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國 05-15 來自話題 #古村落旅行記錄 1.2萬篇 “五一”過后我們坐高鐵去了趟麗水的古堰畫鄉(xiāng)。古堰畫鄉(xiāng)位于甌江畔的碧湖鎮(zhèn)和大港頭鎮(zhèn),由“古堰”和“畫鄉(xiāng)”兩部分組成,這里有八百里甌江最瑰麗的風(fēng)景。 網(wǎng)上預(yù)訂了甌江邊堰頭村駐85民宿的“云上”套房,獨享三樓整層空間,我們看中的是房間外超級大露臺。 這里晨起霧里看山,入夜忱水而眠,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用過午餐我們先到碼頭去畫鄉(xiāng) 堰頭村和對岸的畫鄉(xiāng)(大港頭村)只有水路,來往靠船。 人在船上坐,船在畫中游。 據(jù)說這里有點像法國巴黎南郊的巴比松村,上世紀(jì)八十年代起,一批批畫家以“畫我家鄉(xiāng),走向自然”為創(chuàng)作精神來此寫生創(chuàng)作,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麗水巴比松畫派。 ![]() 大港頭村江濱街,石板巷陌,古宅古街。 ![]() ![]() ![]() ![]() ![]() ![]() ![]() 畫鄉(xiāng)文藝氣息濃郁 ![]() ![]() ![]() 不管是被拍的景還是拍攝的人,都是畫鄉(xiāng)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 ![]() ![]() ![]() 古渡埠頭有座清末的“雙蔭亭”,“一亭存古韻,雙蔭沁樟香”。 ![]() ![]() 村頭千年古樟蔥郁葳蕤,見證了畫鄉(xiāng)悠久的歷史。 ![]() ![]() 樹齡1300年,胸圍1128厘米,為國家一級保護。 ![]() 秀麗的風(fēng)光,淳樸的民風(fēng) ![]() ![]() ![]() 畫鄉(xiāng)回來看古村。千年堰頭村因古堰而得名。公元505年(南朝蕭梁天監(jiān)四年),松陰溪與大溪匯合處所筑的通濟堰是中國古代五大水利工程之一,2014年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名錄。堰壩原為木條結(jié)構(gòu),南宋時改為石壩。 ![]() ![]() ![]() 迄今為止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通濟堰拱壩 ![]() ![]() 村里有著國內(nèi)罕見的千年古樟樹群,枝繁葉茂,連綿數(shù)百米。 ![]() ![]() 石函是 世界上最早的水上立交橋(三洞橋) ![]() 古村一步一景 ![]() ![]() ![]() ![]() 回到民宿,在露臺上休息 ![]() ![]() ![]() 次日凌晨想看日出,不料天公不作美,大雨如注。 ![]() ![]() 雨后空氣更加清新,古村更為寂靜,正是散步的好時機。 ![]() ![]() ![]() ![]() ![]() ![]() 竹憐新雨后 ![]() ![]() ![]() 矴步橋 ![]() 千年古樹遮天蔽日 ![]() ![]() ![]() ![]() ![]() ![]() 樹深添雨潤,溪落見人疏。 ![]() ![]() 村民稱樹神的“舍利樹”,該樹多次遭雷擊火燒,卻奇跡生還。樹上長滿了青苔,樹心雖被歲月掏空卻依然長出茂密的華蓋。 ![]() ![]() ![]() 村里的建筑也很漂亮 ![]() ![]() 文昌閣 ![]() 推開窗戶只見樹 ![]() 殘存的牌坊 ![]() 勤勞的村民 ![]() ![]() 早餐后我們坐竹筏漂流。清溪淺水行舟被蘇東坡認(rèn)為是人生賞心樂事。 ![]() ![]() ![]() 一山一水一葉舟,一詩一畫一仙境。 ![]() ![]() ![]() ![]() 堰頭村里還有一些名人塑像。詹司馬、南司馬,公元505年筑堰壩截水灌溉碧湖平原。 ![]() 范成大,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公元1767年任處州知府重修通濟堰 ![]() 王褆,公元1111年任麗水知縣創(chuàng)建石函,俗稱“三洞橋”。 ![]() 甌江水,古晏渠,山水畫,純風(fēng)情,古堰畫鄉(xiāng),一個青山碧波之間的世外桃源。 來自話題 ![]() 古村落旅行記錄 1.2萬篇內(nèi)容 18.0萬人參與 訂閱 更新于 06-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