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已經(jīng)告一段落,大家都考得怎么樣? 回望歷史的長河,對古人來講,科舉考試的分量,絲毫不輸給現(xiàn)在的高考。 無數(shù)莘莘學(xué)子寒窗苦讀,希望有朝一日,能看盡長安花,衣錦歸來。 當(dāng)然,有人皇榜高中,春風(fēng)得意,就有人名落孫山,心灰意冷。 落榜之后人生就失去希望無法翻盤了嗎?應(yīng)該如何繼續(xù)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唐代的張繼在落榜之后,心情苦悶,去往蘇州散心,夜深人靜時,心情更加低落,惆悵之時,寫下了名流千古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家喻戶曉的詩婦孺皆知,如今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依舊洪亮,響徹數(shù)千年,那些曾經(jīng)科舉落榜的古人們,后來都怎么樣了? 柳永: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公元1008年,24歲的柳永來到了帝都汴京。 第二年,春闈在即,信心滿滿的柳永踏上考場,以他的才情,這次定然可以魁甲登高第。 然而事與愿違,因“屬辭浮糜”,柳永凄然落第。 滿腔憤懣的他一氣呵成,寫下一首《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fēng)云便,爭不恣游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fēng)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青春不過是片刻時間,我寧愿把功名,換成手中淺淺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轉(zhuǎn)的歌唱! 狂傲不羈,灑脫率性,這次之后,他又先后參加了兩次科舉考試,均落榜,16年后,年近40的柳永中榜,但宋仁宗卻不買他的賬:“你不是要'淺斟低唱’嗎?何必在意虛名?” 于是將柳永的名字從名單上劃去。 錢起: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中唐大歷年間,錢起曾參加科考四次,卻均是落榜。 而第五次,他憑借著一首《省試湘靈鼓瑟》金榜題名,位居榜眼: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diào)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fēng)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哀怨的鼓聲在湘水兩岸、蒼梧之野、洞庭湖上盤旋往復(fù),天地都為之悲苦,草木也為之動情。 曲終聲寂,那鼓瑟的湘水女神的身影已看不見了,江上霧氣消褪,只余一川江水,幾峰青山。 孟浩然: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孟浩然落榜之后,心情郁悶,作了一首《歲暮歸南山》,欲歸隱田園。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但又自恃才華,經(jīng)王維、張九齡等好友引薦見了唐玄宗,不料玄宗說,其詩“不才明主棄”句: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 最終孟浩然只得悵然歸隱。 放眼看來,其實落榜并不是人生中最差的遭遇。 唐寅落榜后吟詩作畫,終成一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 韓愈六次落榜終不影響其“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壇領(lǐng)袖地位; 李時珍三次落榜完成了《本草綱目》的編寫; 蒲松齡落第后寫了《聊齋志異》; 吳敬梓落榜成就了《儒林外史》…… 能夠一日看盡長安花固然很好,但如果失利,也不必悲傷,人生還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擇,找到方向繼續(xù)走下去,說不定哪天,就迎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
|