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見鐘情的感情,總是格外美好。第一次見他,便被他深深地吸引,此后便再難從中抽離出來。 不經(jīng)意地想起初次相見的場景,總會感到格外心動,那種美好就像是炎熱的夏天看到一片樹蔭,寒冷的冬天出現(xiàn)一縷暖陽。 很多人都向往與一個令自己一見傾心的人在一起,只是很多感情的升溫和靠近,都不是靠著初次相見的一次心動。 很多時候,相比于一見鐘情,人們最終選擇在一起的原因,更多是日久生情。 在一次次的接觸之后,在慢慢熟絡之后,在兩個人相處更加融洽之后,感情慢慢升溫,從某一刻起,便決定了對方便是此生的摯愛。 日久生情,看似只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結(jié)果,但實際上,這中也有很多因素,在催生著愛意的萌生,推動著親密關系的發(fā)展。 然而,男女之間并不是相處久了,就一定能日久生情。很多人即便再熟悉,即便也在相處的過程中對對方產(chǎn)生了一些感情,卻終究沒有在一起。 所以,并不是只要足夠熟悉,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也不是相處的日子久了,兩個人的感情便會變得有所不同。 -02- 男女之間感情升溫的關鍵,不在于多么熟悉,日久生情的條件,往往是共情。 為什么說是共情呢?愛情本就是兩顆心的共鳴,同頻的兩個人會慢慢產(chǎn)生一種心靈感應,然后漸漸演變成愛。 所以,要想和一個人日久生情,那你就要努力做到和對方共情,而共情往往體現(xiàn)在情感方面的感受和理解。 “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世界很大,人們來來往往,可是真正能夠感同身受的人卻寥寥無幾。 人們渴望愛情,就是因為愛能讓兩個人心意相通,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個與自己靈魂契合的另一半。 所以,男女相處,能夠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的人,更能打動對方,獲得對方的好感。 當對方遇到一些瓶頸時,一味地勸說安慰,其實并沒有什么用。 人們內(nèi)心其實都很清楚,那些所謂的大道理,也都大致明白。但是很多時候,人們依舊渴望被理解,也渴望獲得他人的關注和在意。 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不一味地勸說,而是更多地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以他的視角看待問題,給予他安慰。 人心都是肉做的,你對他的理解和寬慰,會讓他感受到你的在意,然后慢慢對你生出不一樣的情愫。 “給予對方認可?!?/strong>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渴望被理解,也同樣渴望被認可。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愛情里那一方偏愛,便是人生最美好的幸福?!?/p> 當兩個互有好感的人在一起時,男女雙方都會想要獲得對方的認可,想要對方明確表達對自己的偏愛。 愛真的是一種極易左右人情緒的感情,不被認可的人,總會顯得有些失落,也會喪失對許多事情的信心和希望。 相反,當自己被認可時,總是會產(chǎn)生一種奇妙的感受,會認為對方對自己是關注的,也是有好感的。 所以很多時候,當一個人被認可時,往往會產(chǎn)生對對方的欽慕。 在相處中,這種感受不可或缺。缺少認可的感情,往往會造成關系的失衡,一方的自信和另一方的略顯卑微。 而這樣的關系,往往不會得到兩個人日久生情、互相愛慕的結(jié)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兩個人在一起,處得像哥們一樣,總是互懟,那時間再久,兩個人都無法日久生情。 但如果男人認可女人,覺得女人很有氣質(zhì),女人也認可男人,覺得男人很有才華。那么,在互相欣賞和鼓勵的作用下,兩個人很容易就會成為愛人。 “不刻意炫耀,也不假意謙遜。” 在日常生活中,過于自信的人,總會帶給別人一種極為不適的感受;而假意謙遜,更是一種盲目的自信。 許多時候,男女相處時,很多人為了增加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都會有意無意地夸大自己的優(yōu)點,優(yōu)化自己的形象。 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可你要明白,頻繁地刻意炫耀、假意謙遜,往往會在無意間傷害到對方。 道理很簡單,人們炫耀的往往是自己比對方好的一方面,而這一面可能會是對方的一個傷痛,甚至是對方不愿意被觸碰的點。 男女相處,要想產(chǎn)生感情,首先就要讓對方覺得你們是一路人。而毫無疑問的是,你的刻意炫耀和假意謙虛,都會讓對方覺得你和他不是一個世界的。 人們對于自己討厭的人,往往都會從心底設防。一旦對方給你設置了防線,把你排除在外后,那么你要想和他日久生情,就很難實現(xiàn)了。 所以,男女之間要想日久生情,就要拿出真實的自己,不要戴著面具和對方接觸,否則只會弄巧成拙。 -03- 感情是一場互相博弈的過程,在相處的過程中,共情顯得尤為重要。 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給予對方認可,不刻意炫耀也不假意謙遜……都是共情的表現(xiàn)。 無論哪一種,最重要的,便是要在情感方面真誠感受和理解。 許多時候,在外人看來兩個人都是極為合拍,卻終究沒有彼此相愛,很大一點原因便在于兩個人之前缺少共情。 沒有靈魂的共鳴,聊天聊不到一起,甚至三觀都有些不合,這樣的關系,缺少共情,也終究無法走向婚姻的殿堂。 日久生情,看似順其自然,實則卻總是有跡可尋。那些缺少共情的關系,即便再怎么熟悉,即便再怎么互相了解,也終究難以走到最后。 而人們最終的幸福歸宿,往往都是共情下的愛,以及共情之后的長久相守,別傻傻不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