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名:大承氣湯(攻里之劑) 總 結(jié):胃腑大實滿 組 成:大黃、枳實、厚樸、芒硝 主 治:1.治傷寒陽明腑證,陽邪入里,胃實不大便,發(fā)熱譫語,自汗出,不惡寒,痞滿燥實堅全見?!?br> 2.雜病三焦大熱,脈沉實者。 3.亦治陽明剛痙。 歸 經(jīng):此正陽陽明藥也。 方 義:(1)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氣堅者以咸軟之,熱盛者以寒消之。 故用:芒硝之咸寒,以潤燥軟堅;大黃之苦寒,以瀉熱去瘀,下燥結(jié),泄胃強;枳實﹑厚樸之苦降,瀉痞滿實滿。經(jīng)所謂「土郁奪之」也。 (2)然非大實大滿,不可輕投,恐有寒中結(jié)胸痞氣之變。 變化方:(1)本方加甘草等分,名三一承氣湯,治大承氣證,腹?jié)M實痛,調(diào)胃證,譫語下利,小承氣證,內(nèi)熱不便,一切傷寒雜病,畜熱內(nèi)甚,燥實堅脹。 (2)本方加柴胡﹑黃芩﹑甘草,入鐵銹水三匙,墜熱開結(jié),名六一順氣湯,治潮熱自汗,發(fā)渴,譫語,狂妄,斑黃,腹?jié)M,便實,正陽明腑病。 (3)本方加人參﹑甘草﹑當(dāng)歸﹑桔梗,姜﹑棗煎,名黃龍湯,治熱邪傳里,胃有燥屎,心下硬痛,身熱口渴,譫語,下利純清水。 (4)本方去芒硝,加麻仁﹑杏仁﹑芍藥,蜜丸,名麻仁丸,治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shù),浮濇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 炮 制:大黃酒洗。 煎服法:先煎樸﹑實將熟,內(nèi)大黃,煮二﹑三沸。傾碗內(nèi),和芒硝服,得利則止。 備 注:1.當(dāng)下諸證。2.忌下諸證。 來 源:仲景( 醫(yī)方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