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并非動物學專家,本文也非科普用,僅僅是因為喜歡做而做,部分觀點可能有紕漏和錯誤,還望大家指正,本人不勝感激。 自古以來人類會將一些看起來比較膩害的動物圖騰化或者標識化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比如紋個身。 反正不是龍就是虎的再不濟也得是只狼。 不得不說,我找圖越來越專業(yè)了,尤其是最后那張圖,簡直就是腿玩......哦,不,這紋身簡直就是霸氣側(cè)漏??! 再比如鎮(zhèn)宅看門的神獸通常都是獅子。 甭管造型是好是壞,起碼是獅子...... 由此可見,人類紋虎雕獅的行為證明了獅虎這兩種大貓在人類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作為第三種大貓的豹呢?今天我就簡單的說下其中的一位...... 獵豹cheetah 之所以今天說獵豹的原因是我們對獵豹可能有一些誤解,比如動物世界等節(jié)目一講豹就會出現(xiàn)如下畫面...... 獵豹是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平均時速達到90km/h以上,最高時速為110km/h。雖然快,但耐力差,全力奔跑的情況下只能堅持3-4分鐘。 時速如果換算成人類極限的話,大概等于三個博爾特加在一起的速度。 雖然看起來感覺挺猛,但實際上體型并不大,獵豹軀干長1-1.5米,尾長0.6-0.8米,肩高0.7-0.9米,體重20-80千克,雄獵豹的體型略微大于雌獵豹。和人類的對比大概如下...... 獵豹為何能跑這么快,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在獵豹成年以后,它的爪子只能縮回1/3。在這種情況下,爪子經(jīng)常與地面摩擦,變得很鈍,但它可以在獵豹快速奔跑時像釘子一樣釘入地面,防止打滑。 有人認為獅子、老虎、豹是同樣等級的猛獸,互斗的話實力差不多,但實際上...... 虎已經(jīng)是瀕危,獵豹很難和虎相遇,但在非洲,獅子干掉獵豹就跟碾死只雞差不多,獵豹的戰(zhàn)斗力根本和獅虎不是一個等級。(注:此圖中的豹不是獵豹,而是美洲豹。) 總而言之,獵豹的身體構(gòu)造更適合于奔跑,不像其它豹屬動物擅長偷襲和戰(zhàn)斗,而我們經(jīng)常會將它和其它豹混淆,比如...... 以上三種都不是獵豹,而是真正的豹科豹屬動物。 而且,豹屬動物大多狡黠殘忍,擅長偷襲,特別是美洲豹,不但身強體壯,戰(zhàn)斗力也很強,和獅虎相爭未必會輸?shù)暮軕K。 豹屬動物一共27種,大部分豹屬動物的行為都很像老虎,它們不是靠速度取勝,而是靠偷襲,而且大多夜行狩獵,獵豹是日行狩獵。 速度之王——獵豹,其實不是豹,它是進化到靠速度生存的長得像豹的一種貓科動物而已,單獨劃分為獵豹屬,它是此屬下唯一的動物。 中文的某些動物的命名會造成兩種不同動物的混淆,這和大猩猩和黑猩猩都叫猩猩但卻不是一種動物是一個意思。中文有時也會把普通的豹稱為獵豹,但和真正的獵豹完全不是一種動物。 事實上,獵豹在非洲應該算是食肉動物中比較弱的種類,弱到什么程度呢...... 雖然獵豹速度很快,但由于耐力很差,捕獵的成功率很低,只有不到50%的概率。 獵豹捕獵的動物譬如瞪羚之類的動物都是逃跑好手,而且耐力很強,如果獵豹幾次捕獵失敗就會面臨被餓死的危險。 戰(zhàn)斗力很弱的獵豹只能靠速度取勝。 由于速度極快,也會偶爾捕獵鴕鳥,但鴕鳥很不好惹,有時候就得獵豹媽媽帶著全家一起上。這也是教小獵豹生存技能的絕好機會。 至于獵豹的攀爬技能,應該算很差的,當然,靠蠻力竄上個矮點的歪脖樹還是有可能的,但和真正的豹屬動物比就差太多了。 左圖為獵豹,右圖為非洲豹,仔細看,兩者其實外貌差異不小,非洲豹除了一身的豹紋外,身形更像老虎多一些,而且由于爬樹能力強,可以從樹上撲向獵物,這樣捕獵的成功率會很高。 樹上偷襲獵物的豹肯定不是獵豹 獵豹的爬樹技能甚至還比不上獅子...... 獵豹連牙齒都可能算是大貓里較弱的,它的牙比較短,也不怎么鋒利,有時候還不能用牙咬死獵物。而是像鉗子一樣把獵物的脖子鉗住,使獵物窒息死亡...... 大自然是公平的,給了你閃電般的速度就不會給你鋒利的爪牙,競爭如此殘酷,稍有疏忽就會被淘汰。 就算是獵豹引以為傲的短跑也不是隨便用的。盡管它跑得快,但因為它跑得距離很有限,所以它在捕食的時候,它會盡量地、一步一挪接近獵物,盡量不讓獵物發(fā)現(xiàn)它,在它靠得足夠近的時候,它才開始突然一下縱跳出來,猛撲向獵物。 如果它在突襲瞬間抓不住獵物的話,那么獵物很可能抓不住...... 獵豹的也是雌性在雄性之間選擇最能打的“招親”,但雌性會在整個求偶期內(nèi)多次“招親“。 其實人類也能做到同時生下的兩個孩子的父親是不同的人,具體怎么做,我就不說了,反正你們都懂得...... 這也可以算是某種意義上的一妻多夫制,雌雄交配之后隨即分開,雌獵豹經(jīng)過90天左右的孕期分娩后獨自將幼崽養(yǎng)大。 小獵豹體重一般是240-300克,出生2-3天之后才會爬,4-14天以后眼睛才會睜開,21-28天之后才開始取食,兩個月以后開始斷奶背毛脫落。9-10個月以后,雌獵豹開始達到了性成熟。雄獵豹的話一般要十四個月齡才能達到性成熟,獵豹的壽命一般在15-18年。 雖然獵豹應該屬于獨居動物,但也有兄弟倆成年后搭檔捕獵養(yǎng)活自己的情況出現(xiàn)。 生存對于獵豹來講真的是很艱難,尤其是小獵豹的成活率很低,三分之二的幼豹在一歲前就被獅子鬣狗等咬死或因食物不足而餓死。 兩個多月的小獵豹正是能吃的年紀,獵豹媽媽的擔子一下子重了很多,為了養(yǎng)活小獵豹,它不得不增加打獵的次數(shù),如果外出太久,小獵豹可能會遭遇很多危險,如果失手的話可能就會導致小獵豹餓死。 僅僅是過了一個月左右,獵豹媽媽身邊就剩下兩只小獵豹了。小獵豹的存活率低導致野生的成年獵豹數(shù)量并不多。 而原本分布于南亞和中東的亞洲獵豹,如今只剩下伊朗動物園中的300只,野生的亞洲獵豹已于1948年滅絕。 三哥曾通過各種方法試圖克隆印度境內(nèi)的亞洲獵豹,但都以失敗告終。 獵豹皮是非常名貴的皮草原料,自古以來就被人類瘋狂獵殺謀取皮草利益,乃至今天,仍然有人在盜獵野生獵豹!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全非洲的野生獵豹僅有不到9000頭...... 由于人類的侵襲和獵殺,不光是獵豹,幾乎所有野生大貓的日子都不太好過,而獵豹這種生存技能比較單一,戰(zhàn)斗力又比較差的動物在自然界討生活就更加困難。 中國有句老話叫“豹子養(yǎng)不熟',意思是豹子一類的動物不太通人性,不容易馴化,但這種情況似乎不是指獵豹。 經(jīng)過人類從小養(yǎng)大的獵豹對人類似乎還算友好,而且也可以成功的進行人工繁殖。 但猛獸畢竟是猛獸,萬一獸性大發(fā)傷人可能性也是有的,所以私人養(yǎng)獵豹我是不贊成的。而且獵豹是保護性動物,私人當寵物養(yǎng)的話似乎也違法。 至于私人拿獵豹當寵物的,也不是沒有,比如...... 古代的阿拉伯土豪似乎有馴養(yǎng)獵豹狩獵的習慣,雖然不見得比獵狗好用,但可以彰顯財富和地位,牽出去裝個逼是沒什么問題的?,F(xiàn)在的土豪都是拿來當寵物養(yǎng),但不管飼養(yǎng)途徑如何,作為寵物的獵豹都是經(jīng)過不法人員的坑蒙拐騙運過去的,所以為了迎合土豪的趣味,獵豹的種群也遭受嚴重的打擊。 聰明的朋友早就從我找的這些圖中發(fā)現(xiàn)了獵豹和其它豹的最明顯的區(qū)別了...... 中國說的豹子不通人性可能就沒指獵豹。 這兩條淚痕狀的條紋究竟有什么用處?不好意思,我并沒有找出什么比較科學的解釋。 以速度取勝的獵豹未必就是適應力很強的動物,但大自然允許它們存在至今,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即使孤獨、悲傷、彷徨無助也要咬緊牙關去面對更大的生存挑戰(zhàn)。 其實把獵豹作為紋身假裝黑社會的人也不是沒有,不過我個人更喜歡把獵豹穿在身上的人,當然了我不是指皮草,而是指...... 豹紋服飾是一種文化,是野性與魅惑的完美結(jié)合,女性穿著豹紋服飾會彰顯個性與魅力,穿豹紋上街的美女回頭率絕對杠杠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