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夷堅志里秘密多,一念無明有幾何?睜眼閉眼都是業(yè),業(yè)盡情空費蹉跎;人生苦處八十一,少了哪個難過河。小七故事有深意,有緣遇到與您說。 董小七,臨川人,因避荒流落淮右,為海陵陳氏操舟。 嘗獨宿其中,天氣盛寒,董糊窒鏬隙,置煴火,飲村醪一杯而就寢。熱盛,氣不宣泄,遂悶絕,傍無知者,乃見夢于陳曰:“將悶死于船倉,急救尚可活。”陳覺以語妻,妻曰:“彼既云未死,如何解托夢,不足信也。”于是復(fù)睡,夢如前而加苦切曰:“主人若來遲,定應(yīng)不救。如肯來,乞勿張皇,仍勿用燈燭照見,魂魄遇之,必逝去不還,更須先屏爐火,俟某少醒,徐扶起則可。”陳驚寤,遂出,喚仆視之。俱登舟,(上五字呂本作“與之俱登舟”。)董如魘死之狀,口鼻氣息僅如線不斷,乃依其說,果復(fù)生。 董以生人能入夢以脫性命,亦異矣。世言夜呼被魘者不得執(zhí)燈,若誤用之必死,其說誠然。

【白話語音文字版】 董小七是臨川(江西撫州縣名)人,因躲避荒年流落到淮右(即淮西,今安徽大部分地區(qū))一帶,為海陵(今江蘇泰州海陵區(qū))陳家操船。有一回,他一個人住在船里,天氣極寒,小七把船艙的縫隙糊得嚴(yán)嚴(yán)實實,船艙里燃上沒有火焰的微火,喝了一杯村酒后就睡覺了。后來船艙里變得很熱了,熱氣得不到宣泄,小七竟然悶死過去,傍邊沒人知道。小七(的魂魄)竟然跑到陳家主人的夢中說道:“我快要在船艙里悶死了,如果您過來急救,我還能活?!标惣抑魅诵押蟾拮诱f了這個夢,妻子說:“他既然說還沒死,怎么能跑到你這里托夢呢?這事兒不值得相信?!标惣抑魅司徒又?,但他又夢到小七來跟他更迫切地說:“主人你要是來遲了,我肯定救不過來了。如果您愿意來,祈求您不要慌張,也不要用燈燭照明,怕萬一我的魂魄遇到燈光,肯定會跑走不回來了,您最要緊的是先撤掉爐火,等我稍微蘇醒,然后慢慢扶起我就行了?!标惣抑魅梭@醒,馬上走出臥房,喚醒仆人一起去看小七。兩個人都上了船,看到董小七就像是魘死的狀態(tài),只是口鼻的氣息像線那樣還沒有斷絕,于是按照小七“托夢”的叮囑救援,結(jié)果董小七真的活過來了。董小七還沒死就能進入別人的夢中去求救,得以活命,也真是夠奇異了!世人都說,夜里要是呼喚那些被魘住的人,千萬不要點燃燈火,如果不小心點燃火燭,被魘住的人會必死無疑,看來真是這樣。【祥宏點評】:在認(rèn)識生命本質(zhì)的問題上,這個故事很有啟發(fā),中國道家有個說法就是“元神”,這故事很好的解釋了什么是元神?元神能做什么?在人的彌留之際,元神可以自主拯救自己的生命,說明元神還喜歡小七這個宿主,不希望他死,于是元神破空來到陳家主人夢中求助,而且,這個元神甚至能夠決定和左右陳家主人的意識;另外,小七所說的拯救之法——避免燈燭也很有道理,說明人的魂魄存在“無明”的特性,容易被“嚇跑”;從故事描述來看,這天晚上,小七是煤氣(一氧化碳)中毒了,他所說的拯救方式非常有效,先撤去爐火,而后透氣,人就慢慢活過來了;《夷堅志》乃生命至道之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慧者自會,悟者自悟。全本夷堅志,點開免費聽 (文圖說明:原文電子版文字來自“中華文庫”-特別致謝!再經(jīng)中華書局版《夷堅志》校訂;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軼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修證地圓融道家,與宋代文化領(lǐng)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zhì)上又是最真實細(xì)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fā)現(xiàn):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解讀:祥宏談夷堅系列之35-《夷堅志》對《西游記》的影響-現(xiàn)場交流) (參考音頻:來自“宋朝一小時”音頻專輯@喜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