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說,即使現(xiàn)代人不能清晰的說出三皇五帝都是誰,但起碼這個詞還是無比熟悉的。
細算起來,三皇五帝的時期距離現(xiàn)在也不過幾千年,五帝先不論,那么三皇這個稱號是怎么來的呢?
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三個稱號的總稱,一般指伏羲、神農(nóng)和黃帝,但其實三皇的稱號并不是他們獨創(chuàng)的。
![]()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李斯說:“古有天皇、地皇、泰皇?!?/span> 實際上三皇的稱號由來已久,伏羲等人只是繼承了遠古三皇的稱號而已。 而最早的天皇時代距今已有大約三百多萬年,最晚的泰皇(也就是人皇)距今也有大約三十萬年。 據(jù)司馬貞的《補史記·三皇本紀》記載:“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頭......地皇氏十一頭......人皇氏九頭......。” ![]() 當(dāng)然這個頭是古老的計法,指的是兄弟數(shù)量,并不是真的長十多個腦袋。 據(jù)司馬貞的說法,天皇氏有十二個兄弟,都活了一萬八千歲,地皇有十一個兄弟,也都活了一萬八千歲,人皇有九個兄弟,活了一萬五千歲。 并且解釋說,因為為當(dāng)時天地初立,所以三皇的壽命很長。 以現(xiàn)代的角度看,當(dāng)時的人跟現(xiàn)在的人類不是一個概念。 三皇這段時期由于太過久遠,已經(jīng)沒什么詳細的記載,但從三皇到黃帝時期這段時間,還有具體的說法。 ![]() 據(jù)《廣雅·釋天》記載,從天皇到黃帝時期,共分為十個“紀”: 一、“九頭紀”, 二、“五龍紀”。 三、“攝提紀”。 四、“合烙紀”。 五、“連通紀”。 六、“敘命紀”。 七、“循蜚紀”。 八、“因提紀”。 九、“禪通紀”,終于炎帝。 十、“疏仡紀”,始于黃帝。 這十紀總共三百萬年左右。 ![]() 三皇的這段歷史時期,處于盤古時期和黃帝時期之間空白,很有研究價值,堪稱中華大地上失落的遠古文明。 由于前幾年的瑪雅末日傳言,使得遠古文明毀滅更替之說,十分興盛,比如最著名的“亞特蘭蒂斯”等等。 但其實亞特蘭蒂斯的傳說始于柏拉圖,大家知道,柏拉圖是搞哲學(xué)的,所以他說的東西可信度并不高。 而司馬遷、司馬貞等人是搞歷史的歷史學(xué)家,他們記載的東西總還是有點價值的。 ![]() 現(xiàn)代很多人,都對亞特蘭蒂斯文明這種傳說深信不疑,而對我們古代遺留的遠古“三皇”文明,棄之如敝屣,十分不屑。 其實無論“亞特蘭蒂斯”也好,遠古“三皇”也好,已經(jīng)過去很長時間,真真假假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關(guān)鍵是對于文化和精神的傳承。 實際上中華文明確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有無盡的文化財富還深埋在過去當(dāng)中,等著我們?nèi)ネ诰颉?/span> 我是咸魚道長,感謝諸位道友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