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祠是后人給大孝子王順建的紀念祠,以紀念他擔土葬母的故事。王順應該是傳說中的人物,從小和母親作對,后來母親臨終前希望葬在山下,擔心王順不聽話,就說了反話,說希望死后葬在山巔,結果母親死后王順為一輩子不聽母親話而悔恨交加,發(fā)誓無論如何也要滿足這一心愿,便從山下挑土一擔擔擔到山頂,并守孝三載,最后羽化升天。白居易《游悟真寺》長詩有“夕有王氏子,羽化升上玄”,看來這種傳說在唐以前就有。說真的王順不順,一生直到母親臨終連一個心愿王順都沒有滿足過母親,有愧于“順”這個名字,這實在是大不孝,后人紀念王順也是紀念他這種幡然悔悟,擔土葬母的精神,作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所謂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中國孝子事跡幾乎都很夸張甚至荒誕,比如二十四孝的故事,除了舜帝的事跡外,其他二十三人都是現(xiàn)實人物,并有所在朝代,從兩漢直到南宋。王順雖然事跡荒誕,根據白居易的詩,應該是唐以前就有這種說法,而且社會也需要這種浪子回頭的反面教材,所以能很好的延續(xù)至今。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