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木君 前文介紹過,為了更好的區(qū)別辨識杓蘭,植物學家們根據(jù)其形態(tài)特征的共同點,把杓蘭屬(Cypripedium)分為離萼組、雙葉組、杓蘭組、扇脈組、鈍瓣組、網(wǎng)脈組、狹蕊組和無苞組8組,今天我們介紹網(wǎng)脈組。 網(wǎng)脈組杓蘭(Sect. Retinervia (Pfitz.) S. C. Chen)分布于東亞至喜馬拉雅地區(qū),目前共發(fā)現(xiàn)3種,我國皆有分布,分別為對葉杓蘭(C. debileRchb. f.)、雅致杓蘭(C. elegans Rchb. f.)和巴朗山杓蘭(C. palangshanenseT. Tang et F. T. Wang),在以前其他文章中,我們介紹過對葉杓蘭,因而本文側重介紹雅致杓蘭和巴朗山杓蘭,并對這三種進行對比辨識。 一.雅致杓蘭和巴朗山杓蘭的形態(tài)分布(參考《中國植物志》) 1、雅致杓蘭(《西藏植物志》) 【植株】高10-15厘米,具細長而橫走的根狀莖。莖直立,密被長柔毛,基部具2枚筒狀鞘,頂端具2枚葉。葉對生或近對生,平展;葉片卵形或寬卵形,草質(zhì),先端鈍,通常兩面疏生短柔毛,較少近無毛,邊緣有長緣毛,具3(-5)條主脈,脈在背面浮凸。 【花】花序頂生,近直立,具1花;花序柄長2-4厘米,被長柔毛;花苞片卵形,稍被短毛;花梗和子房縱肋上被毛;花小,萼片與花瓣淡黃綠色,內(nèi)表面有栗色或紫紅色條紋,唇瓣淡黃綠色至近白色,略有紫紅色條紋; 中萼片橢圓狀卵形,先端急尖,無毛;合萼片與中萼片相似,先端2淺裂;花瓣披針形,長1.5-2厘米,寬4-5毫米,先端近急尖,無毛;唇瓣囊狀,近球形,長約1厘米,常上舉而不顯露囊口,前方有3縱列紫色疣狀突起;退化雄蕊小,橫橢圓形,基部有短柄?;ㄆ?-7月。 【分布地】產(chǎn)云南西北部(麗江、中甸)和西藏南部(亞東、吉?。诤0?600-3700米的林下、林緣或灌叢中腐殖質(zhì)豐富之地。 2、巴朗山杓蘭 【植株】高8-13厘米,具細長而橫走的根狀莖。莖直立,無毛,大部包藏于數(shù)枚鞘之中,頂端具2枚葉。葉對生或近對生,平展;葉片近圓形或近寬橢圓形,先端急尖或鈍,草質(zhì),兩面無毛,具5-9條主脈,無明顯的網(wǎng)狀支脈。 【花】花序頂生,近直立,具1花;花序柄纖細,被短柔毛;花苞片披針形,先端急尖,無毛;花梗和子房長4-8毫米,密被短腺毛;花俯垂,血紅色或淡紫紅色;中萼片披針形,無毛或背面基部具短柔毛;合萼片卵狀披針形,先端2淺裂;花瓣斜披針形,長1.2-1.6厘米,寬4-5毫米,先端漸尖,背面基部略被毛;唇瓣囊狀,近球形,長約1厘米,具較寬闊的、近圓形的囊口;退化雄蕊卵狀披針形?;ㄆ?月。 【分布地】產(chǎn)四川西部至西南部、重慶(城口),生于海拔2200-2700米的林下或灌叢中。 ![]() 專欄 蘭花鑒賞與栽培 作者:易花得木 ¥129 347人已購 查看 二、雅致杓蘭和巴朗山杓蘭的辨識鑒賞 1、網(wǎng)脈組杓蘭的共性 (對葉杓蘭) 網(wǎng)脈組的名字來源于其模式種對葉杓蘭,因為葉片具有3、5條主脈及有不明顯網(wǎng)狀支脈而得名,其實和其他組別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地下具根狀莖;葉2枚,對生或近對生,無毛;葉片心形至卵形,具3-5(-9)條主脈;具花1朵,低垂;合萼片存在;花瓣線形至披針形;唇瓣小,卵形至球形;退化雄蕊扁平。 2、3種網(wǎng)脈組杓蘭的區(qū)別 ![]() (對葉杓蘭) 1)葉片 對葉杓蘭的葉片寬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近心形,具有不明顯網(wǎng)狀支脈; 雅致杓蘭葉片葉片卵形兩面疏生短柔毛,脈在背面浮凸; 巴朗山杓蘭葉片近圓形,無明顯的網(wǎng)狀支脈。 2)花 ![]() 對葉杓蘭的萼片和花瓣淡綠色或淡黃綠色,在基部有栗色斑,唇瓣白色并有栗色斑; ![]() 雅致杓蘭的萼片與花瓣淡黃綠色,內(nèi)表面有栗色或紫紅色條紋,唇瓣淡黃綠色至近白色,略有紫紅色條紋; ![]() 巴朗山杓蘭的花瓣和萼片都為血紅色或淡紫紅色,唇瓣具有紫紅色紋。 3、網(wǎng)脈組杓蘭的發(fā)現(xiàn)及鑒賞 ![]() 以筆者拙見,在所有杓蘭屬物種里面,相比其他分組杓蘭的花色鮮艷姿態(tài)優(yōu)美,網(wǎng)脈組的觀賞價值略遜一籌,不但植株低矮,而且花朵也很小,都是低垂狀,是最不起眼的,然而,若是論科研價值和珍稀度,網(wǎng)脈組的巴朗山杓蘭可是赫赫有名。 ![]() 對葉杓蘭1874年被發(fā)現(xiàn)命名,雅致杓蘭1886年被發(fā)現(xiàn)命名,對葉杓蘭日本也有分布,雅致杓蘭在尼泊爾、不丹、錫金和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不是我國特有物種。而巴朗山杓蘭比其他2種杓蘭發(fā)現(xiàn)要晚,卻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1930年7月,植物分類學家唐進和汪發(fā)纘兩位好友深入西南山地,在巴朗山區(qū)域首次發(fā)現(xiàn)了這一野生杓蘭屬植物的新種,并于1936發(fā)表命名,也是杓蘭屬里面較少由中國人命名的物種之一。 ![]() 巴朗山杓蘭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在我國分布極為稀少,目前除了在臥龍自然保護區(qū)有分布,另外四川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松潘縣黃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重慶市城口縣也有極小的零星分布,因而非常稀有。另外,巴朗山杓蘭的花朵紫褐色,不過指頭大小,勺子狀的唇瓣全被苞片遮住,顯得格外精致小巧,因而也有較高觀賞價值。 三、雅致杓蘭和巴朗山杓蘭的保護現(xiàn)狀 ![]() 在最新版的《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二批)》(討論稿)名單中,雅致杓蘭和巴朗山杓蘭都被列為國家Ⅰ級瀕危重點保護。在2019年修訂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中,這2種杓蘭都被列入附錄Ⅱ名單,貿(mào)易受到許可證管制。 ![]() 專欄 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