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看《蝸居》時,覺得海藻的悲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海萍。 最初的海藻,只是一個剛剛畢業(yè)的單純大學(xué)生,對社會懵懵懂懂,對男友小貝也是十分真心,那時候?qū)τ谒嗡济鞯氖竞?,她沒有一點動心。 一切的變化,從海萍決定買房開始。 當(dāng)海藻一點點見識到宋思明的權(quán)利帶來的便宜,而自己和小貝又因為沒錢幫不上一點忙時,她才開始慢慢被宋思明打動,最終走上了錯誤的路。 可以說,如果海萍不買房,海藻和小貝不會分手,也不會和宋思明產(chǎn)生糾葛。 所以那時候?qū)F紱]有一點好印象,再加上她總是一副精明相,每天斤斤計較的,多年后再看,對于里面的所有人物都有了不同的看法。 比起海藻,其實海萍才是戀愛腦,而她老公蘇醇,當(dāng)年看起來最老實的男人,才是那部劇里最不值得女人嫁的一種男人。 -01- 太雞賊的男人,是婚姻的毒瘤 海萍和丈夫蘇醇,是大學(xué)同學(xué),婚前的蘇醇上進,踏實,孝順,這些點感動了海萍,畢業(yè)后,他們留在了大城市,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站穩(wěn)腳跟。 然而婚后,蘇醇卻沒有承擔(dān)起作為丈夫的責(zé)任,從他們結(jié)婚到懷孕生子,直到孩子快上幼兒園了,他們還是窩在小小的出租屋里。 驚覺已經(jīng)錯過孩子成長太多的海萍,想要買房把女兒接過來,她東拼西湊想要拿下那套房子,最終還是少一點。 于是海萍催丈夫跟公婆借點,然而蘇醇每天都是表面應(yīng)付她已經(jīng)跟父母說了,等到真要用錢的那天,他才說漏了嘴,原來那并不是他父母的資助,而是“高利貸”。 子女結(jié)婚以后確實應(yīng)該用自己的能力生活,不能什么都想著啃老,但在他們買房這件事上,海萍的父母已經(jīng)盡了自己最大的能力,蘇醇只想著自己讀書讓父母很辛苦,不能再給他花錢,卻沒有想過你妻子的父母也已年老,也還有另一個女兒需要照顧。 這種只把自己的父母當(dāng)人看,卻把伴侶的父母理所當(dāng)然的壓榨,也不怪海萍會心里難受。 更何況,從海萍懷孕到生娃坐月子,都是丈母娘來幫忙照顧的,后來他們的女兒也是丈母娘幫忙在帶,這樣一對比,蘇醇的自私行徑更暴露無遺。 買房是兩家人的事,他輕飄飄的一句不想讓父母受苦就去借了高利貸,就為了他那份虛偽的面子,就把所有的壓力都留給妻子,這樣的男人,說到底是雞賊到了骨子里。 -02- 女人的不體面,都是男人逼出來的 海藻住到海萍家里以后,看到姐姐姐夫吵架,她不懂為什么曾經(jīng)是文藝女青年的姐姐,現(xiàn)在變得像個潑婦。 當(dāng)年看的時候,相信很多觀眾對于海萍都是類似的看法。 相信這其中最大的“功勞”,應(yīng)當(dāng)歸功于蘇醇。 海萍會變成潑婦,都是因為丈夫蘇醇太窩囊。 從買房開始,他們就紛爭不斷,而一切矛盾根源都在于她們沒錢,為了省錢,海萍就連一塊錢丟了也會懊惱好久。 但丈夫蘇醇呢,十幾年前的大學(xué)生也算金貴了,可他整天不思進取,除了會笑話妻子小市民,不會把心思用在自己的工作上,工作好幾年沒有漲一分工資。 既然丈夫出不上力,海萍只能自己來,于是一分一毛,她都扣的無比精準。 而蘇醇的窩囊,還不止不會不務(wù)正業(yè),他每天嚷嚷著自己累累累,卻沒想過那個自從嫁給他就再沒有買過新衣服,換過新發(fā)型,活得比黃臉婆還辛苦萬分的女人累不累。 真正讓他累的,恐怕不是生活,而是過度的自尊,讓他做什么都要顧及自己的面子,于是最終什么都做不成。 所以這世上最沒有資格指責(zé)海萍的,就是蘇醇,他看起來老實無比,實則是因為沒有本事,從來不會積極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更不會主動尋求解決方案,極度自私還極度無知。 蘇醇這樣看起來老實,其實窩囊又自私的男人,真的不值得一個女人用盡一生去維護,他們骨子里的壞,是那種上不得臺面卻非常膈應(yīng)人的。 如果有選擇,千萬不要找這樣的男人做老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