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一座浪漫而古老的小城,這里有星羅棋布的湖蕩,有獨特的垛上菜花,有童話般的水上森林……
可興化遠遠不止這些,要想認識興化,最好的方法就是步行,可以遇見不一樣的風(fēng)景。 東大街——“念舊的人才能讀懂的地方,城市的歸途”,青石板路蜿蜒前行,青瓦錯落有致,走在東大街的巷子里遇見你。 來到城內(nèi)的東大街,巷子頭便是興化市博物館,與其說是景點,不如說這里是興化歷史的一段縮影……
 如果你愿意,和我在興化城內(nèi)東大街里走一走,到興化博物館,看看這座古城的千年文脈。    展廳用文明曙光、長河流芳、人文鼎盛、解放之路四個章節(jié),以時間為脈絡(luò),提煉興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結(jié)合人文地理等元素,介紹興化從新石器時期至興化城解放近7000年的發(fā)展歷程,再現(xiàn)了一幅生動而絢麗的歷史畫卷。
 展廳以鄭板橋生平業(yè)績、藝術(shù)成就、深遠影響三個章節(jié),用平實的敘事手法介紹板橋多舛而非凡的一生。展現(xiàn)了一個“得志澤加于民”清正廉潔的板橋,一個“詩書畫三絕”才華橫溢的板橋,同時又是一個幽默詼諧的板橋形象。 與博物館毗鄰的李園船廳回廊相接,竹木扶疏,讓人有種柳暗花明,別有洞天的感覺,這里,是清代嘉慶年間揚州富商李小波的私人花園,是一座具有晚清風(fēng)格的揚州園林建筑。為省級文保單位。 在這方小小的戲臺上,可以邊飲茶邊欣賞古韻悠揚的板橋道情表演。 在方廳里觀犼、鑒賞字畫?!耙缓鹛煜掳祝f邪皆避開”。犼,上古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相傳為龍的兒子,是瑞和吉祥的象征,它震撼人心的吼聲能夠幫助主人抵擋煞氣,同時望天吼也有聚財和護身的寓意,家中放置能鎮(zhèn)守財富。興化市博物館館藏“犼”為明代留存。 興化縣署始建于北宋時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千年縣衙。如今的興化縣署為后期復(fù)建而來,但縣衙門口的兩尊石獅子是當時保留下來的舊物,雖然飽經(jīng)風(fēng)霜但依然佇立門前。 在這里,可以欣賞板橋放糧實景演出。當年鄭板橋在山東濰縣任職,正逢上荒年,民不聊生。鄭燮頂住壓力,甘冒風(fēng)險,開倉放糧賑濟災(zāi)民。他離任的時候,濰縣的百姓沿路相送。 東大街的國象館建設(shè)正在如火如荼。這里將成立侯逸凡工作室,也是興化的國象博物館、國象青少年后備人才培訓(xùn)基地。在悠閑的午后,曬著暖暖的陽光,看一場精彩的國象博弈,實屬人生之樂哉。
 來東大街,最好是下午過來慢慢逛,到了夜深了,高掛的紅燈籠亮起,紅色霎時成了東大街的主色調(diào)。白天的東大街,晚上的東大街,是完全不同的人間煙火氣……  八字橋位于興化市老城區(qū)中心地段、四牌樓東側(cè),即東城內(nèi)大街與北城內(nèi)大街交會處,橫跨南北流淌的北市河上的一座單孔花崗巖石橋。據(jù)《成豐重修興化縣志》載:“一名登瀛,東來之水,自此而北。中和、永福兩橋跨之,參差如八字,曰八字橋?!?/span> 興化市四牌樓始建于明隆慶年間,距今約有400多年?,F(xiàn)為興化市文物保護單位。四牌樓上,懸有47塊匾額,旌彰邑里明賢75人81次,上自南宋,下迄民國初期,跨越五個朝代。每一塊都是一個興化故事。  晚上,可以到東大街外的八字橋廣場轉(zhuǎn)一轉(zhuǎn),這里即將推出“水一樣的號子”實景演出,以水鄉(xiāng)興化傳統(tǒng)的勞作情境展開,歌頌興化先民熱愛家鄉(xiāng)、勤勞奮進的精神面貌。
賞過美景,看完演出,當夜幕降臨,該找個地方休息下了。來體驗興化的酒店,繁華迤邐與自然靜謐兼得。  或者來體驗一下興化的鄉(xiāng)村民宿吧。這里可以看見最美的月亮,最亮的星空。   早晨叫醒你的不一定是鬧鐘,而是興化的早茶!來興化怎么能不品嘗興化早茶呢~ 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水鄉(xiāng)的細致柔婉,其實在早茶文化上就已盡顯無遺。風(fēng)景如畫溫柔纏綿的夢里水鄉(xiāng)興化,早茶文化歷史悠久。
 興化早茶館林立,幾乎家家生意火爆,口味自然都非常好。豐富的早茶文化,早已深入興化人的骨髓。燙干絲、煮干絲、蟹黃包、松子燒賣、蒸餃、三丁包、最后再來一碗陽春面,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