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 方源:傷寒論 組方:柴胡24、桂枝9、括樓根(天花粉)12、黃芩9,牡蠣(熬)6,炙甘草6, 干姜6克; 功能:和解散寒,生津斂陰 用于:往來寒熱,胸脅滿微結,但頭出汗,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心煩, 或大便溏泄等癥 病機:肝膽郁熱兼脾胃虛寒。 主癥:一是口干口苦,一是腹部喜暖畏涼。 適宜人群:傷寒者 加減:1)熱癥甚加梔翹, 2)腹脹便干者加大黃, 3)虛寒明顯者減芩粉量加參術。 4)寒熱夾雜:① 咳嗽加夏樸 ② 痞滿加枳術 ③ 盆腔炎、痤瘡、慢性皮膚病合當歸芍藥散。 |
|
來自: 沙澧閑人個人館 > 《經方時方,其演變方,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