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先來一段視頻,請觀賞本文的主角——登上珠峰大本營的老爺車。視頻質(zhì)量一般,請全屏觀看。文章最后一節(jié)還有更險的一段。
01 第一、第四、第五、第六
上篇說到,定日縣地處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北麓,珠峰腳下。這個縣的名氣也來自于珠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定日縣境內(nèi)有四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除了排名第一的珠穆朗瑪峰,世界排名第四、第五、第六的高山也都是中尼兩國的界山,一半屬定日縣。
你若問世界最高峰的名字和高度,全中國人都能脫口而出。至于第二,99%的人說不出來。能報出老三、老四名字的人,萬中無一。因此,定日縣另外那幾座高山的名字,我也懶得列出來,反正你也記不住,我抄完一樣會忘記。
下圖為珠峰及周邊衛(wèi)星圖,左下尼泊爾,右上中國。圖中幾個用中文標(biāo)注的山峰名就是定日的四座高山。
很多人聽說過,珠穆朗瑪和其它幾座山峰,是一百六十多年前被英國人測量后排序的。在此之前,在周邊藏人的眼中,它們都是無差別的神山,憑視覺也無法評判哪座更高,要不然珠峰的名字也不會是“第三女神”。得到了第一的名號,珠穆朗瑪?shù)纳矸葑兞耍粧焐狭藷o數(shù)溢美之詞,也要無數(shù)次被英雄的人們“征服”。至于隔壁那些老四、老五、老六們,一邊呆著去吧。
為什么要爭第一,為什么要得冠軍,就是這個道理。人們最多記得第二,第三和第三十沒區(qū)別。
這也是我們?yōu)槭裁匆皝碚把?、拜謁珠峰,你若是去了緊挨著它的第四峰,發(fā)朋友圈也沒人給你點贊。
俺也一樣。來珠峰就是為了打卡,以便大家炫耀:我去過珠峰!然后盯著對方眼睛,直到人家無可奈何地表示贊賞。一年里能來趟珠峰的游客也就幾萬,比去凡爾賽的人還少。再說了,咱們這可是探險旅行,去凡爾賽叫旅游,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02 天路幾十拐
昨夜住在定日縣縣城,318國道的路邊。縣城海拔4300米,這個高度對于我而言,已經(jīng)能扛得住了。
晨起出來看天,濃云密布,雨點隨時會飄下來,地上也是濕漉漉的,處處有積水、泥濘。下圖中右側(cè)是我住的賓館的名字:珠峰吉祥。
賓館沒這么破,只是照片中院子兩側(cè)馬棚般的平房不咋地,我昨晚被趕到這里住。好處是房間超大又通風(fēng),幾張床排開就像是戰(zhàn)地醫(yī)院,隨我一個人任意挑選。
收拾出發(fā),沿著318國道前行十幾公里,就見到一座挺漂亮的大門和收費處,門上寫著:珠穆朗瑪峰國家公園。
公園門票180一人,車輛另收環(huán)境保護費,一只輪子100,也就是小車400,大車600。這個收費標(biāo)準(zhǔn)略有點奇葩,任何地方收車輛費用都會包含一個司機。
這些費用由四位姑娘承擔(dān)了。誰說跟女生在一起就要埋單的?看看馮老師,多有魅力。
駛向珠峰的路就叫“珠峰路”,全長約100公里,直通珠峰大本營。我原以為這條道路會很坎坷,沒想到是新鋪的柏油路,雖只是雙車道,開行起來卻比國道舒暢得多。
舒暢沒有多久就要開始爬坡了。眼前的高山也就是5200米左右,全是盤山道,比昨晚的慢爬坡陡峭得多。我的老爺車走這種路更輕松。盤山路不好開,但也只是在拐彎時掛一檔油門到底,慢點也能轉(zhuǎn)過去,到了直路能換2擋,讓發(fā)動機轉(zhuǎn)速降一點。或許是白天的緣故,車的動力也好了些。
爬上加吾拉山埡口,遠眺珠峰方向,暗道一聲不好。但見白云繚繞,海拔6000以上啥也看不見,看樣子珠峰之行有可能一無所獲。再低頭看下山路,再暗道一聲我靠!這路也真是整齊,一圈一圈繞下去,就像是打開人體模型腹腔后小腸的模樣,塞里面幾十公分,抻直了有六七米長。
沒辦法,硬著頭皮下山吧,這趟給我繞得頭暈?zāi)垦#瑲獯跤酢?/span>在西藏爬過那么多山,也沒見過這種盤山道,整齊,全180度轉(zhuǎn)彎,距離特別短,一會兒就要狂打方向盤,雙手雙腳忙個不停。照片上看不出這道路的特點,發(fā)一張當(dāng)時的導(dǎo)航截圖,這還只是其中的一段。
接下來進入山谷,沒想到在珠峰腳下還有一片鄉(xiāng)鎮(zhèn),零零散散有些小村莊,看樣子也有上千居民。
穿過山谷,又開始攀爬,眼見著前方云霧下又是沒多少彎道的緩上坡。嘆口氣,掛一檔,油門踩到底,爬唄。
03 大本營
終于,在出發(fā)兩個多小時后,我們接近了珠峰路的盡頭。
進入珠峰大本營前,需要經(jīng)過安全檢查,也就是慢慢排隊,慢慢等待。時間已過十二點,我們決定用隨身干糧解決午飯問題。四位姑娘都帶著點心、面包一類,我只有需要加工的方便食品。平時中午都是煮方便面,既然到了珠峰,決定奢侈一把,拿出來一盒自熱米飯。這東西重,我?guī)У牟欢唷?/span>
放到車頂上煮了半天,揭開來看,有些不對。嘗一口,夾生的。我這才從高反的低智狀態(tài)中恢復(fù)過來,海拔5200米,水的沸點只有八十度出頭,這種溫度煮油炸方便面還能對付,把米飯弄熟可沒希望。
請注意照片中的遠方
提示:進藏可以帶方便面,必須是油炸的,自熱飯、自熱火鍋一類的別帶,重,還沒法吃。
沒辦法,硬著頭皮往下咽吧,誰讓自己弱智呢。這夾生飯可真難吃,尤其是站在山口的寒風(fēng)中。遠眺前方,珠穆朗瑪峰若隱若現(xiàn)。
與檢查站隔著馬路有座白塔,塔旁有幾間刷了絳紅色的低矮的建筑,這就是著名的絨布寺了,全世界海拔第二高的寺廟。第一海拔的絨布德寺在大本營附近,但沒有絨布寺名氣大。據(jù)說,在絨布寺里拜了佛,再去參拜神山珠穆朗瑪,就能功德圓滿。
我看這臟兮兮的小破廟,顯然進去了也長不了任何見識,這么大點地方居然收30元門票,宰得也狠了點。
繼續(xù)向前,四五公里后就到了珠峰大本營。
在我的想象中,珠峰大本營應(yīng)當(dāng)在珠峰的山坡上,海拔怎么說也有6000米以上(一級營地),遍地石頭,旁邊就是冰川,人們穿得厚厚的羽絨服畏縮在帳篷中,偶爾頂著嗚嗚的寒風(fēng)鉆出來方便,須眉皆白,撒尿成冰。
待我沿著平整的柏油馬路開車到了大本營,見到眼前的情形不由愕然。但見這大本營的海拔約5200米,距離珠峰還有很遠,乃是山谷中的一塊平地,長方形,比足球場大一點,砂石地面,做了場地平整。
這塊地的兩側(cè)全是用鋼管做支撐的半固定的尖頂大棚,一間挨著一間,密密地排開,繞成一圈,足有五六十間。每個帳篷前都掛著噴繪的招牌,用漢、藏、英三種文字書寫了旅店的名稱,以及各地自駕游團隊的旗幟。
場地上全是游客和做生意的藏人,既看不到有登山裝備的人,也看不出任何登山運動的氛圍。
我走入一間帳篷,但見有簡易廚房,有冰箱,有柜子,比普通蒙古包強得多。里面略顯擁擠,一圈矮榻圍繞著一只鐵爐子,桌子上已擺好了菜,土豆絲、白菜、萵苣炒肉一類。顯然這是游客餐,藏民的飲食沒這么多蔬菜。
再走了兩家,格局也都差不多,都是一圈矮榻,堆著被子枕頭。有的桌上還放著藏刀、項鏈之類的旅游紀(jì)念品。藏人不用中式床,都是睡在這種沿墻一圈的如同長沙發(fā)的矮榻上。傳統(tǒng)的矮榻挺窄的,也不知夫妻怎么擠在一起。
原來,都是些為游客服務(wù)的賓館,哪里是什么登山大本營。
后來我才知道,國際上稱珠峰的北坡有兩個營地(大本營原意是軍事指揮中心,用在這里并不對),一個是登山者營地(西坡營地),另一個是游客營地(東坡營地)。登山者營地海拔更高,與游客營地并不相干。原來,我們常說的珠峰大本營即東坡營地,是為了近距離觀賞珠峰的游客提供的食宿場地,距離峰頂還有20公里。
早知如此,我還會來么?
提示:若是哪位聲稱到過珠峰大本營的人在你面前炫耀,你只要懟一句:“登山的還是游客的?”對方一定啞口無言。每年來這里的游客好幾萬,除了麻煩點,這種海拔和交通條件,在西藏毫無挑戰(zhàn)性可言。而一年里從珠峰北坡登頂?shù)囊簿鸵粌砂?,那些人你想懟也沒機會,大家不會是一個圈子。
04 霧鎖珠峰
早知如此,我也會來的。畢竟也算是順路,到了所謂的大本營總會有很強的成就感。21天,5000多公里,獨行,不做攻略如沒頭蒼蠅一般亂撞,居然真的到了珠峰腳下。
我注意到,帳篷前靠場地中央,停著兩排車,都是只要交400塊的。各地牌照都有,全是越野、SUV,也有幾輛本地跑包車的商務(wù)和面包。普通轎車,無論是三廂、兩廂還是旅行車,一輛也沒有。我這種十幾年的雪佛蘭賽歐,真可謂雞立鶴群,完全可以稱自己是老爺。老爺么,當(dāng)然是個頭矮,走得慢。
其實任何車況較好的轎車都能從拉薩開到珠峰大本營,這段路沒太大挑戰(zhàn),只是大多數(shù)人從認知上覺得很困難罷了。
游客營地不是欣賞珠峰最好的位置,但這已經(jīng)是珠峰的核心保護區(qū),私家車不允許前行。前往珠峰觀景臺,還要改乘當(dāng)?shù)厝碎_的中巴,20還是25元一位。中巴又破又臟,走的是砂石路面,顛簸得厲害。
曲里拐彎行駛大約四五公里,就到了珠峰觀景臺。這是普通游客能到的距離珠峰最近的地方,有武警把守,不可越界。
所謂的觀景臺也只是河谷中的一個小土包,眼前是冰川融化的黃色的泥巴水,山巒河谷寸草不生,眺望前方,還是沒有驚喜,濃密的云霧如凝膠般巋然不動。珠峰在哪兒?就在云霧中吧?總不會跑掉的。
這也在意料之中。那年在318國道走個來回,也都只能遠眺一片濃云。夏季是青藏高原的雨季,不僅是珠峰,所有高山都難得露出崢嶸。我曾路過那么多著名的雪山,看到山頂?shù)谋壤坏绞种弧?/span>
看不到也無所謂,來珠峰就是為了打卡,珠峰的圖片哪里找不到?老十元人民幣后面不就是么?
第四版人民幣十元中的珠峰圖像,就是這個方向,上面的照片左側(cè)那座山,就是人民幣圖案中左下的山巒,右下也能對照得上。
打卡任務(wù)完成,幾版人民幣后面的圖案,就差一個泰山了。
于是我掏出事先準(zhǔn)備好的一根雪茄,頂著風(fēng)點著叼起來。一年半以前戒煙成功后至今,這是我抽的第一口煙,我希望也是最后一口。生活總要有個儀式感才是。
寒風(fēng)嗚嗚作響,這高臺上也不能多待,趕緊搞些合影自拍。前篇寫了帶了四位靚麗未婚的小姑娘同行,就有人問為何沒有照片。照片當(dāng)然有,只是合影太少。
看看下圖中我的臉,已經(jīng)曬得無法辨別眉目,回學(xué)校當(dāng)黑人外教都沒問題。這模樣站在五顏六色、花枝招展的年輕姑娘旁,顯得不倫不類,人家懶得理我,也是情有可原。
不多久回撤到了營地。四位姑娘中有的還預(yù)想過住在大本營晚上數(shù)星星,看這天也沒希望了。從早上到中午,我們一直朝著珠穆朗瑪峰方向行駛,從未見過藍天。
那就罷了,走人。就算是她們想住,我也會反對。在海拔5200米高度過夜,我這種能頂?shù)米「叻吹娜艘渤圆幌?。浪漫也要有個度才是。
下午三點,離開營地返程。
四十分鐘后,在本系列中多次提到的江西農(nóng)大張偉亮老師也駕車到達營地,那一刻,云開霧散,珠峰向來訪的客人們展現(xiàn)了它的真面容。這就是運氣吧?
我在絨布寺邊檢站吃夾生飯時,用長焦鏡頭拍過一張,彼時山體已露出部分。對照人民幣可以看出,距離山頂全露,就差了一點。這是我拍攝到的唯一的珠峰照片。
05 涉水犯險
我們的下一站是中尼邊境。原計劃沿珠峰路返回到318國道,繼續(xù)向西。打開導(dǎo)航時發(fā)現(xiàn),竟然有一條捷徑,可以少走幾十公里。
竟有這等好事?想起幾小時前走過的天路幾十拐就頭大,能繞過去當(dāng)然最好。于是,我放棄了走國道,在爬山之前轉(zhuǎn)入一條鄉(xiāng)道。
這條道開始時還挺寬的,只是比較泥濘。這一段山谷中的平地,高原的雨季總是將這種地處低洼的道路弄得一塌糊涂。不一會兒,泥巴路成了彈坑路,雨水又將路面大大小小的坑填成一塊塊水洼,也不知哪個深哪個淺,必須小心翼翼地繞坑前行。在西藏走慣了,我也不怕這種這種路,只是開始后悔,在彈坑路上開行速度太慢,捷徑已沒有意義。
硬著頭皮向前,遠處仿佛有個村寨。路面卻已經(jīng)變成了溪流,或者說我在沿著說不上是溪流還是道路模樣的東西前行,地面石頭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再往后,只是導(dǎo)航上顯示有路,我眼前就是這等模樣。
我鼓足勇氣,憑著自己高超(稀爛)的駕駛技術(shù),掛著一檔,手腳并用,帶著四位姑娘,在泥石流中沖鋒(找死),這是何等的勇敢(白癡)!
穿過一座只有十幾間藏房的寂靜的村寨后,我絕望地停下車。眼前已不是溪流石塊了,而是數(shù)米寬不知深淺的奔騰的激流,從山上沖下來,夾著石頭樹枝,將可能的道路攔腰切斷。找不到繞過去的路,別說我這種小破車,即便是頂級越野也過不去,換坦克還還差不多。
無奈只能掉頭,磕磕絆絆地往回走。別看就過了這一會兒,所謂的道路更糟了,水更深,石塊更多。有些地方太容易碰底盤,加之動力不足,萬一在水中熄火就沒救了。只能請四位姑娘下車,讓她們自己想辦法踩著石頭跳過去,我一個人開車,掛著一檔硬沖。
本文中的兩段視頻都是她們當(dāng)場錄制的。
現(xiàn)在看起來很刺激,其實相當(dāng)危險。后來才知道,這段鄉(xiāng)道有五六十公里,據(jù)稱除了騎山地車,就只有拖拉機能過去。如果我繼續(xù)向前,也一定無法到達終點,這破車十之八九會在這海拔四五千米的荒山僻野中拋錨,如果再碰上一場更大的泥石流,搞不好……
四個姑娘年輕不懂事,我怎么也不應(yīng)該這樣帶著人冒險。
提示:任何導(dǎo)航軟件在西藏都不好用。自駕西藏,盡量走國道、省道,避免鄉(xiāng)道。不得已走鄉(xiāng)道時,如果發(fā)現(xiàn)路況很差,應(yīng)當(dāng)立即返回,寧可繞道。以上是我多少次慘痛遭遇得來的教訓(xùn)。
返回珠峰路,再繞來繞去爬上高山,回到318國道。一路向西,當(dāng)晚到達定日縣的崗嘎鎮(zhèn)入住。
今天有驚有險,也算是混過來了。舊疾復(fù)發(fā)愈加嚴(yán)重,也不敢吭聲,熬著吧。
7月31日,出行第21天,全程約5000公里,也算是橫跨三分一個亞洲大陸了。
到達珠峰腳下,計劃中的第二目標(biāo)達成。本次行程的第一目標(biāo)是抵達拉薩。第三目標(biāo)是哪里?猜猜看。
后記
2019年1月,定日縣宣布關(guān)閉珠峰大本營(游客營地),并限制每年登山人數(shù)。普通游客最遠只能到達絨布寺。給出的理由是為了環(huán)境保護。之前,也經(jīng)常有報道游客每年在大本營丟下多少噸垃圾云云。很奇怪的,收了不菲的門票費和自駕車環(huán)保費,又允許在大本營開幾十家旅館,售賣商品,有了垃圾又怎么能全怪游客?只收錢就不做事么?
絨布寺距離本文中介紹的珠峰觀景臺有八九公里,本文中車頂放著自熱米飯的那張照片就,是普通人在絨布寺看珠峰的視野。文中珠峰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的那一幅,是我在絨布寺前用200mm長焦鏡頭拍攝的。因此,這珠峰不去也罷。天氣若是晴好,在318國道上一樣看得見。天氣不好,去了也是白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