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鎮(zhèn) 位于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的蘇州市吳江區(qū),宋代建鎮(zhèn),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古鎮(zhèn)內(nèi)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居多。屬江南六大古鎮(zhèn)之一,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是名副其實的漢族水鄉(xiāng)文化古鎮(zhèn)?!凹壹遗R水,戶戶通舟”,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素有“東方小威尼斯”美譽。同里古鎮(zhèn)距蘇州市區(qū)18公里,有地鐵直達,交通便利。 重點游覽:“一園、二堂、三橋”。 “同里以水名,無水無同里” 同里鎮(zhèn)外四面環(huán)水,其民居建筑座落于水網(wǎng)之中,貼水而筑,臨水而建,水陸并行。 三橋景區(qū) 同里水多必然橋也多,橋是進出小鎮(zhèn)的門戶和紐帶,此處有三座橋(太平、吉利、長慶)最著名,是同里人心目中“消災解難”之橋。明清街 古鎮(zhèn)商業(yè)街之一。 ![]() ![]() 退思園 建于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蘇州園林的精髓:亭、臺、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園庭以池為中心,諸建筑如浮水上,亦為江南古典園林的經(jīng)典之作。2000年退思園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 ![]() ![]() ![]() ![]() ![]() 檐廊 檐廊相接,典雅明敞,復廊東西兩側(cè)各設樓梯,雨天不走水路,晴天又可遮陽,又為主仆上下時避讓。![]() ![]() ![]() ![]() 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在同里設立了“中國同里影視攝制基地”。鋪滿地面的片石上刻有曾在此地取景拍攝的影視劇作品名。 ![]() ![]() ![]() ![]() ![]() ![]() ![]() ![]() ![]() ![]() ![]() 木瀆古鎮(zhèn) 木瀆古鎮(zhèn)位于蘇州城西南10公里處,距太湖5公里,去往太湖風景區(qū)西山島的途中,從市區(qū)乘地鐵、公交直達。木瀆古鎮(zhèn)不僅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漢族水鄉(xiāng)文化古鎮(zhèn),又因鎮(zhèn)上私家園林眾多,是江南唯一的“園林古鎮(zhèn)”。素有“吳中第一鎮(zhèn)”、“秀絕冠江南”的美譽,乾隆帝曾六次到過此地。屬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其重點游覽的私家園林有3個:“榜眼府第”、“嚴家花園” 和 “古松園”。 ![]() ![]() ![]() ![]() ![]() 御碼頭和御碑亭 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的春天,乾隆首次南巡,御舟經(jīng)運河,轉(zhuǎn)胥江,折入香溪,在此舍舟登岸。 【胥江:「胥xū」是春秋時吳國名將伍子胥率眾開挖的江南第一運河的命名,胥江即流經(jīng)蘇州的運河】。 ![]() ![]() 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的主人叫馮桂芬,是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政論家,因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庚子科一甲二名進士,也就是僅次于狀元的榜眼,所以人們稱他的故居為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布局為前宅后院,坐南朝北,有照墻、門廳、大廳、樓廳、花園,形成一條縱軸線,為典型的清朝中期江南宅地園林風格。 ![]() 主人馮桂芬因出生時,正值桂花開放,故得名“桂芬”。他自幼博覽群書,通曉經(jīng)史,以才學負名鄉(xiāng)里,道光十二年,林則徐任江蘇巡撫時,識拔了素昧平生的馮桂芬,稱他為“百年以來僅見”的人才,并招入撫署讀書,收為學生。這一年,馮桂芬剛剛23歲。 ![]() ![]() 顯志堂 此為馮宅大廳,是主人招待貴賓的場所。堂名是主人當年春風得意時所題,顯示了胸中的雄偉抱負。廳內(nèi)陳設顯主人的儒雅風范。![]() ![]() ![]() ![]() 嚴家花園 是一個私家第宅園林。始建于雍正六年(1728年),木瀆首富嚴國馨以20萬兩銀子買下后命巧匠重茸一新。嚴國馨的母親朱太夫人仰慕前賢,改園名為“羨園”,后人則俗稱為“嚴家花園”。 ![]() 嚴家花園曾被建筑學家劉敦楨稱為“蘇州園林之翹楚”,舊園已被日軍炸毀,現(xiàn)在所見的嚴家花園重建于1996-1999年。 ![]() 嚴家花園也是諸多影視劇的拍攝取景地,《紅樓夢》、《武林外史》等。 ![]() ![]() ![]() ![]() ![]() ![]() ![]() ![]() ![]() ![]() ![]() ![]() ![]() ![]() ![]() ![]() ![]() ![]() ![]() 古松園 清末木瀆四大富翁之一蔡少漁的舊宅。 ![]() ![]() ![]()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唐·杜荀鶴《送人游吳》】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江南魚米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