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開會,我穿了一件襯衣、一條深色褲子,搭了一個藏藍色及膝外套。會場穿著熱,脫了又冷,于是我就把衣服披在身上。 散會的時候,在樓梯口,遇到一位同事,她喊住我,笑瞇瞇的說:“我覺得你衣服這樣穿看起來怪怪的”,“管它呢,毫無形象,自己喜歡就好”,我說。 其實我的真實內(nèi)心感受是:老娘就喜歡這么穿,老娘開心就好啊。 我適時的表現(xiàn)出了我內(nèi)心的“剛愎自用、驕傲自負”。我相信我的感覺,我堅持這么做,這才是我這么多年以來人生增長的基石啊。 還有一個同事,之前我們一起在另外一個同事家里吃飯,就隨便聊了起來,她問我有沒有黃色的衣服,我努力回憶了一下,有啊,當然有啊,深黃色的,熒光黃的,還有駝色的,應(yīng)該都算是黃色系的吧。 她說那還好啊,千萬不要穿那種亮黃色的衣服,一看就知道是農(nóng)村出來的,你看我們公司的LL、LQ、ZN都有這樣的外套,她們都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 我還是禮貌性的面帶微笑回敬了這位大姐。 我告訴自己,這些全都是耳旁風,包括現(xiàn)世里的一切主流輿論。 因為我從來都不需要活在別人的眼里,可惜這個道理,在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并不明白和理解。 2 其實,以前我真的是一個太不自信的人了。 初中以前,老師在課堂提問,即使當時的問題我有了答案,如果沒有別的人舉手,我大概也會裝作不知道的樣子,繼續(xù)低著頭,或者直接躲開老師的眼神。 雖然,我中考的時候考了全校第一,但這也絲毫沒有影響我平時發(fā)揮我不自信的專長。 這可能和我小學(xué)一年級的班主任和四年級的數(shù)學(xué)老師有莫大的關(guān)系,其實她們是同一個人。她經(jīng)常會在課堂上提問,也鼓勵大家舉手回答,嘴里一個錯了不要緊,可是真的當你回答錯了的時候,一個大嘴巴子就上來了。 所以我一直是一個不愛發(fā)言的好學(xué)生。 大學(xué)的時候,就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了。 比如在商場買衣服,當我看到自己喜歡的衣服,而同行的朋友認為不好看的時候,我就會毫不猶豫的刪除大腦里喜歡的自定義,扛上一個他人愉悅的標簽。 比如我喜歡一個男生,可我卻覺得自己低微到塵埃里,那個時候,無論如何也沒有現(xiàn)在的底氣和驕傲,如果重來一次,我保證他會愛上我一萬次(偷笑)。 就在剛剛,我又看到了一個別致的觀點:“只有你堅定的相信自己,你才會去執(zhí)行。而多部分拖延癥都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怕自己想的不對,怕自己做的不夠好”。 “如果你現(xiàn)在知道了明天的彩票號碼,你難道還會拖著懶得出門,不去買上一張么?” “如果你很清楚寫作必將成為最值錢的技能之一,難道你不會立刻動筆寫么?” “如果知道你做好了今天這件事,老板會給你升值加薪提升三個level,你真的會不動彈么?” 扎心了,老鐵。 3 其實我剛參加工作的大半年時間里,也保持著這種狀態(tài)。 討論我先要穿揣摩領(lǐng)導(dǎo)的心理活動,發(fā)言我先要一聽主流觀點,開會我一定拿著稿子給各路同事看過才可放心。 我突然有一天就剛愎自用起來。 在我的認知框架下,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在自己熟悉的領(lǐng)域,大小場合的脫稿演講,酣暢淋漓。 然而,迄今也踩了數(shù)不清的坑,所有踩到的坑都讓我學(xué)到了很深刻的道理,所以,我對每一個踩過的坑,都不后悔。 我也相信,在我沒踩過坑的領(lǐng)域,一定還有很多觀點是錯的。 但是,如果我不相信自己是對的,我就不會去驗證,不會去大膽試錯,也就永遠無法區(qū)分對與錯,永遠活在別人所謂的光明世界里,做個懵懂無知的人。 所以我就說啊,還是要堅持自己。 我就是希望大家剛愎自用、驕傲自負、獨立思考、堅持實干。 我有一個同事,在別人都非議他“目中無人”的時候,我卻對他贊賞有加,為何?就因為他在說普世大眾都認為錯誤的事情時,仍然能夠趾高氣揚、底氣十足、慷鏘有力、抑揚頓挫的樂觀表達。 專心做自己的事情,有一技之長,你客觀看待自己,忽略熙熙攘攘外界的喧囂,你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召喚,理性篩選、自動屏蔽,于是你淡定從容、瀟灑自在、熱情洋溢、充滿活力、得心應(yīng)手。 既不失去自我,也不與世界為敵。 4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吾日三省吾身”,后來逐漸發(fā)現(xiàn),i'am the King of the world才是一個應(yīng)該被弘揚的人生觀。 做一個獨斷專行的獨裁者,雷厲風行,而不是聽一堆喋喋不休的民主,黏黏糊糊。 因為自我懷疑、猶疑不定、左右搖擺,本是可以避免的內(nèi)耗。 驕傲使人進步,謙虛使人——完蛋啊。 朕一人定奪。 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搜索公眾號"七十二朵云"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接近想要成為的自己 作者小云: 85后,央企中層管理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