次見面提起的都是家長里短,比不上與初戀相處這般如沐春風。 之后,曹德旺決定要跟陳鳳英離婚,他修書一封,奈何陳鳳英目不識丁,只好請小姑子幫忙念信。小姑子接過信件之后,一看,晃了神,一邊念信,一邊觀察陳鳳英,生怕她受不住。信件念完,陳鳳英十分冷靜,她沒有哭也沒有鬧,只是站起來說了一句:“我知道了”,之后轉(zhuǎn)身離開,照樣忙碌三個孩子的事情。 直到后來有一次,曹德旺回家,陳鳳英看見丈夫回來,她笑了笑,什么都沒說,只是轉(zhuǎn)身去做飯。 飯后,曹德旺說:“我們離婚吧,有什么要求,你盡管提”。 陳鳳英說:“我知道我配不上你,如果你要走,就把老家的房子和3個孩子留給我吧”,話音剛落,便收拾碗筷去了。 曹德旺看著陳鳳英忙碌的背影,忽然想起,在他創(chuàng)業(yè)失敗時,是陳鳳英變賣了嫁妝來支持他,一直以來,她對丈夫未曾有過怨言,一個人在家把3個孩子拉扯大,卻從未向曹德旺伸手要錢。 曹德旺早就已經(jīng)做好了要“大出血”的準備,卻沒料到陳鳳英只是要一個她和孩子的棲身之處,而且只是鄉(xiāng)下的舊房子。曹德旺意識到,他不僅是一個企業(yè)家、他也是一個女人的丈夫、三個孩子的父親。 可是,初戀還在等著他的回復。 曹德旺重新審視自己的感情,并且從身邊找到了100多對夫妻,對他們的婚姻狀況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家庭內(nèi)部都是有摩擦、有矛盾的。而那些看起來郎才女貌,看似甜蜜幸福的夫妻,對自己的婚姻狀況也并不是特別滿意。 曹德旺懂了,人都是有貪念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他現(xiàn)在覺得陳鳳英不合適,把妻子換成初戀之后,就會一直合適嗎?如果后面又出現(xiàn)了其他“更合適”的人呢?屆時該如何處理這種關(guān)系? 從此以后,曹德旺開始回歸家庭,真誠地向妻子道歉,再也沒有動過離婚的念頭,并逐漸把名下財產(chǎn)轉(zhuǎn)移到妻子的名下,以證明自己不想離婚的決心,這在商業(yè)界是很罕見的事情,可見曹德旺是真心悔過的。 這就是曹德旺,后來,他在自傳《心若菩提》里面寫道:“我和妻子從年輕到白發(fā)都黏在一起,是一種血脈相連的感情”。 此書是曹德旺堅持自己寫的,沒有讓記者代筆,書中提到了他的貧困的童年經(jīng)歷、艱苦的奮斗歷程、在苦難中學會為人處世;也講到了樸實的妻子、什么是責任感;如何腳踏實地,如果更有決斷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