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 西泠印社 方堪介 白云山頭云欲立 在文字發(fā)展史上,我們熟知的甲骨文產生于商朝后半期,是占卜時用來記事的文字,不同于甲骨文,鳥蟲篆盛行于春秋中后期至戰(zhàn)國時代,是以先秦篆書為基礎發(fā)展來的裝飾性文字,多運用到古代帝王所用生活器具當中。 王子午鼎銘文是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最早的鳥蟲書之一,銘文字形飄逸靈動,結構動態(tài)線條指向感強,保留了篆書盤蜷筆畫,其中的頓挫,增加了豐富活潑的韻味,造成視覺上的空間感,使筆畫有進出前后的三維動態(tài)。 王子午鼎拓片 ▼▼▼ 鳥蟲篆的特點與構型 (一)長形結體 越王周句劍,在劍身近處有兩行錯金銘文,共八字,每字上都裝飾以鳥形,從右往左、從上往下分別八字為“越王州(朱)句(勾),自乍(作)用(劍)”《越王州句劍》上的“自”字,兩邊用兩只長形的鳥做飾筆,兩翅張開,上連天,下接地,寶劍銘文“自”取集天地寶氣之意,意味深長。 戰(zhàn)國 越王周句劍 (局部)上海博物館藏 沈尹默老師在《書法論》敘述道:“字是用筆蘸上一色墨,由指執(zhí)筆,由腕運筆,起倒使轉不停而寫成的,不是平拖涂抹而就的,其中必須有微妙不斷的變化,才能顯現(xiàn)出圓活妍潤的神采”。 換言之,書法作為一門藝術,講究毛筆的揮毫中講究筆法、筆勢、筆意。武則天《升仙太子碑》筆法肆意放松,飛白特征與鳥篆文字筆畫進行穿插,是筆法韻曲的代表作。 作者以楷書字形為基礎,在筆畫中添飾了多個鳥形,飛白鳥書的文字單個筆畫都呈現(xiàn)出韻律感,橫向筆畫多以輕微波動的弧度組成,增加了文字的節(jié)奏與曲線感,顯示出鳥書的獨特韻味。 鳥蟲字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美術性極強的文字,比如西漢的“千秋萬歲”瓦當,整體瓦當造型偏圓形盤狀,“千秋”二字如長喙鳥首,且“千”字長橫作波浪狀,又于其筆畫下面添加數(shù)筆點撇狀,形象為鳥的翅膀,栩栩如生。瓦當中間鳥側像的造型,深化了周圍文字的意象感。 在漢代,用文字作裝飾的做法逐漸流行開來,文字逐漸走向圖案化,用于銅器、絲織品和建筑瓦磚上的圖案文字越來越多,這開創(chuàng)了文字圖案的新局面并成為了一種文化傳統(tǒng)。 尤其以漢代篆刻印章最顯,漢代在印章史上歷來被人們稱為是古代璽印藝術的巔峰,無論是漢官印還是私印,用途還是形制,都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藝術特色也更加突出。方正厚重的花鳥篆體,顯得整體布局嚴謹秩序,象形圖示的結合,顯得生動有趣。 漢代 泉落白云間 此圖為漢代鳥蟲篆刻印“鳥語花香”,四字成語在印章中居多,筆畫識別性強,在每個筆畫里又有一些圓弧彎折,鳥頭部起筆的筆居多,筆畫形式以篆體結構附以鳥形圓弧筆畫,整體方正、穩(wěn)定、比列恰當。 當代 西泠印社社員 徐谷甫 三陽開泰 [印面]:三陽開泰 [邊款]:三陽開泰迎福納祥徐谷甫刻于忍齋 【印石介紹】 “女媧遺石在人間,天遺瑰寶生閩中”所描述的就是福建壽山石。壽山石,中國四大名石之一,被譽為“石中之王”。其質地柔潤、晶瑩脂潤;色澤渾然天成,色界分明;肌里紋路隱約如絲,明顯細致,宛如蘿線紋。就壽山石本身而言,其融聚了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三大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