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洪賓 吳溇舊鎮(zhèn),不大。以北莊橋為中心,往東往西都不足百米,往南往北也不足六十米。 孩提時,家鄉(xiāng)流傳一首童謠:游過三山六碼頭,難過吳溇莊橋頭。聽了,覺得有些驚詫。在我看來,莊橋頭并不難過。有時,我上街泡開水、買東西、去同學家串門,一天跑下來,十趟都不止,也從來沒有遇上什么麻煩事。 從我懂事開始,吳溇街上這些腌臘店、糖果店、百貨店、糧店、肉鋪以及幾家茶館,我漸漸熟悉了。而其中最感興趣的是北莊橋西堍的那家魚行。那魚行的店鋪是貼莊橋而建的水榭,坐南朝北,單開間,不大。店主姓王。有時我去那里買魚,叫聲“阿連伯”,他準會眉開眼笑,像尊彌陀。那時,他年紀五十來歲,很有精氣神。他臉上有個最明顯的標記,是下巴右方長著一綹須。 平時,這魚行放在魚桶里的魚蝦數(shù)量不多,算是打打樣而已。大部分的魚呀蝦呀是用幾個大竹簍子,用繩子吊在吳溇港的活水中的,欲買隨取。我曾去買過幾次河鯽魚,都是阿連伯從簍子里取的,活蹦亂跳,好新鮮哪! 曾記得有一年,已是農(nóng)歷十二月初,在南潯工作的父親回鄉(xiāng)下休息幾天。到家的第二天早上,他對我說,好長時間沒有見過茆嬸了,你上門去邀她來敘敘話,我說好嘞。前腳還未跨出門檻,又說,待會兒你再去街上魚行看看,有沒有野鴨子賣。 我連聲說好好。 茆婆請來了,又馬不停蹄地上街去,來到水榭魚行一看,果然攤位上擺著十幾只野鴨子。我問阿連伯,怎么買法。他回答,論只不論斤。我笑著說,您給挑一只吧。阿連伯仔細地給我挑了一只,說,這只保證你家大人滿意。臨走時,他還特地叮囑一句,待會兒褪毛要干拔,采購站收購野鴨毛的。 吃中飯時,一大碗雪里蕻燒野鴨肉端上了桌,熱騰騰,香噴噴。而我,只嘗了一塊,味道挺美。今天有客,筷下留情吧。 2021-07-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