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元年(760)的杜甫及杜詩 (小河西) 上元元年(760),杜甫客居成都。 三月之前,成都尹為裴冕。三月之后,成都尹為李若幽?!尽杜f唐書-肅宗傳》乾元二年:“六月乙未朔,以右仆射裴冕為御史大夫、成都尹,持節(jié)充劍南節(jié)度副大使、本道觀察使?!鄙显辏骸叭氯缮辏ㄊ唬跃┱滓钊粲臑槌啥家?、劍南節(jié)度使?!薄颗崦?、李若幽或為杜甫成都詩中提到的“主人”,不排除他們曾對杜甫安居成都有過實質(zhì)幫助。 去年五月,高適任彭州刺史,李峴任蜀州刺史。今年,高適仍為彭州刺史,王縉任蜀州刺史?!就蹙S曾寫《責(zé)躬薦弟表》,希望皇上將弟縉從蜀州刺史調(diào)任朝中。上元二年五月四日王維寫《謝弟縉新授左散騎常侍狀》,感謝皇上調(diào)任王縉為左散騎常侍?!扛哌m接替王縉任蜀州刺史時間應(yīng)在上元二年春 今年八月,杜甫老領(lǐng)導(dǎo)房琯貶蜀地?!尽杜f唐書-房琯傳》:“房琯,河南人。……(上元元年)八月,改漢州刺史?!瓕殤?yīng)二年四月拜特進(jìn)、刑部尚書。在路遇疾。廣德元年(763)八月四日卒于閬州僧舍,時年六十七。贈太尉?!薄慷旁娭形匆姸鸥εc房琯在蜀地交往的記載。 今年四月前,嚴(yán)武仍在巴州?!尽蹲嗾堎n巴州南龕寺題名表》署“右山南西道度支判官、衛(wèi)尉少卿、兼侍御史內(nèi)供奉嚴(yán)武奏”,時間為“乾元三年四月十三日”。嚴(yán)武在巴州兼銜為侍御史?!考s今年夏秋間,嚴(yán)武離開巴州赴任河南尹。今年嚴(yán)武與杜甫無交集。 今年初杜甫至成都后,開始由成都“主人”安排住在一古寺中。接著在“主人”幫助下營建草堂。 今年秋天,杜甫曾赴蜀州青城縣及新津縣,游訪青城山等地。并與時在蜀州任職的詩人裴迪有詩文往來。詩中也提到王縉,時任蜀州刺史,其所兼朝銜為某部侍郎?;蚪衲晗掳肽?,杜甫曾到過綿州。綿州是李白故鄉(xiāng),杜甫因而又想起了李白。(詳參杜甫《不見》。) 總體看,今年杜甫較悠閑,生活也較愜意。中間由于“厚祿故人書斷絕”,出現(xiàn)過短暫的經(jīng)濟(jì)危機(jī)。杜甫曾向高適寫詩求救。經(jīng)高適等朋友幫助,很快度過危機(jī)。 上元元年杜詩(卷06) 杜詩(卷06)共收錄杜甫上元元年詩作70首。其中七律12首;五律36首;七絕9首;五絕1首;七古8首;五古4首。
注:《七言絕句六首》:《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從韋二明府續(xù)處覓綿竹》、《憑何十一少府邑榿木栽》、《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又與韋處乞大邑瓷碗》、《詣徐卿覓果栽》。 |
|
來自: 小河西 > 《杜詩解讀(卷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