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除了最基本的梁柱外,墻體則是另外一種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既是為建筑遮風(fēng)擋雨的圍護,也是保障建筑安全性的重要一環(huán)。常見的有磚墻、現(xiàn)澆墻、玻璃幕墻等。 墻體主要分為承重墻和非承重墻,墻體要有足夠的強度且具有保溫、隔熱、隔音、防火、防水等能力。根據(jù)建筑種類和設(shè)計要點,結(jié)合圍護、承重、節(jié)能和美觀等方面進行墻體設(shè)置。 磚墻是最常用的墻體種類,厚度一般根據(jù)粘土磚尺寸來看: 以標準的粘土磚長度為單位,目前我國黏土磚的規(guī)格是240mm×115mm×53mm。連同灰縫的10mm在內(nèi),磚的規(guī)格比例為長:寬:厚=4∶2∶1。 ![]()
磚墻厚度由不同的砌墻方式來決定,通常有12墻、18墻、24墻、37墻和49墻。 現(xiàn)行墻體厚度用磚長作為確定依據(jù),有: (1)半磚墻:圖紙標注為120毫米,實際厚度為115毫米。 (2)一磚墻:圖紙標注為240毫米,實際厚度為240毫米。 (3)一磚半墻:圖紙標注為370毫米,實際厚度為365毫米。 (4)二磚墻:圖紙標注為490毫米,實際厚度為490毫米。 (5)3/4磚墻:圖紙標注為180毫米,實際厚度為180毫米。 (6)其他墻體,如鋼筋混凝土板墻、加氣混凝土墻體等均應(yīng)符合模數(shù)的規(guī)定。 (7)鋼筋混凝土板墻用作承重墻時,其厚度為160毫米或180毫米。 (8)用作隔斷墻時,其厚度為50毫米。 (9)加氣混凝土墻體用于外圍護墻時常用200毫米~250毫米。 (10)用于隔斷墻時,常取100毫米~150毫米。 下面我們來介紹墻體的砌法,在砌墻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橫平豎直、砂漿飽滿、錯縫搭接、避免通縫等,以保證墻體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 ![]()
1、一順一丁式 一層砌順磚、一層砌丁磚,相間排列,重復(fù)組合。在轉(zhuǎn)角部位要加設(shè)3/4磚(俗稱七分頭)進行過渡。這種砌法的特點是搭接好、無通縫、整體性強,因而應(yīng)用較廣。 2、全順式 每皮均為順磚組砌。上下皮左右搭接為半磚,它僅適用于半磚墻。 3、順丁相間式 由順磚和丁磚相間鋪砌而成。這種砌法的墻厚至少為一磚墻,它整體性好,且墻面美觀。 4、多順一丁式 通常有三順一丁和五順一丁之分,其做法是每隔三皮順磚或五皮順磚加砌一皮丁磚相間疊砌而成。多順一丁砌法的問題是存在通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